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节黑格尔(FriedrichHegel)•一、生平和主要哲学著作•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三、哲学体系概论•四、逻辑学•五、历史哲学•六、小结一、生平和主要哲学著作•(一)生平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如果忽视他的生活和时代,就不能完全充分了解黑格尔的哲学,而且在历史上还很少有发生过这么多事件的时期。……他自己的思想,绝不是在象牙塔中织成的一张网,而是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发生的事件密切相关的。不但他的历史哲学或政治哲学,而且他的整个哲学概念以致他自己的使命,都确实是这样的。”(考夫曼)特点:相比于同窗谢林而言,大器晚成,在思想史上与这位好友纠缠不清。•(二)主要哲学著作1、《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desGeistes/PhenomenologyofSpirit,1807)2、《逻辑学》(WissenschaftderLogik/ScienceofLogic,1812-1816)3、《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Enzyklopä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imGrundrisse/EncyclopaediaofPhilosophicalSciencesinbasicOutline,1817年首版,1827年第二版,1830年第三版)4、《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ElementsofthePhilosophyofRight,1821)5、《历史哲学讲演录》(VorlesungenüberdiePhilosophiederGeschichte/LecturesonthePhilosophyofHistory)6、《宗教哲学讲演录》(VorlesungenüberdiePhilosophiederReligion/LecturesonthePhilosophyofReligion)7、《哲学史讲演录》(VorlesungenüberdieGeschichtederPhilosophie/LecturesontheHistoryofPhilosophy)8、《美学讲演录》(VorlesungenüberdieÄsthetik/LecturesonAesthetics)一、生平和主要哲学著作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一)引论“说真理只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或者说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精神是最高贵的概念,是新时代及其宗教的概念。唯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现实的;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分析:首先,真实存在的现实和真理就是绝对、理性或精神,它们拥有最大的现实性,构成了本体或实体;其次,绝对或精神这种实体是主体,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既然实体是主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融贯自洽、首尾相接的系统,它的现实性和真理既不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是在整个发展过程和全体。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二)理性本体论,理性至上,思维与存在同一1、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或精神,它构成了世界的本质、实体和灵魂。“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理性自身是一切事物性,甚至于是纯粹客观的事物性。”“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寓于世界之中,是世界的内在东西,是世界最固有、最深邃的本性,是世界的普遍东西。”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2、“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就是合乎理性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Whatisreasonableisreal;thatwhichisrealisreasonable.)在解释后半部分的命题时,黑格尔特别强调了“现实”与“现存”的区分:现实的东西是具有其存在之必然性的东西,它当然是合乎理性的,甚至就是理性本身。一个东西只有是理性的,它才可能真实存在,因为理性就是这个东西的本质,它必须符合自己的本质。这里的“理性”显然不仅指人的主观的理性认识,而且指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就存在一般说来,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解释前半部分的命题时,黑格尔指出,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它,是因为他们习惯从常识或“一般的表象”出发,割裂理念与现实,将理念看作是缺乏任何现实性的幻想,与主观观念、计划、意向等相同,而将现实等同于外在的、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感性现象。但是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和法则,因而它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实也必须合乎理性,才是真正的现实,否则只是偶然的幻象,并不真实存在。“一方面观念或理念并不是仅藏匿在我们的头脑里,理念一般也并不是那样薄弱无力以致其自身的实现与否,都须依赖人的意愿。反之,理念乃是完全能起作用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另一方面现实也并不是那样地污浊、不合理,有如那些盲目的、头脑简单的、厌恨思想的思想家所想象的那样。现实就其有别于仅仅的现象,并首先作为内外的统一而言,它并不居于与理性对立的地位,毋宁说是彻头彻尾地合理的。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理念,而理念并不会软弱无力到永远只是应当如此,而不是真实如此的程度。”凡是合理性的东西必然能够成为现实性。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3、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思想不但构成了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思想”不仅指人的主观思想或认识,而且还指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的客观思想,即事物的本质:“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存在”并非指人们通常所以为的自然存在,而是指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即自然存在的本质。