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丧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青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话,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相较于“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运”诸如此类的励志名言,“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躺尸到死亡”、“颓废到忧伤”……这样绝望特质的发言,似乎更能引起年轻群体的共鸣,而这也标志着青年人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的“丧(sàng)文化”的崛起。那么问题来了,当“丧文化x营销”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什么是丧文化?想要了解“丧文化”,还得从年轻人群聊时的“斗图大战”说起。秉承着“一言不合就斗图”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画风清奇的表情包出现在“斗图大战”中,而这些表情包的整体画风,就是“丧文化”的体现——黑色幽默、悲观消极。如:葛优瘫今年夏天最火的表情包!这套表情包截取自电视剧《我爱我家》,葛大爷在剧中出演一个好吃懒做、赖在别人家不肯走的小混子,由于瘫得太美(烂泥),被热心网友们做了各种版本的“葛优瘫”:葛大爷可能从来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出现在表情包里,“瘫”得如此有演技……懒蛋蛋来自日本的萌物懒蛋蛋,作为1分钟动画短剧的主角,最早出现在日本TBS电视台的一档早间新闻节目中,戳中不少人的萌点。这颗肥美的生鸡蛋,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并摆出无力的表情……在这个“出门5分钟,出汗一整天”的炎炎夏日,有多少人想像懒蛋蛋一样趴在那里,啥都不做呢?佩佩蛙看完萌物,我们来看点重口的表情——是的,就是这只悲伤的青蛙……它从欧美社交圈一路悲伤到中国,啊……原来全世界人民都怀揣着相同的感伤呢……为了避免大家受到悲伤蛙的精神污染,来,我们不讲蛙了,换鱼了!咸鱼咸鱼可能比悲伤青蛙还要sad,因为……它的每一张表情!都!在!哭!为什么会哭?大概是因为一直翻不了身吧……“丧文化”背后的洞察是什么?从这些代表物中,我们能感到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但为什么这种情绪演变出的“丧文化”会成为全民狂欢?丧文化背后隐藏的是年轻人对自己的自嘲如今,互联网工具成为情绪的宣泄口。有一部分人通过互联网释放自己的里人格(在这里,人格指内心想法),他们把负面情绪、犬儒的理想释放在网上,而在日常生活的这个“我”,似乎跟互联网上的那个“我”没有半点关系,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共用一具躯体的两个不同灵魂。此外,还有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内外统一的青年人——我就是我,我是一个完整、独立,并勇于为自己发声的个体。这批内外统一的年轻人乐于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别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所以承认自己是垃圾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与自己和解。“丧文化”背后的洞察是年轻人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形式,传递出的一种“我已经是个废物”自嘲式的信息。它既不是犬儒主义,也不是塑造一个传统意义上没能力、没智商的“废物”,而是表达了如今部分青年人对于现实再如何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发展前景太过迷茫,前进的路太过曲折,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无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躺一躺,就这样,到躺尸到死亡。“丧文化”遇上“营销”,是怎样的光景?有热闹的地方就会有营销,丧文化与营销的结合,可谓是各显神通。基础运用:借势营销既然“葛优瘫”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共鸣,品牌自然也可借势博得受众好感。比如借“瘫”发布同款印花T恤:便利店也曾用懒蛋蛋开启集点换购活动,效果拔群比如借“瘫”发布相关新闻,增大搜索量:此外,喜力啤酒此前发起“改行程,送机票”的活动,同样也体现了现代人想要换个环境“放空”自己的心情。“丧文化”体现出的是当下年轻群体的面对未知未来的阵痛与彷徨,这看似颓废堕落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对光明的向往,却又无可奈何的迷茫。毕竟,哪有人真的完全接受自己是一个没法对世界产生一丁点价值的废物呢?两篇评论,让我们来了解下“丧文化”【评论均摘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1、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社交平台的兴起创造了许多新事物,也形成了层出不穷的新话语体系和风格。在这个年轻人占主导的世界里,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近期正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内容。从这些话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的消极情绪。这与大家对青年朝气蓬勃的一贯印象格格不入,令人费解,也令人担忧。本是理想的代言人、奋斗的急先锋、道义的担当者的青年人,怎么就成了形容枯槁、志向全无的“行尸走肉”了呢?如果从源头上找起,这种看上去消极无助、绝望麻木的表情包和流行语,其实大都不是社交平台原创。事实上,我们正处于这种令人忧虑的状况之中,那些具有传统的民族因子,比如百折不挠、永不放弃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正在消失,而不思进取、全然无谓和脆弱不堪正在成为群体化、社会化病灶,结果导致进取心不足,责任心下滑,思想颓废如同“无思想之人”。如果说,一个人的“精气神”是其最大的资本的话,那么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本是朝阳蓬勃之辈,结果却呈迟暮之状,这恐怕是谁也无法承受之重。当网络加剧了这种状态的蔓延,对此就应保持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干预和应对措施。