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综合公园一、概述1、概念:综合性公园是有着大面积绿地和丰富户外游憩活动内容、功能全面且可供半日以上游览的城市公共绿地。2、分类:(1)、市级公园——面积由全市居民总人数规模而定,10-100hm2更大。在中小城市设1-2处,服务半径2-3km。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可设5处左右,服务半径3-5km。(2)、区域性公园——面积有该区居民人数而定,服务半径为1-1.5km。3、公园面积的确定根据公园的性质和任务要求,综合公园应该包括较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故用地面积较大,一般不少于10hm2,节假日游人的容纳量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20%。指标:每游人所需活动面积为15-60m2(一般按30-45m2/人计算)4、公园位置的选择(1)、方便居民使用,交通便利,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联系。(2)、地形稍复杂,起伏较大的坡地最好(如烈士公园)(3)、河湖水系较好处(如烈士公园)(4)、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景观丰富,树木较多的地段(如岳麓公园)(5)、应考虑将来可持续发展的余地(保留发展备用地)5、主要活动与设施(1)、观赏游览(山石、水、文物、花草树、建筑、古迹、雕塑等)(2)、安静休息(垂钓、书法、棋艺、散步、静思、气功、锻炼等)(3)、文化娱乐(游戏、游泳、划船、电影、卡拉ok、舞厅、音乐等)(4)、儿童活动(游戏、嬉水、迷宫、体育、科普等)(5)、老年人活动(6)、体育活动(跑步、旱冰、滑冰、打球、武术、滑雪等)(7)、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展览陈列、阅览、科技活动、动植物园)(8)、服务设施(餐厅、茶厅、小卖部、摄影部、电话亭、厕所等)(9)、园务管理(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车库、仓库等)6、影响综合性公园设施内容的主要因素(1)、当地居民的习惯爱好与生活习惯(2)、公园所在城市中的位置(3)、所选公园周围的文化娱乐设施(4)、公园面积大小(5)、公园现有自然条件(6)、时代风尚二、公园分区规划(一)、功能分区1、科普文化娱乐区:(1)、特点:a文化娱乐项目集中布置;b人流集中、热闹、喧哗;c游人密度大,人均用地30m2;d建筑较密集,建筑功能各异。(2)、布局要求a在公园适中位置;b因地制宜布置设施;按照功能进行布置,使设施使得其所;c项目间适当分隔;d要方便疏散;人流量大的项目尽量接近公园出入口;e道路及设施要够用;f要注意利用地形;g可布置动、植物展区;设小动物园、小植物园或品种园。h水电设施要齐备。合理布置给排水、电力电讯设施。2、安静休息区(1)、特点:a安静的活动为主;如休息、学习等。b游人密度小、环境宁静;人均100m2。c点缀布置有休息性风景建筑。(2)、布局要求:a在地形起伏,植物景观优美处;如山林、河湖边。b安静活动可分为几处布置,不强求集中;多些变化。c环境既要优美,又要生态良好;环境生态质量要高。d建筑分散,格调素雅,适于休息;点景、休憩。e远离主入口,与喧哗区隔离。可与老人活动区靠近。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文娱活动区、展览馆区、安静游憩区四大功能区域。规划上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式布局,并以挖湖堆山,加强其自然景观效果。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突出重点。