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起天津小吃,你一定马上就能联想到津门三绝:“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其实啊,天津的美味小吃可是多到你想不到也数不清。煎饼馃子锅巴菜,大红糖堆儿蘸起来。天津小吃汇集了八方特色,色、香、味都堪称一绝。很多来到天津的游客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处小吃摊坐下来,叫上一碗老豆腐或是一碗锅巴菜,再来一套煎饼馃子。酸辣馄饨原料:猪肉末500克、鸡蛋一个、盐8克、白糖3克、味精3克、虾米15克、葱10克、姜10克、馄饨皮。其它配料:豌豆苗200克、香醋20ml、酱油15ml、白糖3克、熟猪油3克、白胡椒3克、油辣椒适量。做法:1、提前将虾米用温水浸泡至软,留下泡发虾米的水备用,然后分别将虾米、葱、姜都切成大小均匀的末大福来锅巴菜津门传统小吃。创于清光绪年间。特点:色香味型俱佳。用料锅巴150g,薰豆腐干20g,香菜10g,高汤350ml,腐乳汁、芝麻酱各2汤(30ml),盐、白砂糖各1茶匙(5g),生抽1茶匙(5ml),水淀粉2汤(30ml),香油、辣椒油各2茶匙(10ml),大料3枚,丁香8枚,葱末、姜末各5g,油20ml做法1.将熏豆腐干切成0.5cm的小丁。芝麻酱中加入香油及80ml凉开水调匀,再加入腐乳汁、白砂糖、生抽(2ml)、熏豆干丁和辣椒油调匀制成芝麻酱汁;香菜洗净切成1cm的小段,待用。2.锅中放入油,待油温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大料和丁香炸出香味,再加入葱末和姜末爆香,倒入余下的生抽(3ml)、高汤和盐,转小火加热3分钟后,将汤内的干物捞出,只留汤汁,随后用水淀粉勾芡。3.将锅巴放入煮开的汤汁中,立即关火,盛入碗中,再淋上芝麻酱汁,撒上香菜段,食用时拌匀即可。小贴士自制天津锅巴:如果您买不到现成的天津锅巴,也可以自己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先将绿豆面和小米面以2:1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成稀糊状。用小火加热平底锅中的少许油,将混合好的稀面糊倒入锅中摊平,制成很薄的薄皮,出锅后切成条状或菱形块状,晒成半干即可。如果不想自己动手,也可以到煎饼店,请人帮您把面糊摊成煎饼,取回家后切好,再放在面板上,稍稍晾干即可。十大酥制作材料:精面粉2500克,蜜枣、净葡萄干、果脯、桃脯、瓜条、青梅各40克,青丝、红丝、桂花各25克,绵白糖1000克,熟猪油1200克。十大酥的介绍:天津风味筵席甜点。此点由川鲁饭庄一级面点师李成延首创,他根据山东面点制作的基本经验,借鉴京式糕点操作之长创制而成。因有10多种不同的馅料而得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行家的赞扬。十大酥的特色:外焦里嫩,香甜酥脆。煎饼馃子煎饼馃子的制作材料:绿豆500克,小米500克,五香粉、鸡蛋、甜面酱、辣酱、葱末、油条等。煎饼馃子的介绍:煎饼馃子是天津富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之一,是用绿豆煎饼裹入油条而成。现在全国各地皆有制售,成为风味早点食品。煎饼馃子据传系由山东人在天津所创制,但其历史已不可考,因为特色鲜明,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故而流传至今。煎饼馃子的特色:色泽淡黄,外软内柔,香辣嫩滑,别有风味。教您煎饼馃子怎么做,如何做煎饼馃子1.绿豆、小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至回软,上磨磨成浆糊,加入适量五香粉搅匀。2.小饼铛置于火上烧热,刷油,舀一勺绿豆小米浆糊倒在上面,用木扒摊成极薄的圆形煎饼。3.取鸡蛋1个磕在煎饼上,抹匀,待熟后将煎饼翻身,抹上甜面酱、辣酱,撒上葱末,取一根油条,中间折断叠起,放入煎饼上,卷起即成。煎饼馃子的制作要领:1.绿豆小米浆的浓度要适中,不能太稠,煎饼不宜太薄;2.浆糊中若喜欢其他味料,也可加入,则不加五香粉。