如果未能认识到其间蕴藏的巨大危机,及时砍断“丧文化”的传播之径,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积重难返就会付出难以估量的巨大代价。首先,包括每个人都应对“丧文化”的危害性,保持高度的警惕,并避免自己沦为“下一个”。其次,对于“丧文化”存在的土壤因素,应当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对症下药提高措施的针对性。比如从最基础的价值观教育和重新塑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的结合等。再次,应当发挥社会整体参与并发挥资源合力的,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对同样具有侵润作用的“丧文化”,给予坚决的抵制和旗帜鲜明的反对,以正能量去替代负能量,“丧文化”才不会成为堕落与颓废者的丧钟,更不会成为系统性危机。2、警惕“丧文化”负能量的巨大危害“丧文化”并非哗众取宠的新词,其几欲可作颓废状态的缩影,也不是当下才有的新现象,追根其迹不难发现,此已存续很长一段时间。丧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但核心是描绘了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未老先颓”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某种意义讲,用行尸走肉来形容都并不为过。其间原因,当然有基于阶层固化或者社会不公,让人颇感无力,但也跟社会价值导向缺失,年轻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从而失去了最基础的“做人的精神”。有人说,对丧文化的存在不需要过敏,因为网络的表情化存在,更多的还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不失为缓降压力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事实上,网络化的虚拟实为对现实性映射,丧文化的存在实为颓废状态的虚拟化表达。更重要的是,当其以流行的方式存在之后,就会像瘟疫一样到处感染。事实上,这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真实状态,而且随着这种状态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已参入其间。比如以啃老为例,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目前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数量的增加和扩大还只是一个方面,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文化,并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时下的“理所当然”,背后映射的是个人价值观的全面转变。还比如“拼爹文化”和“裙带关系”等,都是催生“丧文化”的重要因素,若是其已成为强大的土壤,要进行扭转就殊其不易。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一旦社会整个价值观发生了变异,那么个人的价值观就难以避免会受到影响。泊来品也好,自产品也罢,“丧文化”的出现与普及并非偶然的社会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惜,带来的危害也值得高度警惕。一旦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激情,人生尚未启步就处于颓废之态,“精气神”没有了,整个国家就会失去蓬勃向上的生机。从“丧歌天后”拉娜·德雷的最新单曲到网络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从欧美那只悲伤的佩佩蛙到来自日本的萌物懒蛋蛋,从每一集都很致郁的马男波杰克到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被人养着”的日剧主人公,这些音乐、动漫、影视中的“丧文化”,才是真正源头。而“丧文化”表情包,只是“丧文化”的音乐、动漫、影视的一种二次传播和言语反映。语言使用具有极强的断章取义以及再诠释的功能,很多使用这些话和表情包的年轻人可能并不一定认同这些音乐、动漫、影视里完整呈现出来的“丧文化”。但是对于这些“生动”的句子、自嘲的话语,他们觉得很能反映一种无力、无奈、无趣、无感时的心境,于是互相调侃,互相宣泄,这是年轻人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常用途径。然而毕竟言为心声,语言为人所用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想和情绪。这种消极的解构的话语在大家的相互比拼相互调侃中,也相互影响着每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话语里生活浸润,不免会沾染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对待生活、周边的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群的和谐,都有极大的危害。从价值的角度来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有理想有智慧有力量,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就应该趁年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奉献青春,敢爱敢拼,敢试敢为,与颓废的生活方式绝缘。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青年人率真幽默,憧憬浪漫与美丽,更应在诗歌中汲取素材,从名著中获得养分,爆发青年人所独有的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创造符合时代、符合自身特点的青年用语。当然,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在关心青年人用语和思想的同时,也要关心青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真正为青年人排忧解难,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导青年人积极向上,在服务与奋斗中实现自我,彻底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本文标题:丧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9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