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傅 瑛--中国现代散文研究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傅瑛参考书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佘树森:《现代作家谈散文》参考书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李宁:《小品文艺术谈》佘树森:《现代散文序跋选》傅瑛:《昨夜星空——中国现代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诞生第一章一、关于中国现代散文渊源的争论1、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见:胡适《五十年来的中国之文学》:现代白话散文的发展渊源,大致有如下五步:严复、林纾的翻译文章——谭嗣同、梁启超的政论文章——章炳麟的述学文章——章士钊一派的政治文章——现代白话散文。周作人认为,“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淹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朱自清在《论中国现代的小品散文》里,强调指出外国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直接影响”。1986年,北京大学佘树森先生在《现代散文理论鸟瞰》一文中,将它们概括成三种有代表性的论点,即:“公安派与英国小品合成论”、“‘文学革命’影响论”、“历史使命论”。焦点:什么是散文二、“散文”的三种解释你知道吗?广义:一切无韵的文章,它最早见于南宋《鹤林玉露》,专指与骈文相对的文章体式。次广义: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品类,包括了政论性文体。狭义:以抒发作者自我情感为特征的文学品类。广义的散文刘师培《文章源始》,以“散文”与“韵文”对举,称“韵文完备,乃有散文”。“五四”之初,《新青年》载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散文之当改良者三……,韵文之当改良者三……”。现代散文的第一次裂变“五四”时期,近现代小说应运而起,从“散文”中分裂而出,自成一体,得到创作者、评论者的一致承认;人们在突变的匆忙间,将尚处于胚胎期的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各种文学作品统纳于“散文”名下,使散文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现代散文的第二次裂变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发表《美文》提出“有许多思想,既不能作为小说,又不适于做诗”,便可以写成“美文”。他呼吁在“现代的国语文学里”,治新文学的人试一试这类文章。他为“美文”的内涵做了最初的解释,即“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个人的感情”同期创作者的看法瞿秋白在《赤都心史》序言中写道:“《赤都心史》将记我个人心理上之经过,在此赤色的莫斯科里,所闻、所见、所感……我愿意突出个性,印取自己的思潮”。同期创作者的看法许地山称自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是记个人“心中似忆似想的事”,孙福熙则在散文集《山野掇拾》中说:“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自己……”。而朱自清对此的评价却又是“但可爱的正是这个‘自己’,可贵的也正是这个‘自己’!”同期创作者的看法叶绍钧在《读者的话》一文中写道:“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象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象荷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同期批评家的看法胡梦华、吴淑贞的短论《絮语散文》:“我们仔细读了一篇絮语散文,我们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色彩渲染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的描画着,锐利的歌奏着,浓厚的渲染着。”既然如此,散文的特质就应当是“个人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和那些非个人的,客观的批评文、议论文、叙事文、写景文完全不同。因为它是由个人的主观散漫地、琐碎地、随便地写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非正式的。又从表面看来虽然平常;精细的考察一下,却有惊人的奇思,苦心雕刻的妙笔。”三、现代散文的历史渊源?先秦诸子?——散行文字骚、赋?……1、现代散文“宗骚祖赋”说远在屈原时代,伴随着理性的初步觉醒、人的自我意识出现,我们的祖先已经感到有那么一些思想、有那么一种感情,是一般文体所难以表现的。屈原找到了骚体,一种介乎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体裁,从这里我们难道不能感觉出一种隐隐的动向,一个颇应注意的信息?现代散文“宗骚祖赋”说吴小如先生以为:“骚”为赋“祖”赋的形成,“乃是在《诗经》与《楚辞》这两种诗体的基础上,在先秦散文十分发达的影响下,由韵文渐趋散文化的结果”。他还认为“赋,原是韵文的一体,虽说它是‘古诗之流’,其实质与散文非常接近”。你记得这些“赋”吗?贾谊《吊屈原文》、严忌《哀时命》、董仲舒《士不遇》、弥衡《鹦鹉赋》、王粲《登楼赋》、江淹《别赋》、庾信《小园赋》、《哀江南赋》著名文论家刘熙载对“赋”的论述:“赋起於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2、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的联系晚明小品体制精微、性灵独到,提出文学作品应有作家“性命的影子”,成为“人之注脚”,“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的真声、真情、真趣,吴小如:《古典诗文述略》“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淹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请你再体味一下周作人这句话……四、现代散文问世的现实动力1、外国文学的输入“德国尼采、英国小品文名家以及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王尔德等的散文诗译作,散见于当时大量的报刊杂志。当时的散文名家都通晓外文,无须借助翻译,可以直接阅读、揣摩外国散文珍品。我国现代作家在对英、美随笔,日本小品,德国格言式语录,以及俄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印度的散文和散文诗的译介中,丰富了散文的艺术手法,提高了表现人生的能力。外国散文的引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散文的成长”。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2、外国文学理论的输入王统照根据美国文艺学家韩德《文学概论》中有关散文的论述,写成《散文的分类》,介绍了英国随笔的特点及功用,胡梦华的《絮语散文》,论述了絮语散文的重要特征,综述了自蒙田、培根以来这一文体的承传变革。毛如升写作了《英国小品文的演进与艺术》。鲁迅翻译了日本文论家厨川白村之作《出了象牙之塔》。其中“Essay”和“Essay与新闻杂志”两节介绍西洋散文的篇章,成为我国散文作家和散文理论家经常引用的经典论述。“任何一个真正深刻重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由任何一个外国文学作品所造成,除非在有关国家同时存在着一个极为类似的文学倾向——至少是一种潜在的倾向。这种潜在的倾向促成外国文学影响的成熟,因为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力的解放。”——卢卡契如何看待两者关系?一个总结周作人:“新散文的发达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散文一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本文标题:傅 瑛--中国现代散文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1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