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药里的“将军”——大黄•大黄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为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Linn.)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根及根茎,被记录于中国药典,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药典所记录。大黄的原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及根茎(亦有叶及柄)入药,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形态特征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木质化,不分叉,呈萝卜形,有的具数个分叉,呈牛头形。茎直立,不分枝,高90-120厘米,中空,有纵沟和短柔毛。根生叶大,近圆形,掌状深裂。花序圆锥形,分枝紧密,小枝向上挺直,数枚簇生于各节。花小,数朵簇生,绿白色或浓紫色。瘦果红色,三角形,长圆,具3个棱翅,顶部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二.生长状况•大黄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高山草本植物,通常散生于寒冷山岳地带的林中、林缘、灌丛或草甸中。其生育期仅有15。天左右。4月底到5月初出苗,5月中旬抽花茎。花茎多汁有清香酸味,为产区群众所喜食。6月中旬左右开花,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茎杆逐渐枯萎。9~10月,叶簇部分开始枯萎至植株地上部分枯死。与此同时,根茎周围形成越冬芽。•天然大黄的生长年限可达20年以上,一般生长到3~4年后,植株开始开花,结实。唐古特大黄则需生长到第6年开始开花,结实。•通常,一年生的大黄植株不形成根茎,二年生植株才逐渐形成,三年以上植株根茎明显增大,在自然条件下,根茎的延长与生长环境有着密切关联。生长在林下的大黄,其根茎大多向上显著延长,侧根细、少,被称为“林棵黄”、“萝卜黄”或“罐罐黄”,商品的经济性状优良;而生长在草甸的大黄,根茎延长不明显,侧根粗,多,被称为“草山黄”,“牛大黄”或“分枝黄”,商品的经济性状差。(三)生长习性•性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野生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区;家栽在14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条件:冬季最低气温要在-10℃以上,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50-180天,年降雨量为55-1000毫米。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上或砂壤上最好。在黏重酸性的土壤栽种,造成根茎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不宜种植。大黄忌连作,需经4-5年后再种,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或以党参、黄连为前作。大黄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可达85%以上,种子寿命为l-2年。•(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大黄是一种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厘米,选地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山坡地为好,前茬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4000-5000千克,在贫瘠的土壤上,还可增加施肥量。•2.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芽繁殖。种子繁殖又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1)直播在初秋或早春进行。直播按行株距70厘米X60厘米穴播,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2厘米左右。每亩用种量2-2.5千克。•(2)育苗移栽为了节约种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或在春季干旱,不宜直播栽培的地区,常采用播种育苗,移栽大田。方法是在整好地作宽1.2米、长21米的高畦,四边开好排水沟。横向在畦上开沟条播,行距12厘米,深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3厘米,再覆一层草。发芽出土后揭去覆草。注意拔草,5-6月施一些稀人粪尿追肥。过冬时10月下旬在大黄苗行上培土3-5厘米,以防幼苗受损,第二年移栽。•育苗第二年的4月中旬(谷雨)或8月下旬(处暑)移栽。将苗挖出后把幼苗侧根剪去,在整好的土地上,及时栽植,株行距各60厘米,挖穴15-30厘米深,每穴1株,覆土,埋住芦头,压实土壤,使根与土紧密结合。移栽时可采取“曲根定植”,即定植时将种苗根尖端向上弯曲呈L形,可大大降低植株的抽薹率。(3)子芽繁殖在收获大黄时,将母株根茎上萌生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第二年秋天再行定植。为防止伤口处腐烂,栽种时可在伤口涂上草木灰。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大黄第一年幼苗小,杂草易生,结合松土要勤除草,在行间种植大豆、玉米,抑制杂草生长。第二至三年,在5月上旬、7月中旬除草松土,并在根部多培土。(2)施肥大黄为喜肥植物,除施基肥外,每年还需进行追肥2-3次。第一年6月亩追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10-20千克。第二年追肥2次,分别于5月、6月在行间开沟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钙20-30千克,氯化钾10-20千克,施后覆土,浇水。(3)打薹大黄栽种后,第二年开始抽薹开花,除留种地外,其余植株的花薹摘掉,打薹应在晴天进行。•4.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为根腐病,多在8—9月雨季发生,或在高温多湿时发生,常在大黄收获的当年,或前一年发生。根部顶端开始变黑腐烂,叶片同时变黄,以至枯死。防治方法是注意排除积水,及时松土。打薹后,用土理好打薹的伤口,或用生石灰水消毒。发病后及早拔除病株,秋季收集枯枝叶烧毁,减少病菌来源。虫害有蚜虫,6-7月为害严重,可用乐果乳剂2000倍喷洒。鼠害可诱杀或人工扑杀。•(四)采收与加工大黄栽种2-3年后,在9-10月地上部枯萎时收获。收时,先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仔细将土抖掉,过大的根茎可切成几块,中、小形的切成片,风干、晒干或烘干。干后装于木箱或撞药设备内冲撞,撞去粗皮,露出黄色即可。每亩可收干货400千克左右。(五)留种技术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较纯的三年生植株,加强田间管理,于5m左右月抽花茎时设立支架,以免被风吹断。种子成熟极易被风吹落,应经常注意生长情况。7月中下旬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即迅速割回,放在通风阴湿处使其后熟,数日抖下作种用。供春播用的种子应阴干贮藏,勿使受潮发霉。•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和根茎入药,药材名大黄,别名将军、蜀大黄、生军、川军等。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等症,有清热泻下、破积去瘀、抗菌消炎等作用。