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助听器如何应对堵耳
助听器如何应对堵耳效应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黄青平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和咽鼓管与外界的空气都是相通的。当这两处的通道出现堵塞时,人们会感到耳内发闷,有阻塞感。一.堵耳效应的定义堵耳效应,现指由于外耳道被封闭而造成的低频骨导听阈变好的现象.(当外耳道被封闭时,骨振子的输入级+外耳道额外增加的声压级=耳蜗听阈,此时的骨振子的输入级听阈,听力图上骨导阈值变好了。)二.堵耳效应的原理当使用耳机、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时,会与外耳道内形成一个密闭的含气的空腔,当人体内产生声音时,部分声音通过听骨连等中耳结构及颞骨的鼓部传入外耳,引起外耳道的软骨振动。软骨的这一振动能量主要局限在125-500Hz处,因外耳道封闭被存留在外耳道内,此时,外耳道内的声压增加了,这部分额外的声压也通过气导机制到达内耳,致使低频骨导阈值变好。三.堵耳效应在助听器佩戴中的反应戴上助听器,无论是否开启助听器,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有堵塞症状,主诉自己说话时瓮声瓮气的,好像感冒鼻塞时一样,有回声……堵耳问题是助听器佩戴患者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占各种抱怨的1/3,在轻度听力障碍和低频听阈小于40dB的听力障碍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四.佩戴助听器时堵耳原因分析1.声音过响因外耳道被堵塞,人体自身产生的声音经过骨传导产生的声能部分滞留在被封闭的耳道内,这部分额外增加的声压也通过气传导途径传入耳蜗,耳蜗接受到了超出助听器参数设置的增益,因此感觉声音过响。2.有回声外耳道被堵塞后,当骨传导产生的额外的声压达到能传递到耳蜗的足够强度时,同时原声源通过口腔散发经助听器再通过气传导也到达耳蜗,这两个声音到达耳蜗的时间差至少0.1S时,听者能感知到有回声。(1)声音由声带产生,经骨传导的声音先到达外耳道,从口腔散发出去比直接通过颅骨多花费几毫秒时间。(2)如果助听器开启时,特别是数字助听器的芯片对声音处理还需要几毫秒时间(数字机中3-5ms的信号处理延迟,75%都能被听者察觉),经过助听器的一个时间段的处理,又增加了这部分声音的延迟。3.声音失真由于助听器堵塞外耳道后,中耳的阻抗发生了变化,以及助听器与耳的阻抗不匹配等因素,导致外耳道的共振峰的声学改变,听者会感觉声音失真。助听器验配中如何应对堵耳效应将外耳道内滞留的额外的声能释放出去。平衡耳内外的气压,是解决堵耳问题的首选。(一)通气孔通气孔理论:低频的声音能通过通气孔进入耳道或离开耳道。也就是说,通气孔可以让外耳道软骨的低频振动能量散发出去,减少堵耳效应。通气孔的内径增加,长度缩短,对低频信号削减更多。通气孔直径3mm时,500Hz以上的堵耳效应会明显减弱。普通的2mm平行通气孔可使堵耳效应平均下降15dB以上,短的2mm直径的通气孔效果更佳,堵耳效应被降级约20dB.1mm的通气孔,仅在200Hz处有5dB的降低,对于400Hz以上的频率无任何影响。耳内式助听器尽量做小,将其前端尽可能深的插入外耳道骨部,与骨部紧密贴合,其余部分不可做得太饱满,使其助听器或耳模与外耳道松散接触,使耳道与助听器或耳模之间有一定的缝歇,从而使软骨振动的能量可以通过这些缝歇发散出去。(二)最小接触技术(三)开放耳选配技术助听器使用了细声管和耳道内置受话器的开放式圆耳塞。带孔的开放式圆耳塞使外耳道的软骨振动的能量释放出去,较好的解决了助听器有堵耳的问题。当堵耳问题解决的同时,往往会伴随啸叫的出现,特别是高频听力下降者,开放耳选配技术采用了将扬声器内置于耳道和麦克风拉开了距离,同时也采用了数字反馈抑制技术,从而减少了啸叫的产生。(四)延长助听器(耳模)的耳道部分当助听器(耳模)加长深入到耳道的骨部时,与鼓膜和耳道共同形成的密闭含气腔越小,堵耳效应越小?(五)选择运算速度较快的助听器佩戴助听器者声音由声带产生,经骨传导的声音和先从口腔散发出去再经助听器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两者到达耳蜗有一定的时间差。如果该款数字助听器的处理速度不够快,会增加两个声音的时间差,感觉回声更明显,余音袅袅的,加重堵耳的感觉。处理:(缩短时间差的问题)选择运算速度较快的助听器。例如偏线性的助听器(六)助听器调试对堵耳明显的助听器调试,需要通过调试软件,在助听器芯片里设置减少低频增益以及提升高频或改变拐点等相关参数。思考(一)个体差异在验配时间中,我们发现堵耳效应有个体差异。我们知道声音的骨传导机制和颅骨本身的声学特性关系密切但每个人的头颅形状、大小、骨片的强度及其他一些特性各有差异,因此,即使是同样的听力图,由于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能量的衰减程度和声音传递的速度不一,甚至低频骨导较差耳比较好耳堵塞更明显。此堵耳效应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在同一人的两侧耳都存在个别个体迥然不同的差异。在助听器验配中,老年人诉堵耳明显的居多,是否与老人骨质酥松,外耳道塌陷导致的骨传导变异有关。(二)堵耳效应的程度客观和主观的综合体。通过真耳分析测试,有堵耳现象的两个听者其真耳堵耳响应(REOE)相同,但两个不同的个体其主观感受到的堵耳程度描述却可能完全不一致。堵耳程度与听者对堵耳的心理敏感度、承受度相关更密切关系。类似耳鸣问题。(三)阻止外耳道软骨振动就能解决堵耳问题吗?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来讲,CIC佩戴者的堵耳问题应该比较小了,但许多CIC佩戴者尽管助听器已经深入到耳道骨性部分,但他们仍抱怨有回声,甚至有的抱怨比耳背机的回声更严重。目前部分研发商又在研制比CIC还要更深入耳道骨部的助听器,但堵耳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助听器堵耳效应的耳道额外声源是否仅仅来源而耳道的软骨部,会不会还来自其他传导途径?(四)助听器佩戴者对他人说话时也有堵塞感剖析:在实际验配中,有部分佩戴中描述不是自身说话有回声,而是他人说话声音变异了,回音会瓮声瓮气的感觉。是否因为助听器增益调节过大,导致在面对某些有大面积的障碍体时(比如室内墙体)、或较密闭的室内,足够大的声音反射回来被听者接受到,即产生堵塞感?堵耳效应是一个古老而永久的话题,不断深入研究堵耳机制,寻找助听器应对堵耳的方法是我们听力工作者的职责。助听器验配调试中,仔细倾听佩戴者的诉求,准确分析堵耳的原因,针对性处理好堵耳的问题,是验配师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HuangQingping2015-05-31北京
本文标题:助听器如何应对堵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9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