展览区和文娱活动区紧邻南大门入口区,便于大量人流集散;墓地瞻仰区位于中部,成为公园的平面构图中心;北部安静游憩区远离人流集散较多的区,景观上山水相映。各区均以大面积的草坪为前景,衬托出主景建筑在功能及景观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鲁迅纪念公园3、儿童活动区(1)、特点:a主要布置儿童活动项目;b游人密度大,人均50m2;c人流运动性强,环境喧哗;d布置有多种游戏、游艺设施。(2)、分区布置:a学龄前儿童区:面积小。幼儿活动范围小,布置安全、平稳项目。b学龄儿童区:面积大活动范围大,可安排大中小型游乐设施。(3)、规划要求:a本区应靠近公园主入口;要避免影响大门区景观。b符合儿童尺度,造型生动;c所用植物与设施必须无害;植物应无毒,无刺、无异味,无飞毛飞絮,不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树木花草。d外围可布置树林与草坪e活动区旁应安排成人休息、服务设施。4、老年活动区(1)、特点:a主要布置中老年人活动项目;b游人密度稍小,环境较安静;c面积不太大,必须有锻炼场地;d一般在游览区、休息区旁。(2)、规划要点:a注意动、静分区b注意闹、静分区c配置齐备的活动与服务设施d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e注意满足安全防护要求5、体育运动区(1)、特点:a以体育锻炼场为主;b人密度随时段不同而变化;c环境相对比较喧闹;d在公园侧边,有专用出入口。(2)、布置要求:a周边应有隔离性绿化;b体育建筑要讲究造型c要注意与整个公园景观协调d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e设施不必全按专业体育场地配置6、专类花园7、盆景园8、纪念区9、名胜古迹区10、读书园11、野餐区12、各国传统造园形式展览区13、乡趣或野趣园14、沼泽园15、园务管理区(1)、特点:a具有专用性质,与游人分开b有专用出入口联系园内园外;c由管理、生产性建筑场院构成;(2)、分区布置:a管理办公部分;b机具仓库部分c花圃苗木部分d职工生活部分(二)、综合性公园景色分区1、公园合理用地比例综合性公园用地比例(%)2、景色分区(1)、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分开朗景区雄伟景区安静景区幽深景区(2)、不同季节组织的景区春、夏、秋、冬;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构图,以利游览欣赏。春景区:观花夏景区:以树荫与水为主秋景区:果实、彩叶树冬景区:绿色丛林、雪、树干。(3)、按空间的复合性组织景区:园中之园池中之池岛中之岛林中草坪区三、公园出入口安排1、出入口类型:(1)、主要出入口:1-2个,与交通干道相连;(2)、次要出入口:1至多个,在有大量游人出入的方向。(3)、专用出入口:1-2个,不供游人使用,专供园务用。(4)、无障碍出入口2、出入口设计原则:(1)、艺术性首先要服从功能要求。(2)、出入口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要服从全园整体风格要求。(3)、设计中要明确设计目的。(3)、出入口宽度的确定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D=C×t×d÷qD:公园出入口总宽度(m);C——游人容量(人);t——最高进园人数/最高在园人数d——单股游人进入宽度(1.5m)q——单股游人高峰小时通过量(900人/h)4、出入口的设施(1)、集散广场:出入口的停车场、存车处等。(2)、园门建筑:a大门建筑;讲究个性造型。b附属建筑:票务室、售票室等。(3)、服务设施:问询处、寄存处、电话亭。(4)、门景设施:喷水水景、花坛草坪、对植树、树丛等。四、园路与场地布置(一)、园路布置1、园路类型与功能:(1)、主干道(主路):连接各区、游览、通车;(2)、次干道(次路):游览道,连系主要景点;(3)、专用道:园务生产、管理用;(4)、游步道(小路):是散步小路。