此外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和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在历版《中国药典》中同时收载作药材大黄的原植物。•近年来,随着分析测试手段的发展,有关大黄指纹图谱、药效成分和药理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多,为大黄广泛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栽培方面,以规范化栽培为基础的相关研究系统深入开展,为确保大黄高产优质和安全有效提供了保障。•大黄中所含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衍生物,均无致泻作用;但其葡萄糖苷及番泻叶苷A、B、C等结合状蒽醌衍生物,均有致泻作用。此外,尚含鞣质等。大黄生用为峻下药,炮制后为缓下药,炒炭后又止血,小剂量服用时有健胃、收敛作用。•大黄用于中医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可以“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以后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为中国传统出口药材之一。甘肃、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等地主产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陕西、四川、甘肃、贵州、云南、河南、湖北等地主产药用大黄。大黄的采收方法•[采收加工]通常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于9—10月地上部分枯黄时,或4—5月大黄未发芽前釆挖,除去泥土,用磁片或碗片(勿用铁器,以免变黑影响质量)刮去粗皮及顶芽,按各地规格要求及大黄根茎大小,横切成片或纵切成办,或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粗根可切成适当长度的节,然后用线绳串起,悬挂屋檐下或棚内透风处阴干,或匀摊在熏架上以微火烘至快干时改用急火烘至足干,或晒干。•炮制方法•1.酒大黄: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酒大黄取大黄片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涡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100蛔大黄,用黄酒20屿。•2.醋大黄:取大黄片成醋拌匀,闷至醋尽时,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100岭大黄,用醋20蛔。•3.熟大黄:将大黄块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笼内,蒸约24小时,至内外黑色为度,取出,干燥。每100蛔大黄,用黄酒30是g。•4.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黑褐色为度,喷洒凉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凉。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熟大•大黄商品大黄按来源及产地分为西大黄、雅黄、南大黄三类。前一类的原植物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后二类的原植物均为药用大黄。西大黄多已变为家种,产地加工分为蛋片吉、苏吉、水根三个规格,不善加工者亦有加工成原大黄。雅黄系指四川阿坝、甘孜、雅安、凉州,青海及云南等地的产品。南大黄系指川东与湖北、贵州及陕西毗邻地区的栽培品。•1.西大黄蛋片吉一等:去净粗皮,纵切成办,表面黄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每屿8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每蛔12个以内。其余同一等.•三等:每kgl8个以内。其余同一等。苏吉一等•去净粗皮,横切成段,呈不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k920个以内,糠心不超过15%。无杂质、虫•二等:每k930个以内。其余同一等。•三等:每k940个以内。其余同一等。•水根统货: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黉•加工品,呈长条状。表面棕色或黄褐色,问本•质坚。断面淡红色或黄褐色,具放射状纹理。•短不限,问有闷茬,小头直径不小于1.3cm。•原大黄统货:去粗皮,纵切或横切威•分。表面黄褐色,断面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j•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中部直径在2•15%。无杂质、虫蛀、霉变。•2.雅黄•一等:切成不规则块状,似马蹄形,去净色。体重质坚。断面黄色或棕褐色。气微香,无枯糠、焦糊、水根、杂质、虫蛀、霉变。•二等:表面黄褐色。体较轻泡,质松。蓬松,其余同一等。•三等:未去粗皮。大小不分。间有直径•余同二等。•3.南大黄•一等:横切成段,去净粗皮。表面黄褐或黄绿色。气微香,味涩而苦。长7cm以糠、糊黑,水根、杂质、虫蛀、霉变。•二等:体质轻松。大小不分,问有水1.2cm。其余同一等。•大黄片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棕色香气,味苦而微涩。•酒大黄形如大黄片,表面深褐色,偶有焦斑。略有酒气。•醋大黄形如大黄片,略有醋气。•熟大黄为小立方块或不规则厚片,表面黑褐色。味微苦,有•特异芳香气。[临床应用]1.本品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能,临床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2.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醋大黄降肝火.偏于通经逐瘀。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3.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本品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4.注意:孕妇慎用。•[附注]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总含量约3—5%,主要有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番泻甙A、B、C、•D。含鞣质类约5%,主要为没食子酰葡萄糖、d一儿茶素、没食子•酸、大黄四聚素等。•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断面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不涩者为佳;以形长、质疏松、体轻者为次。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干燥失重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8%。大黄储藏中的要求•大黄在储存及运输中切忌潮湿,受潮易生虫、发霉和变色。应置干燥通风处避光保存。•如发现受潮、霉变或生虫,可在阳光下摊晒或文火烘炕,用刷子将霉刷去。防治虫害入夏前可用硫黄、氯化钴或磷化铝熏蒸,但用硫黄熏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褪
本文标题:大黄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8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