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络和腧穴基础知识翟佳丽针灸推拿教研室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定义及十二经脉的特点。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奇经八脉的作用及特点,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3、了解重要穴位的临床应用第一节、经络和腧穴概述一、经络含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经脉十五络脉浮络脉孙络脉络脉经络脏腑内部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外部连属部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十二经脉、奇经八脉1)十二经脉:⑴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⑵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⑶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和命名规律,其特点是:1内为阴,外为阳2脏为阴,腑为阳3上为手,下为足其中根据阴气和阳气的盛衰特点,分别为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①分布规律:阳明经在前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头面躯干太阳经在后太阴经在前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躯干少阴经在后阴经(脏)阳经(腑)循行部位手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前线中线后线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前线中线后线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②循行走向特点(流注):从胸走手--手三阴经从手走头--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阳经从足走胸腹--足三阴经③内属一定的脏腑:阴经属脏阳经属腑④有表里络属关系: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之阴经与阳经亦有明确的脏腑属络和表里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⑤交接部位: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有络脉沟通。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⑥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经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肺交大肠胃交脾心于小肠膀肾宜心包三焦胆传肝血气周流不停息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经络运行与时间脏腑胆肝肺大肠胃脾时辰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脏腑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时辰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人身气血运行,从中焦开始,上注于肺经,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再流注于肺2)奇经八脉⑴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⑵特点: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②不直属脏腑③无表里关系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⑶作用:①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渗灌蓄积调节作用3)十五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别出一络及脾之大络的总称3、经络的生理功能⑴、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⑵、运行气血,濡养全身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二、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大体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全身经穴共361个。凡未归入十四经穴的腧穴,并具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那些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来定的腧穴,称阿是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固定标志法鼻尖:素髎穴眉间:印堂穴下唇下凹陷:承浆穴2、活动标志法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百会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4、经络的临床应用⑴诊断方面:⑵治疗方面:①循经取穴治疗疾病②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③经脉郁滞者取之络④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模板使用说明: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手太阴肺经模板使用说明: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手太阴肺经模板使用说明: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模板使用说明: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手太阴肺经(重点腧穴)1、中府2、尺泽3、尺泽4、列缺5、鱼际(三)常用腧穴(本经共5穴)1.中府(肺的募穴)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痛胸部胀满2、云门定位:1、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应用:常用于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疼痛。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咽喉肿痛③肘臂挛痛3.尺泽(合穴)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主治:①头痛项强面瘫②伤风咳嗽气喘③咽喉肿痛④手腕疼痛无力通任脉)5、鱼际(荥穴)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咽喉肿痛失音③热病掌中热模板使用说明:配色方案修改: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下调整。LOGO的添加:Logo添加修改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直接选择logo图片删除或修改。字体格式的设置:括标题和文本格式的设置在【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下调整。手太阴肺经
本文标题:针灸学经络腧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1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