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启示•第二章圣经的默示•一、普通启示。•二、特别启示。一、普通启示•A、普通启示的来源•①大自然中。•②人的心里。•③护理之中。•B、普通启示的价值•①对人的良知而言。•②对异教的兴起而言。•③对基督教而言。•C、普通启示的不足•①可靠的知识。•②救恩的知识。•③宗教的需要。•D、普通启示与特别启示之关系•人必须先得到圣灵的光照,接受神超自然救赎的启示,才能准确地看出并了解神在自然中的启示。•E、普通启示与特别启示的对照•第一是启示的对象不同「普通启示乃是对「人」而发的,因此是普及全人类的。•第二,普通启示和特别启示的目的也有不同。•第三,普通启示和特别启示的目的既然不同,它们所启示的内容必然也是不同。•第四,普通启示和特别启示的方式也因内容不同而相异。•最后,普通启示不能帮助人认识特别启示,更不用说使人了解特别启示了。二、特别启示•A、特别启示的方式•①神的显现。•②先知之言。•③神迹奇事。•B、特别启示与圣经•神在历史中特别的启示,并且相信,神藉着他特选的仆人,把这些启示的一部分记录成书,以流传后世,作警戒,见证及教训。一、默示与启示二、圣经本身的默示观三、圣经默示用性质四、圣经于信心一、默示与启示•1.启示的目的是传达知识,而默示的目的则是要保全教训之无误性。•2.启示的效用是要使领受启示的人增进智慧,而默示的效用则是要保守他在教训之时免犯错失。•3.默示和启示并不是必须连在一起的。•4.另一方面,并非每一卷书的作者,都曾得到特别的启示的,只是每一卷书的全部内容,都是根据特别的启示的。•5.领受启示的人,往往同时也得到默示的恩赐,以至他们能将所得到的启示,立刻无误地传布。二、圣经本身的默示观•A、先知使命的性质•B、圣经明文直接的见证•1.旧约时代神的仆人(特别是先知),不时受命将神的启示记载成书.•2.某些经文明言,圣经的话是由神默示之下而写成的.•C、圣经的权威性对圣经默示的证明•①耶稣的见证。•②使徒的见证。三、圣经默示用性质•①圣经的原著者是神。•②圣经的主题是耶稣基督的救恩。•③圣经是神的选仆所写成的。四、圣经于信心•1.根据圣经本身的见证,它是一卷有权威的书,因为它是出于神的。•2.信心乃是由圣灵在人的心中产生出来的。•3.圣经是神的话,这件事实必需要籍着信心才能接受的。•第一章神的性格•第二章三位一体•第三章神的元旨•第四章神的创造•第五章神的护理•一、自有永有•二、灵性•三、无限性•四、不变性•五、全智性•六、德性•七、权能一、自有永有•1.自有永有,永远存在.•2.他的生命并不依赖外在的因素和力量,而是自发的.•3.自给自足的.•4.超乎时间的限制.二、灵性•1.神是灵.•2.他没有外表的形体.•3.有灵性的品格,如自觉,知识,意志等.•①为了适应人的了解能力,圣经有时也用形体来描述神的作为。•②神有时也在异象中用形体显露于人.•但这些暂时和特殊的显现,只是为了适应人的思想,而神本性则是一位没有任何形体的灵。三、无限性•1.神是超乎万有.•2.他本身必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无所不在的。四、不变性•1.神的属性是完全无瑕,故不需要改良,因为改良表示以前有不完善之处。•2.他不会退化,因为退化后就必失去完善的品格。•3.神的属性不但不会有内在的变化改动,也没有任何外来的力量能改变它。五、全智性•1.他是全智的,毫无欠缺之处。•2.他有百般的智慧。•3.神的知识包罗万象,无一例外。•4.他对世界上会发生的事,早在创世之前已经知道;在他永远的计划中,已经为一切将要发生之事预作准备。六、德性•A、慈爱──「神是爱」•B、圣洁•C、公义七、权能•1.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并且统管万有。•2.他的旨意乃是万事实现的最终原因。•3.神在创立宇宙时,也制定一些自然定律,如因果定律,地心吸力定律等。•一、三一论简述•二、经文之证明一、三一论简述•1.三个位格,一个本体。•2.父,子,灵各自有其个别的特性的。•3.按本性而言,父、子、灵是完全平等的。•4.父,子,灵在本性上虽然是权荣相等的,但是在神对外的工作上,却似乎表显先后和高低之分别。