炸晃虾晃虾适量小麦面粉适量调料:食盐适量植物油适量先将虾剪去虾枪、虾爪及尾尖,洗净,控去水,撒上细盐备用。坐勺打净油,将虾用面粉拌匀,用笊篱抖掉多余面粉,下勺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带椒盐上桌。饮食小常识:1、晃虾学名长臂虾,也称“绒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长臂虾动物。晃虾,顾名思义,上市时间短暂,春节前后上市,一晃即逝。因此炸晃虾是津菜中时令性最强的菜。晃虾味道鲜美、香嫩,色泽粉自如娃娃脸,不易保存,故极为珍贵。冯骥才先生在其乡土小说《三寸金莲》中描写佟忍安宴请众“莲癖”时写到:“此时是隆冬时节,正好吃‘天津八珍’,银鱼、紫蟹、铁雀、晃虾、豆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都是精桃细拣来加上精工细制的,黄紫银白朱红翠绿,碟架碟,碗摞碗摆满一桌”。将晃虾列入“天津八珍”当之无愧。2、晃虾吃法很多,以炒晃虾仁、炸晃虾最为著名。炸晃虾不仅饭店烹制,天津老百姓也独擅此技,好此美食。津门什大酥津门什大酥大酥是天津传统风味宴会中的配套甜酥面点。以制作精细,造型美观,香酥可口,风味独特著称。早在晚清的《津门纪略》中就有记载。清末民初的天津满汉全席菜单中,什大酥为四酥点(甜、咸)中的一个,与饭后四茶点配膳。北京饭馆的满汉全席也常以个大酥和天津包子做为甜咸点心上桌。什大酥是天津菜中酥点心的总称,馅的花色品种都在20种以上。制法(以5千克主料,出成品200个标准):(1)酥心:富强粉2千克上屉蒸熟、晾凉后过箩,加入大油1千克反复揉搓成团,和成油酥面。(2)酥皮:大油500克溶化在1--2千克温水中,与富强粉3千克搅匀和透,制成水酥面。要使皮面和酥心的软硬程度相近(比烙饼面略软),以便在包帧⑦λ止讨心懿愦尉龋植煌饴丁?br(3)糖馅:富强粉100克用开水烫熟,调成浆糊,富强粉300克上屉蒸熟过箩,与白糖2千克、香油200克、少许糖桂花,一起揉搓成团,做成糖胎。分别加上切碎的五仁(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杏仁、松子仁),瓜条、青梅、果脯、葡萄干、玫瑰即可做成各种糖馅;加上轧碎的芝麻、精盐,就可做成甜咸馅。此外,还可将红小豆、红枣、莲子、红果等蒸熟后去掉核、皮,过细箩擦成茸泥。然后坐勺,分别与果料以1:1左右的比例加白糖和少许水、香油熬成糖汁,下入茸泥后再放在文火上炒制上澄沙馅、枣泥馅、红果馅和莲茸馅。这是什大酥中较高档的馅,可配合高级宴会制作酥点用。(4)酥条:把水酥在擀成中间略厚四边薄的“圆饼”,放上团成球状的油酥,像掐包子一样包紧,按扁后擀成长方形,再将前后两边各1/3向中间对折,再转个擀成长方形。经3--4次对折后,能透过皮,看到里面的油酥,再从外向怀里卷成圆筒形,搓成2厘米粗细的酥条备用。(5)包制、炸制(实例):①莲花酥(横酥)——将酥条揪成剂子(每个20克左右),破口向两边用手按扁,包入糖馅(任取一种),团成高桩馒头形,用刀片在上半部划4刀成米字形,最好是切开酥皮不露馅。勺内大油打干净,烧至五六成热,将莲花酥胎码放在平笊篱上,浸入油中,用手勺盛温油烧“花心”部分,使“花瓣”展开,再用温油炸透出勺。放在盘中后,用淡粉色的白糖,撒在“花心”上即可。②酥合子(立酥)——将酥条切成约1厘米长的段,放倒后按扁(直径4-5厘米),上下各一片包住糖馅,边上压紧后捏成细花牙子。下勺用温油炸制,注意翻动不出阴阳面,两面炸成金黄色,即可出勺上桌。③马蹄酥(直酥)——将酥条切成8--10厘米长的段,再从中间顺刀劈成两半,将其中的一条,酥层向外,用双手捏住两头,由外向里卷成马蹄形,接口处捏紧,下温油炸制,然后酥层向上装盘撒白糖,什锦小料上桌。特点:香酥、柔脆,美味在口,情满津门。桂发祥麻花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麻花最正宗,秉承传统工艺的百年老字号麻花老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并位列其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桂发祥麻花有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5000克、8000克、历史典故制作方法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2.