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一、主要病害•1、莴苣霜霉病•症状: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先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圆形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大病斑。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白色霜状霉层。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发病条件:病菌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适温16-24℃,相对湿度70-80%,雨多、雾大、露重,早播,栽植过密,浇水过多,或排水不畅易发病。9月下-11月中旬是流行期。•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渍,增施速效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3)药剂防治:选用10%科佳2000倍液,58%金雷多米尔800倍液,克露8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2、莴苣菌核病•症状:为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近地面茎基部。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迅速向茎上部,叶柄和根部扩展,使病部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物,后逐渐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病株地上部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发病特点:病菌以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萌发后借助气流传播蔓延,病原菌发育适温为10~20℃。相对湿度80%时发病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此外栽培过密,通过透光条件差,排水不良的低洼地,连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如温棚二号,莴芛王等常带红色的品种较抗病。壮苗带土定植,苗龄6~8叶期定植较好。可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带土移栽,提高成苗率和抗病性。•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50%菌核净或50%农利灵1000倍液,或早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3、莴苣软腐病•症状:属细菌性病害。田间植株一般从莲座期开始发生。常见症状是植株病情由外向内发展,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外叶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几天后外叶平贴地面,不再恢复。病叶瘫倒在地露出心叶,俗称“脱帮子”,叶柄、茎基部、心髓组织腐烂,充满污白色和黄褐色粘稠物,臭气四溢,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伴有恶臭。用脚踢植株易脱落。•另一种症状是植株病情由内向外发展,即病菌先从菜心基部开始侵入引起发病,而植株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黄色粘稠液,病株一拔即起,湿度大时腐烂并发出恶臭。•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堆肥及害虫体内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发病适温为25-30度,一般播过早,连作及低洼地发病重。我市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流行期。•防治方法:(1)注意雨后或灌溉后及时清沟排渍。结合防病增施0.2%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逆性。(2)药剂防治:选用代森铵水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青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47%可杀得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粉剂800倍液或DTM(百菌通)粉剂6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续3-4次。•4、莴苣黑斑病•症状:黑斑病也叫轮纹病、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多从外叶始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园形褐色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部着生淡黑色霉状物。病部发脆易破碎,发病重的,病斑汇合致叶片局部或整叶枯死。叶柄上病斑长棱形,凹陷,亦具同心轮纹和黑色霉层。•发病条件:发病适温12-19℃,多雨高湿及温度偏低发病早而重,高峰期在9月中旬-10月中旬。•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待晾干后播种。(3)药剂防治:10%世高1000倍液、58%金雷多米尔800倍液,10%科佳2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交替防治。5、莴苣灰霉病•症状:苗期发病病部呈水渍状腐烂,长有灰色霉层,成株发病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发始。初为水渍状,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发病特点:发病适温20~25℃。借助气流传播。从植株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进行侵染和再侵染。相对湿度93%以上,发病重。•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2、保护地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充分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3、药剂防治,发病并按667平方米用10%速克灵烟剂250克于傍晚熏烟防治,或用40%施佳乐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3—4次。•、病毒病•症状:被害植株矮小、畸形,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卷曲或凸凹不平,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新生叶出现明脉或花叶,老叶生褐色坏死斑。病株根系不发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发病条件:病源主要由蚜虫传播和接触传染,一般是8月中旬-9月中旬始发,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发期。苗期特别是7叶前是易感病期,侵染越早发病越重。播种过早,蚜虫多,管理粗放,土壤干燥,缺水、缺肥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1)适期播种,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2)药剂防治,苗期防蚜至关重要,防治蚜虫可选用20%康福多或吡虫啉或50%抗蚜威等2000倍液。病毒病防治可选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植病灵(Ⅱ)1000倍液防治。•(二)主要虫害•1、烟粉虱•危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均在植株叶背刺吸食营养,被害叶片褪绿变黄、皱缩、萎蔫,甚至全株枯死。该虫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植株提早罢园,产品质量降低。更为严重的是它能传播病毒病,为害极大。•发生特点一年发生10余代,6—11月为危害盛期,世代重叠严重。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为害特点,该虫繁殖快、寄主广、辗转迁飞为害。早秋莴苣为害重。•防治方法(1)铲除田内外杂草,田间植株残体,并深埋,以减少虫口基数。(2)利用其趋黄性,在田间插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每亩使用黄色粘虫板30片左右。(3)提倡成片为害区农户统防统治,•并做好周边沟路渠杂草防除工作。(4)药剂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3%啶虫咪乳油2000倍液加10%联苯菊酯2500倍液喷雾,重点喷下部叶片,以叶背面为主,连续施用,均有较好效果。防治时间以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日落前后害虫歇息时为宜,以防止成虫迁飞,提高防效。•2、蚜虫•主要有萝卜蚜、甘蓝蚜、菜蚜等。成虫、若虫均可刺吸植株体内营养汁液,造成植株失水或营养不良。轻则形成褪色绿色小点、叶发黄,重则叶面卷曲、皱缩,更为严重的是传播病毒病,造成植株矮化、扭曲、早衰、缺株断垄,危害甚大。•发生特点一年发生十多代,在适温24—26℃,相对温度60—70%气候条件下,繁殖力极强,4—6天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防治方法药剂防治可选用20%康福多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或50%抗蚜威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防治。•3、美洲斑潜叶蝇•危害特点成虫、幼虫均可危害,雌成虫飞翔把植株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危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严重的造成毁苗。•发生特点7—10月为危害期,世代重叠,世代短,繁殖能力强。•防治方法(1)铲除田内外杂草,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减少虫口基数。(2)黄板诱蝇,利用其趋黄性,在田间或四周插涂有机油的黄板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可选用1.8%爱福丁2000倍液或20%康福多2000倍液或1.8%虫螨光20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治。
本文标题:莴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9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