可见,“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具有两层含义: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1)从本体论上看,它指的是事物与其自身的概念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思想或概念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概念的现象,事物只有符合它的思想或概念才能获得真实性,否则便无法存在。“我们以为构成我们表象内容的那些对象首先存在,然后我们主观的活动方随之而起……这种想法是颠倒了的。反之,宁可说概念才是真正的在先的,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凭内在于事物并显示它自身于事物内的概念活动。”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的思想并非是完全主观的,相反它可以凭借理性思考思想或概念,即它可以把握作为事物的本质的概念或思想,实现主客体的一致。事物本身有概念和本质,但是因为它们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中,因而无法获得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只是潜在的概念和思想。正是通过人这种理性存在,事物的本质和概念被揭示出来,它由此实现了自我认识,成为现实的思想。“自然界不能使它所蕴含的理性(Nous)得到意识,只有人才具有双重的性能,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三)实体是主体近代哲学割裂了实体与主体,将二者看作是彼此外在的、完全不同的东西。例如,斯宾诺莎的实体是唯一的、无限的、永恒的、不变不动的,因而很难解释这个实体如何能够产生出多样的、变化的个体样式,它只是一个吞噬了自我意识和自由的赤裸裸的自然。费希特将绝对自我看作是本原的活动,不过这种自我虽然是能动的,但却是主观的,与外在的现实处于对立之中,因而只是消除了真实的实体的赤裸裸的精神,而谢林的“绝对”取消了实体的中介活动,即能动性。“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实体的含义:(1)实体是“绝对”,是万物的基础、本质、核心和灵魂。(2)它也是无限的整体或全体,一切有限事物都只是实体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3)实体是绝对自身同一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不过它们却保持着内在的同一性,这个同一性就是实体。可见,黑格尔与斯宾诺莎一样将实体看作是唯一的本体性存在,它就是绝对精神或上帝。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2、主体的含义:通常指人,即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存在者。黑格尔:作为一切存在的实质或基础的绝对精神这个实体就是主体,它能够真正做到自己决定自身,决定一切存在,否则它就不能成为一切存在的实质和本体,说明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实体不是现成的被给予的存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是辩证运动的主体。它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它自身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和能动性,因而它的运动乃是自我运动,是单一的东西自己否定自己从而分裂为二,将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矛盾和对立,重建自身统一体的过程。既然实体本身蕴含着运动和发展的动力,能够自身展开自身为不同的东西,那么它就不是无差异的绝对统一体,而是包含着否定和矛盾的具体统一体。实体只有经历克服对立和矛盾的全过程,把所有环节都包含在自身中,才能成为绝对的整体,而意识和世界中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个唯一的、无限的实体的自我展开和外化。有限事物之间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是这实质上是实体自身对自身的否定,即自我否定。实体在否定、差异性和排斥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它通过这种否定的过程使自身蕴含的丰富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实现了自身。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实体的能动性体现出一种自我否定的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辩证法不仅是思维的方法,而且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法则和规律。“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实体自身蕴含着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才可能将自身展开,外化成为现实:“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那个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惟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又是这种漠不相关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的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实体最终意识到外在世界就是它的展开和外化,因而克服了它们与自身的对立,由此实体将自身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以终点为目的的自己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并且只有当实体真正成为主体,从潜在展开自身并且重建自身的同一性时,它才是现实的。可见,真实的存在或真理并不是现成给予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它自己展开自身的自我运动的过程,并且只有当它达到了终点时才能成为现实,因而真理乃是将所有一切展开了的因素包含在自身之中的全体。二、哲学的基本主张、方法和原则•(四)真理是全体(DasWahreistdasGanze./Thetrueisthewhole.)1、基础主义VS反基础主义过去的哲学无法成为科学,因为它们都带有独断论的色彩,从一个他们认为是绝对正确的自明前提出发推导出一切其他真理。这种主张的特点:(1)基础主义,预设了一个绝对正确的前提;(2)静态性,认为真理是现存的、不发展的,只需要将前提蕴含的东西展现出来就能发现真理。具体而言,哲学体系的建构遵循形式逻辑的线性式推理。如果出发点是正确的,那么由此出发依据有效的推理形式推
本文标题:黑格尔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6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