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总结
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一、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1、背景•主要沿袭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主要遵循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将教学过程细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阶段。这一模式十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主作,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侧重于本体化的加工信息,即重视从运动技能形成角度来教学,把示范、讲解、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再次练习作为教学的程序或过程,从而形成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或程序式教学模式。•2、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是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3、操作程序一般性准备活动结合技术的主准备活动教师示范讲解完整动作技术分解成各环节技术模仿性慢动作练习正常速度练习部分技术环节组合练习再练习进度练习自动化练习巩固结束教学单元纠正错误动作•4、优点、缺点•教师主导、按运动技术结构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安排细致教学步骤。•A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直接的正确答案。。•B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C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开发,不注重比较同类或相似技术间的区别与联系,造成运动技能的干扰现象。•D由于运动技术项目的多样性,造成了各运动技术学习时数的严重不足。•E过多考虑运动技术细节,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适用条件•运动技术较复杂,学生人数较少,教学时数多,学生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适宜于初中以上学生。二、启发式(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1、背景•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独立探究,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和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其特点有: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学习动机•2、指导思想•(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思想•(2)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3)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4)强调问题情景设置,使学生比较自然地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6)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率•3、操作程序设置教学情景结合教学情景,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尝试性练习寻找问题答案验证假说,得出结论进行正常的运动技术教学结束单元教学•4、适用条件•(1)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初中以上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科学知识与原理,如力学、运动学知识,数学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原理等,并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与经验•(2)教学学时要充足,最好是大单元教学学时或选项课教学•(3)体育教学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与经验,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来设置问题情景,并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三、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1、背景•最早由英国学者嘉宾等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改造球类教学的教学过程结构,是试图通过从整体开始学习(领会)的新教程,改变以往只追求技能而忽略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对运动特点的把握缺陷,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2、指导思想•(1)先尝试,后学习•(2)在尝试中了解与明白学习运动技术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先完整后分解教学,在掌握各分解动作的基础上完整,再尝试,比较学习前后效果。•(4)多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组织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用性。•3、操作程序项目介绍再实践尝试性比赛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逐项技术教学运动完整练习•4、适用条件•球类教学内容,初中以上的学生,具备一定理解能力,教学场地与器材较充足。四、选择制体育教学模式•1、背景•课程具有非常明确的社会系统的功利目标,教育也是如此。体育课程目标有政治,军事,竞技运动,体质教学等功利性。而体育教学改革体现学生主体,加强学生的选择(内容、方法等)•2、指导思想•学生主体地位•涉及到体育教师的发展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3、操作程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伙伴、学习难度的运动项目对选择的运动项目进行大单元的深入学习对运动技术达到熟练化程度养成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外强化练习•4、适用条件•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初中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有充足的设备、器材可供选择,教学设备齐全,能满足学生不同运动项目选择需要。另外,教师应具备运动技术的多样性与全面性。五、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1、背景•社会学范畴•源于日本的“不集团学习”理论。