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
【考纲下载】大气的受热过程。【目标定位】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3.应用: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_____。太阳辐射能地面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_______________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_____________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辐射热交换温度分布和变化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_______________,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地面间的冷热不均(2)画图:用箭头在下左图中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3)在下右图中填空完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形成过程:(1)填图:在下左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该力_____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_____。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垂直低压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___力与等压线_____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力、_____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_____地转偏向平行地转偏向摩擦夹角有关大气受热过程的常见误区①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并非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②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晚上存在。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误区警示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转换过程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图解考点】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_____→白天大气的_____作用和夜晚大气的_____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_____作用和夜晚大气的_____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___→昼夜温差___,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___于陆地。【融会贯通】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稀薄削弱保温削弱保温小小慢(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_____蒸发,还能增加昼夜_____,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温室气体(CO2、CH4、O3)等→排放增多→吸收_________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分温差地面辐射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回答(1)~(2)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对点演练】(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C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回答(1)~(2)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对点演练】(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B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考点二热力环流形成与等压面的判读【图解考点】(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融会贯通】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_____,夏季气温___,空气较_____,是避暑的好地方。(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山谷风减小低湿润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___,气流_____,气压___,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___,气流_____,气压___,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2)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_____,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快上升低快下沉谷底高(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热岛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___于郊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城市_____,在郊区_____,近地面风由____吹向_____高上升下沉郊区城市(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_____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_____距离之外。下沉下沉(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对点演练】2.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1)~(2)题。(2)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AA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表解考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相反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与下垫面状况有关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__________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融会贯通】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水平气压梯度力30°~45°2.风向表示方法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①定南北半球;②定____高低;③定三力;④定近地面或高空。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_____,则风力越___;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_____,则风力就越____。3.风向的应用4.风力大小判定气压密集大稀疏小【对点演练】3.下图是“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可能位于非洲B.该图可能位于欧洲C.b箭头是风向D.oa线与ob线不一定垂直(2)若该风向表示某一风带的主导风向,则该风带向北移动至最北时,我国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山体滑坡B.地震C.凌汛D.沙尘暴AA等压线图的判读气压系统特征注意点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例】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据图判断下列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B.东北地区天气晴朗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BA1.(2010·山东)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考向一大气的垂直分层(3年2考)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A(2012·重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右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第2题。考向二大气的受热过程(3年5考)2.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B3.(2010·江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A.①B.②C.③D.④AC4.[2010·北京]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5.(2011·福建)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考向三大气的运动(3年3考)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C
本文标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5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