2、园路的布局特性(1)、回环性:园路系统多用套环式布局,不走回头路;(2)、疏密性:公园内:占总面积10%-20%;动物园,小游园:不超过25%;(3)、因景筑路:园路布置与造景结合,因路得路;(4)、曲折路:路曲折起伏,可增加景观层次,延长路线;(5)、多样性:汀步、石级、坡道、山道、栈道等;(6)、装饰性:注重路面的装饰性铺装,更强调路面美观。3、园路线形设计(1)、应结合地形及其它景观要素进行设计;(2)、道路坡度设计——主路:纵坡﹤8%横坡﹤3%山路:纵坡﹤12%梯道:纵坡﹤36%支路与小路:纵坡﹤18%(3)、车行道设计——宽度﹥4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弯道处:作加宽、超高处理。4、交叉口处理(1)、交叉口道路应正交;面积扩大,方便路口人流集散。(2)、交叉口不应太密集;否则道路辨识性很差。(3)、交叉口处可设重要景点。视线集中,宜布置对景。5、园路与建筑的交接(1)、路端扩宽交接;以扩宽的场地与建筑交接,作缓冲。(2)、园路不直接穿过建筑。6、园路与桥的交接(1)、园路与桥、岸应正交:桥与岸应垂直,路与桥,桥与岸,均不宜斜交。(2)、桥应在水面狭窄处;(3)、桥头应有扩宽的场地;(4)、汀步,步石间距15-30cm(二)、园林场地布置1、场地面积——出入口场地:>500m2/万人;其他场地:按具体功能确定。2、场地类别与布置(1)、集散广场:在出入口前后及大型建筑前布置。(2)、休息广场:在相对安静处布置;与道路、地形、休息设施相结合。(3)、生产场地:作为晒场、机具停放场、盆栽养护场等。五、园林建筑布置1、总的要求:(1)、应保持统一风格;风格如有不同,必须调和处理。(2)、管理、附属类建筑宜掩蔽。(3)、集中于分散结合布局;大部分建筑集中布置。(4)、形象要有变化、有特色;(5)、以建筑衬托建筑。2、管理类建筑(1)、管理处:在出入口内;在适中景区内;不超过两层楼。(2)、水电设施:宜隐蔽布置。(3)、生产性设施:与游人分开。(4)、动物笼舍:尽量集中。3、服务性建筑(1)、餐厅小卖:a在游览线近旁b不得影响风景(2)、茶室茶园:a与主游道靠近;b可在风景佳处;(3)、卫生间布置a布置原则:即掩蔽,又易寻找。b位置:独立布置;有植物掩蔽,如在公园大门区、中部景区、儿童游戏区等。c服务半径:<250m。按游人密度配置。d蹲位数:10hm2的公园,按游人量的2%;10hm2的公园,按游人量的1.5%;男女厕蹲位比例:1.0-1.5︰:1.4、游览性建筑设施(1)、应与环境紧密结合;风景建筑应结合地形特点和造景需要而布置;(2)、室内净高不小于2m;建筑体量大小要适宜,成人站立举手不得接触额枋;(3)、坐憩处不作粗糙饰面;(4)、坐位数设置:﹥20座/hm2,﹤150座/hm2。(5)、栏杆设置示意性栏杆:高度﹤0.4m危险处栏杆:高度1.05m-1.2m要求:必须坚固、耐久、美观;严禁用锐角、尖刺构件。(6)、台阶布置在室外通行量大时:宽度﹥1.5m踏步——宽度:﹥30cm高度:﹤16cm级数:不少于2级六、公园地形处理1、规则式地形(1)、用直线、折线围出不同高程的地块平面;(2)、以中轴线对称与几何形地块组织地形。2、自然式地形(1)、用曲线作岸线、路线及不规则形地块;(2)、挖湖堆山,地面做坡,是地形起伏曲折。3、下沉广场(1)、基本地形:设计作低浅的盆地形;(2)、平面:为方、圆等多种形状;(3)、周边:作下沉2-4级的阶地状(4)、主空间:以底层地坪为主活动空间。4、种植区地形:(1)、密林、游息性草坪:作缓坡地形;(2)、花坛群、观赏草坪:作平地地形;(3)、湿生、水生植物区:作水体、沼地地形。5、分区规划地形(1)、休息区、老人区:宜山林、溪流、安静地;(2)、文娱活动区:地形不宜剧烈变化、宜平地;(3)、儿童活动区:平地为主,地形不宜太陡峭;(4)、水区:水体深度1.2-1.5m;近岸2m宽的水深不大于0.7m;园桥、汀步旁水深不大于0.5m。6、挖湖推山7、入奥疏源8、因地制宜广州越秀公园太子湾公园
本文标题:综合性公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