二战后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教学实践成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操作程序各自为政,很不统一;实验研究中设计比较简单,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的指标确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指导思想•试图通过体育教学中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体现在:•(1)强调组内学生的精神,并团结一致,提高组内竞争力•(2)组间学生在条件基本均等的情况下合理竞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3)培养学生胜不娇,败不馁的宽容意识•(4)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合理公平的竞争,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3、教学程序制定单元教学内容及目标课前测验初步评价确定分组方案与组数分组练习组间竞争教师教学指导课后测验评价与反馈单元学习总结与结束•4、适用条件•(1)学生合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2)教学条件较好,能满足教学分组的需要•(3)做好教学前后测试工作,并记录下来作为教学参考的依据,做好教学评价工作。•(4)分组后,各组学生在教学中需要搞好合作关系,在并课外延续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一、背景•起源于日本•国内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并采用适宜的教法,在发展学生身体的前提下,使学生得到理性的快乐体验,即以快乐心理体验为直接(显性)目标的体育教学,其作用是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其特点是通过教学的指导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成功体验。其教学过程是从体验发现到挑战学习,再到总结创造,强调不仅体验运动的乐趣,而且有学习,挑战、交流、创造等多种心理体验。•二、指导思想•在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应更多地关怀每个学生的不同体验,以强化其运动的兴趣和乐趣体验。表现为:•1、注重整体教学思路,重视单元设计•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课堂和谐、合作的教学气氛•3、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和改造教学条件和环境•三、操作程序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低要求的游戏,享受乐趣让学生挑战新技术(低难度教学活动)学生结合教学活动,自定目标,以创造活动乐趣竞赛、评优•四、适用条件•1、体育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善于开发运动项目睥独特灵活的教学方法。•2、教学内容难度较低,或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技术难度要求。•3、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运动练习手段有一定的基础,并有一定的组织创新能力。•4、比较适合高中年级以下的学生。•5、教学场地。器材要求比较高,能满足各组的教学与练习活动。体育锻炼类教学模式•一、背景•在教学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练习,并规定负荷与休息交替时间,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体系,也称为“课课练教学模式”。•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体测发现学生体质多项指标比日本学生差,引起极大震动。分析原因为教学长期受竞技主义思想影响,忽视学生体质发展,因而提出以学生体质发展为指导的体育教学。形成“体质学派”•二、指导思想•1、有侧重性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日常教学的需要。•2、坚持长期发展的原则,全面锻炼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3、运用课课练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可持续性以展。•4、采用短时高效的强化练习方法。•三、操作程序引发动机充分的准备活动学生练习间歇学生强化练习总结评价•四、适用条件•1、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条件比较差,在体育常规教学中体现出不能适应运动技术教学的要求,也可能由此带来学生的伤害性事故,因此非常必要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来适应日常教学活动。•2、发展身体素质要有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有一个连贯的锻炼计划,实现课课练。•3、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自觉性,要求学生能持之以恒坚持才能有较大的收获。情景式体育教学模式•一、背景•以儿童心理为依据•如:练习排队-学大雁;快速跑-学驼鸟;队列队形-学解放军;耐久跑-学玩风车;练跳远-学小鸟;单杠-学猴子等。•二、指导思想•1、注重情感体验•2、学会群体的相容技巧•3、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三、操作程序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合作与竞争的游戏和竞赛活动,体验群体运动的乐趣教师评比小结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乐趣•可以1、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2、依据教学要求创设情境3、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以生活展现;以实物演示;以图画在现;以音乐渲染;以表演体会;以语言描绘•四、适用条件•1、适合于小学生•2、有较多故事性游戏素材、并经常不断变化,能深入地影响学生。•3、体育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与学生合作方面和问题要循循诱导。发展学生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一、背景•二、指导思想•1、培养参与能力•2、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三、操作程序选择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低难度、有教学基础自由组合成数个教学小组,由组内学生选择一部分教学内容,主某一学生承担教学任务,其他学生轮流承担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由轮流的小教师进行上课,小组其他成员合作配合。教师巡回指导小教师小结,小组其他学生提出意见,为下一个小教师提供基础全班集合教师总结•四、适用条件•1、以小班教学为主•2、学生的一定的自觉性,适合于初中高年级以上的班级教学•3、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和熟悉,没有较难的运动技术要求。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一、背景•二、指导思想•1、主张让学生多体验成功,但不否认过程中的失败。•2、强调竞争作用,重视协同作用•3、主张将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4、主张营造温暖的集体学习氛围•5、强调既懂又会的学习效果•三、操作程序初步的练习体验与教学诊断设定让位目标与自我目标按不同的要求分成不同的组别学生自选组别练习,进行挑战学习降低自我设计的目标达到自我设计的目标,体验成功快乐超越自我-挑战学习,选择要求更高的组别体验深层成功快乐•四、适用条件•1、教学场地要求较高•2、对教师要求较高•3、制定相对评价中的让位政策,自我评价体系,并对学生竞赛活动进行必要的改造•4、制定切合的评价标准
本文标题: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5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