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3.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4.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杜称奇火烧杜称奇火烧的介绍:杜称奇火烧是因创始人的姓名而得名,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因有多种馅料,颇受大众欢迎,堪称津门烙制佳品。其中以什锦馅火烧最为有名。杜称奇火烧的特色:外焦里嫩,香甜酥脆。杜称奇火烧的制作材料:精面粉500克,绵白糖125克、瓜条、核桃仁、熟芝麻、橘丁各8克,芝麻油100克。糖炒栗子甘果中的栗子,是人们嗜食的佳品,吃法多样,因地而异。天津糖炒栗子你吃过吗?你会做天津糖炒栗子吗?天津糖炒栗子有何营养价值呢?今天饭菜网的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关于糖炒栗子的具体做法步骤。糖炒栗子的具体做法步骤甘果中的栗子,是人们嗜食的佳品,吃法多样,因地而异。江南剥栗肉与枣共煮叫栗枣汤;壳劈之为半,加盐煮之曰“盐水栗子”。北方冬季把生栗放在篮子里,悬之檐下晒之数日,等到果实干缩,生而食之,其味更甜,叫做“风甘栗子”。至于腊月初八制腊八粥,栗子更为粥中不可缺少之物。京华北海“仿膳”名产小窝头,据说由栗子粉制成,昔为宫中御用供慈禧太后佐餐。现在最普通的吃法,唯推“糖炒栗子”。用砂置铁釜中,加以饴糖置火上炒热,投栗其中滚翻炒炙,熟后栗壳呈红褐色,去壳后果实松、软、香、甜,为小吃珍品。中国为产栗之乡,质优首推燕冀。史记载:“燕秦千树栗,其人与千户侯等。”可见出产之丰。现代以良乡和遵化产称为上品。统称“天津栗子”,其实并非天津产,而集中天津销售各地,因而“天津”享名。据《析津日记》载“苏秦谓燕民虽不耕作而足以枣栗,唐时范阳为土贡,今燕京市肆及秋则以炀拌杂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颇甘,以御栗名。”由此可见燕冀产栗战国时已负盛名,而糖炒栗子则远在辽代已遍及市肆了。京津两地,秋冬之际,凡甘鲜果店均于肆门前设一灶,炒栗招客。出锅新栗热气炙手,趁热剥食,内外皮皆落。如待冷剥之,则内皮附肉难于脱落,而质已变硬,食之松软之感。糖炒栗子营养价值栗子,又名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誉为“人参果”。栗子中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热量也很高,古时还用来代替饭食。春秋战国时期,栽种栗子已很盛行。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栗子,不仅是美食佳品,也可作药治病。它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筋骨痛等症。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糖炒栗子栗子,既养人,又好吃,但每一次切不可进食过多。生吃过多,难以消化;熟食过多,阻滞肠胃。糖耳朵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沙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糖稀也。”糖耳朵原料:面、红糖、花生油、碱、饴糖、蜂蜜。糖耳朵做法:1、面和好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2、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3、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
本文标题:天津特色小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5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