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记长洲韩宗伯逸事方苞1癸未春正月,余入都,会慕庐韩公将扈从南巡,往省焉。坐始定,即谓余曰:“吾与子之相知不浅矣!然子终谓我何如邪?”余曰:“公为人,天下之士尽知之,况某邪?”公曰:“吾为亚卿,未尝一至官正之门也。吾为学士,未尝一至执政之门也。”余曰:“上于公意倦矣,而公不告休何也?”是岁公再告,再被诘责,而卒死于官。2始上遇公最渥,自为宗伯,屡与孝感熊公同召对,忌者谓公旦暮且入相。会江南布政司张万禄亏库金三十余万。制府阿山上言非侵牟,费由南巡。或谓张于制府为姻家,上震怒,下九卿议。御史大夫某曰:“山之罪在大辟,无疑也。”公正色曰:“果有连,其情私,而语则公也。”忌者增语上闻,公由是日替。公天性与物无町畦tǐngqí,而睢州汤司空数语人曰:“表里洞然,不可夺以非义,惟韩公耳。”上尝亲试翰林,欲黜者二人,时公与法公良同掌院事,命劾奏。公谓法公曰:“姑缓之,此民誉也。”越日,法入见,上怒,命削职,随本旗供劳辱事。众皆趣公,公曰:“法以吾言至此,而吾乃苟免乎?”又数日,召公诘责,公徐曰:“此二人于院中不在应斥之列,文虽不工,惟上宽假之!”上霁颜,为公曲止焉。3公乡试出昆山徐司寇门,而傅腊塔节制两江,承意兴大狱构徐,凡素居门下者争避匿。公适在籍,独盛舆从,朝夕至门,且为别白于在事者。公尝乘小舟倘佯郊野间,会县令出,隶卒争道,覆公舟。比登岸,衣裘尽濡,战栗移时。戒从者无声,竟不知为公也。4余见当世名贵人能自忘其势者有矣,而能使人忘其势者,则未之见也。然世皆目公为旷达,而不知其植节守义深固而不可移也。余与公相知深而聚处日稀,公自甲申春,遂不复与余相见。吁,异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规律为——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燕子),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科举:1童生试——县试、府试、院士——秀才、生员2乡试——秋闱——举人——桂榜(鹿鸣宴)——解元3会试——春闱——贡士——会元4殿试——会试之后——金榜(琼林宴)——状元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二三甲(第一:传胪)(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记长洲韩宗伯逸事方苞1癸未春正月,余入都,会慕庐韩公将扈从(随皇帝出巡的人)南巡,往省(探望)焉。坐始(才)定,即谓余曰:“吾与子之相知不浅矣!然子终谓我何如(怎么样)邪?”余曰:“公为人,天下之士尽知之,况某(我)邪?”公曰:“吾为亚卿,未尝一至官正之门也。吾为学士,未尝一至执政之门也。”余曰:“上于公意倦矣,而公不告休(辞职)何也?”是岁公再(两次)告,再被诘责,而卒死于官。•癸未年正月,我进都城,正好碰到韩慕庐公要随从皇上南巡,我就去探视他。刚坐下来,他就对我说:“我和你相知交情不浅吧!那么你就说说我这人如何吧?”我说:“您的为人,天下人士都知道,何况我呢?”韩公说:“我作为亚卿,却从未做过官吏之长(上卿)。我作为学士,也从来没有掌握过实权。”我说:“皇上已经无意再用你了,可你却不辞职,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年韩公果然两次提出休假,两次被责问,最后死在官任上。2始上遇公最渥(优厚),自为宗伯,屡与孝感熊公同召对,忌者谓公旦暮(早晚,很快)且入相。会江南布政司张万禄亏库金三十余万。制府阿山上言非侵牟(侵害掠夺),费由南巡。或谓张于制府为姻家,上震怒,下(交付)九卿议【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御史大夫某曰:“山之罪在大辟(死刑),无疑也。”公正色曰:“果有连,其情私,而语则公也。”忌者增语上闻,公由是日替。•开始,皇上对韩公非常优待,韩公自从做了大宗伯(注:礼部尚书),多次与孝感人熊公一同受皇上问答,忌妒他的人说韩公很快将要入朝为相。恰逢江南布政司张万禄亏欠三十万两库银。制府阿山向皇上进言说(张万禄)并没有侵吞库银,费用用于皇上南巡。有人说张万禄与阿山有姻亲关系,皇上震大怒,把这个案子交给九卿评议。御史大夫某人说:“阿山的罪应该判砍头,这没有疑义。”韩公正色说:“如果他们真是姻亲关系,阿山的情感有偏私,但他说的话却是公道话。”忌妒韩公的人把他的话做了添加上报给皇上,韩公从此渐渐被代替不用。2公天性与物无町畦tǐngqí(约束),而睢州汤司空数语人曰:“表里洞然(清楚明白),不可夺(强行改变)以非义,惟韩公耳。”