•三位一体之真理,在旧约圣经的启示中,并不明显。直到新约时代,才被清楚地表明出来,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第一,自从人犯罪堕落以后,他与神隔离,因此渐渐地遗忘了祖先的传统信仰,各自因思念的虚妄,转而敬拜偶像,形成多神教的信仰。•第二,神在历史中的启示是进展性的,因此圣经的启示也是进展性的。•第三,神的性格之启示,往往是随同他的工作或行动而一起显明的;圣经的启示不是一种空洞或抽象的理论,而是显明神创造及救赎的工作。•A、圣父•①神只有一位。•②圣父是神。•B、圣子•①预言和应验。•②独特的关系。•C、圣灵•①能力的显现。•②位格之显现。•(a)保惠师•(b)施洗的方式•(c)使徒祝词•③圣灵与圣父及圣子的关系。•一、神的元旨之性质•二、神的预定一、神的元旨之性质•A、神的旨意是合一的•B、神的旨意是广博的•C、神的旨意是有效的•D、神的旨意是不变的•E.隐秘和显明的旨意二、神的预定•A、拣选•①拣选完全是出于神的旨意。•(a)对民族的拣选•(b)对职分的拣选•(c)救恩的拣选•②在耶稣基督里蒙拣选。•③拣选引致信心,产生善行。•B、遗弃•C、预知•D、反对预定论的主要理由•①抹杀人的自由意志。•②抹杀传福音的动机。•③抹杀信徒行善之志。•④引起听者的反感。•一、创造的过程•二、天使的受造一、创造的过程•A、六日创造论•①希伯来文的「日」字,通常是指一天。•②创世记第一章不但把全部创造分为六天,并且强调昼夜之分,显然是指相当于二十四小时的日子。•③神吩咐以色列人所遵守的安息日,显然是指通常所经历的一日,而创世记第一、二章又明说,神在六日内完毕创造之工,并在第七日安息了。•B、时期创造论•1.圣经中的「日」字,有时也指时期(约八:56;赛四十九:8;参林后六:2;彼后三:12:参第8节),因此,以时期来解释日子,与圣经的意思并无冲突,而且可以解决地球年代久远的困难。•2.地质学清楚显明,创世记第一章所描述的各类受造之物,并不是在同一个星期中出现的。例如树木的出现,比人的存在可能要早数十万年。•C、灾祸间插论(两次创造论)•①圣经应当尽量按字面直解,故创一:3-27的六日,应当解作为六个通常的日子。然而地质学已经证明,地球的年代或许是在数十万年之上,因此该段经文不可能是描述天地最初的受造,而是论到第二次的受造,或称重造。原来的创造,已在第一节中记载完毕。•②「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证明罪恶的存在及审判。化石人体乃是这些亚当以前之人类的遗迹,故与亚当开始的人类无关。因此化石人体的古老年代并不推翻亚当人类只有数千年历史的见解。•③「创造」一字只有用在第一节中;而第16,21,•26节等都是用「造」字,证明不是原来的创造。二、天使的受造•A、特征•①天使是灵。•②理性的灵。•③没有娶嫁。•B、职务•①崇拜神。•②传遍信息。•③保护信徒。•C、等次•D、魔鬼•一、护理之工的区分•二、神迹一、护理之工的区分•A、保养•B、治理•C、协合二、神迹•①神迹与自然定律。•②神迹的现象。•③神迹的主要目的。•④神迹与信心。•⑤神迹在今日。•原始的人(第一章~第四章)•第一章人的本源•第二章人的本质•第三章神的形像•第四章行为之约•有罪的人(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罪的性质•第六章罪的归算•一、圣经的记载•二、人类的古远一、圣经的记载•A、神的商讨•B、受造的过程•①体质。•②气息。•C、人的地位二、人类的古远•第一,从圣经中的年代表看来,著者并无意思要列记全部人类每一代的代表人名。•第二,人类历史的久长,除参考圣经的年谱表外,可以从考古学研究所得的结果上去从旁寻求。但是我们必须要小心,有许多考古学家是以进化论为出发点的,这不但是与圣经所找的创造论完全冲突,同时与其他考古学家的结论也颇有出入;并且他们的推算往往是和历史不符的。•一、属体部分•二、属灵部分•三、灵魂之来源一、属体部分•A、道成肉身•B、复活•C、信徒成圣•D、完全成圣•E、最后审判二、属灵部分•A、三元论•①希伯来书四:12及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3指出,人具有灵、魂、体三部分。