上尝亲试翰林,欲黜者二人,时公与法公良同掌院事,命劾奏。公谓法公曰:“姑缓之,此民誉也。”越日,法入见,上怒,命削职,随本旗供劳辱事。众皆趣(同“促”催促)公,公曰:“法以吾言至此,而吾乃苟免乎?”又数日,召公诘责,公徐曰:“此二人于院中不在应斥之列,文虽不工(精致),惟上宽假(宽容)之!”上霁颜(和颜悦色),为公曲止(婉转劝阻)焉。•韩公生性不受外物束缚,睢州汤司空多次对人说:“表里如一,不能够用不合道义的事来改变志向的,只有韩公啊。”皇上曾亲自考核翰林,想罢黜其中二人,当时韩公与法良共同掌管翰林院事务,命他们上奏弹劾(这两个人)。韩宗伯对法公说:“姑且暂缓处理这事,这是民众称誉的人。”过了一天,法良入朝进见皇上,皇上听到汇报后大怒,命削去法良的职位,下放到本旗做下贱的苦力活。众人都催促韩公,韩公说:“法良因为我的话到了这一步,我怎么能苟且逃避呢?”又过一些日子,皇上召韩公并责问他,韩公从容地说:“这两人在翰林院中不应该是在被罢黜的行列中,虽然他们的文章写的不好,但是希望皇上能够宽容他们。”皇上面露和颜,被韩公婉转劝阻了(追究此事)。3公乡试出昆山徐司寇门,而傅腊塔节制两江,承意兴大狱构(陷害)徐,凡素居门下者争避匿。公适在籍,独盛舆从(侍奉于车马前的人),朝夕至门,且为别白(辩白)于在事者(当权者)。公尝乘小舟倘佯郊野间,会县令出,隶卒争道,覆公舟。比(等待)登岸,衣裘尽濡,战栗移时(一会儿)。戒从者无声,竟不知为公也。4余见当世名贵人能自忘其势者有矣,而能使人忘其势者,则未之见也。然世皆目(看待)公为旷达,而不知其植节守义深固而不可移也。余与公相知深而聚处日稀,公自甲申春,遂不复与余相见。吁,异哉!•韩公乡试时是昆山徐司寇的门生,傅腊塔任两江总督,被受意做案件陷害徐公,那些平素自居徐公门下的门生都争相躲避。韩宗伯恰好在当地,只他驾车隆重前往,早晚都到徐府,并且向当权的人为徐司寇辩白。韩公曾经乘小船在郊野倘佯,恰逢县令出行,县令的差役争路,把韩公的船弄翻了。等到回到岸上,衣服都湿了,冷得打颤了好一会儿。韩公告诫随从不要声张,(对方)最终都不知他是韩公。•我看当世名人和身份尊贵的人,能够忘掉自己的权势的人是有的,但能够让别人忘掉自己的权势的人,却没有见过。然而世人都视韩公为品性旷达之人,却不知道他在树立品行信守节义上的坚定不移。我和韩公相知既深,而相聚的时间渐渐变少。自癸未年春,韩公就再没有与我相见过。唉,(韩公)不同寻常之人啊!科举:1童生试——县试、府试、院士——秀才、生员2乡试——秋闱——举人——桂榜(鹿鸣宴)——解元3会试——春闱——贡士——会元4殿试——会试之后——金榜(琼林宴)——状元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二三甲(第一:传胪)(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上遇公最渥渥:优厚B.从皆趣公趣:打趣(通“促”催促)C.惟上宽假之假:宽容D.承意兴大狱构徐构:陷害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癸未: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根据这种纪年方式,文中“癸未”年的下一年应是甲申年。B.九卿:清代时都察院、大理寺等九部门的长官,文中说“下九卿议”,说明事情很严重了。C.乡试:清代,参加乡试中榜取为秀才(举人),文中韩慕庐因出于徐司寇门下,所以积极为徐奔走。D.两江:指清朝初年的江南省(今天安徽、江苏和上海)和江西省,一直是清朝的财赋重地。(1)表里洞然,不可夺以非义,惟韩公耳。(4分)表里如一,不能够用不合道义的事来改变志向的,只有韩公啊。(“洞然”“夺”“惟”各1分,“不可夺以非议”句式1分。)(2)公适在籍,独盛舆从,朝夕至门,且为别白于在事者。(4分)(2)韩公恰好在当地,只有他乘车带领随从隆重前往,早晚都到徐府,并且向当权的人为徐司寇辩白。(“适”“籍”“盛”“别白”各1分,句子大意1分。)9.纵观全文,概括韩慕庐为人为官的特点。(4分)(1)正直,有担当,守节义,旷达。(每点1分)(文中主要讲了韩宗伯的四件事:替阿山直言,解救法良,为徐司寇奔走,外出郊游时遭遇县令差役争道。从这四件事中不难看出韩宗伯正直、有担当、守节义、旷达(低调淡泊)等为人方面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本文标题:记长洲韩宗伯逸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8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