•②人既是按照神的形像所造的,而神乃是三位一体的,这似乎暗示人也是三元性的。•③一般动物都有魂,魂是动物的生命力。而人则除了生命力外,尚有理性及灵性之表现,且能与神有灵交,故是有灵的。•④创世记二:7记载人的受造时,提到三种素质。•B、二元论•①圣经中不但提到灵和魂,也提到心,性,意等名词。•②许多经文都证明,灵和魂是两个通用的名词。•(一)人有时被称为包含灵与体,而有时则被称为包含魂与体。显见灵和魂是两个通用的名词(林前七:34;杂二:26;太十:28)。•(二)论到人的死,圣经有时称之为「灵离开了」,而有时则称之为「魂离开了」徒七:59;路八:55。创卅五:18;王上十七:21、22)。圣经有时称那些已经离开世界的信徒为灵,有时则为魂(来十二:23。启六:9;廿:4)。耶稣基督为罪人舍身之事,也是用灵和魂两个名词交互而论的(约十九:30;约十:15)。•(三)圣经在描述人与神的灵交时,也是以灵和魂为通用的名辞。此点特别否定了三元论之以灵为人与神交通之部的说法。•马利亚的颂赞:「我心(直译应作「魂」)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路一:46-47)。•(四)基督为人的罪而忧伤。这忧伤有时称为灵的忧伤,有时称为魂的忧伤(可八:12;太廿六:38;参徒十七:16;彼后二:8)。•(五)灵性的增长往往以「魂」字来代表的(徒十四:22;雅一:21;弗六:6,「直译」;西三:23「直译」)。三、灵魂之来源•A、先存论•人在未出世之前,他的灵魂早已单独存在,而且它影响到一个人在世上的景况。灵魂进入身体而生出于世上被视为一种惩罚,因此凡人都带着罪恶进入世界。•B、承接论•①当神造人的时候,圣经只有记载他将生气吹入亚当的鼻孔,并未提起他也将生气吹入夏娃的鼻孔。•②动物的繁殖并不限于身体。它们的生命显然是承袭而得的。•③子女往往承袭父母的品格及性情等特征。这似乎证明,子女不但从父母得到身体,也得到灵魂。•④人类本性的败坏,也似乎证实承袭论,即亚当本性的败坏,遗传给他的后裔,而且世世相系。•C、创造论•①创世记二章七节明显指出,身体虽是由尘士组成的,而人的灵魂却是由神直接赐与的。•②创造论符合圣经对人的灵魂之一般教训,即人的灵魂是个别性的。•③创造论比较满意地解释基督无罪的道理。•一、形像和样式•二、神的形像之含意•三、神的形像之目的一、形像和样式•.创世记一:26记载,人是按照神的形像和他的样式而造的。•「形像」和「样式」并非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名词,而是双重语。二、神的形像之含意•A、根据神的品性推论•B、根据信徒的品性推论•C、根据罪的影响推论三、神的形像之目的•A、神人交通•B、治理全地•一、行为之约的根据•二、行为之约的元素一、行为之约的根据•A、立约的元素在这几章内完全存在,即是立约的双方;立约的约制或条件,立约的果实赏赐或惩罚;和立约的表记(参创十七:1-14)。•B、自恩典之约的推论。恩典之约不过是行为之约的实施,为要实现行为之约所没有实现的。基督降世是要补救亚当的失败,实现行为之约的应许。•C、根据罗马书五:12-19中基督与亚当的比较。二、行为之约的元素•A、立约之双方•B、约制或条件•C、赏赐和惩罚•D、立约的表记•一、亚当的堕落•二、罪的定义一、亚当的堕落•A、撒但的引诱及计谋•B、亚当的决定及后果•①与神隔离。•②本性败坏。•③终必死亡。•④累及宇宙。二、罪的定义•A、原罪•B、本罪•C、罪人的无能第六章罪的归算•一、团体性责任之原则•二、亚当的原罪之归算•三、归算的法则•四、归算的方式一、团体性责任之原则•※「归算」•第一是论到亚当的原罪归算于他的后裔身上.•第二是论到罪人因信而将他们的罪归算于基督身上.•第三是论到基督的公义归算于信徒身上。•.神对人的关系并非单是个别性的,但往往是团体性的。•例子•*.挪亚的儿子•*.亚伯拉
本文标题:基要道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5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