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新华社报道:陈水扁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罄竹难书,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也曾在自传《日子》138页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季最炎热的日子。”2000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节目,就是以《七月流火》为题目的。主播还留下一句旁白:“七月流火,昨天北京40度……”。“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流火”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七月”是指夏历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八、九月份。“流”是指恒星往西运行,即下落的意思。“火”并不是指燃烧的火,而是指天上的星,《辞源》上说,“火,星名,或称大火星。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处逐渐向西流去,意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到了农历九月份,冷天就到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高考试题回顾1、(2010年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答案:C解析:本题C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2011新课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考点阐释】《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四.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①结构的定型性A.二二式:春华/秋实、山清/水秀B.一三式:瑕/不掩瑜、过/犹不及C.三一式:一衣带/水、不以为/然三字结构:下马威、闭门羹、莫须有、鸿门宴五字结构:更上一层楼五字以上结构: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解铃还须系铃人(2)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旁征博引②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蓬筚生辉③动宾式:不见经传、包罗万象、不落窠臼④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应接不暇⑤偏正式:衣冠禽兽、与虎谋皮、火中取栗⑥兼语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引火烧身⑦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出奇制胜⑧目的式:削足适履、越俎代庖、围魏救赵⑨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捉襟见肘⑩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走马观花(3)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满城风雨、处心积虑③中性:风雨交加、深思熟虑(4)成语的出处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叶公好龙、掩耳盗铃②古代神话或其他传说:开天辟地、返老还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③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望梅止渴、四面楚歌④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舍生取义、出水芙蓉、满城风雨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97年全国)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常以“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再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2004年广西题)一、一叶障目,望文生义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例3: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再如: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04年北京)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2、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04年辽宁卷)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用在句中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导致褒贬失当。3、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06年全国卷2)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其中“训”是典范、法则的意思,不是教训的意思。4、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想肤浅,属于不刊之论。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就用刀删去。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5、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屡试不爽:“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6、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句误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7、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指“到公堂上受审讯”。而此句误解为“到法庭调解”。8、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再如: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但终因产品差强人意而被市场淘汰。差强人意:勉强让人满意。当改为“强人所难”。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危言危行:“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表示正直的言行。10、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而不是说眼中没有整体、全局。12、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进退维谷: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1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不等同于“首先”,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14、那位大师在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兴之所至,上下其手。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串通作弊。15、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江河日下:指长江大河的水,日夜流向下游而不止。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例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正确用法:旧中国,民族工业在洋货的冲击下,江河日下,濒于灭亡。16、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18、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而该句误解为“冰块解冻”。19、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与“人多为王”不同义。20、那个小偷,经常登堂入室,盗窃财物,最终被绳之以法。登堂入室:登入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境界。21、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种意义与“不合身”均毫不相干。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示例: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宋·王炎《双溪诗钞·丰年谣(一)》)例4: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99年)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句中误解成了美好之意。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例5: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著作或藏书非常多。例6: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92年)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1、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惟妙惟肖:惟,语气助词。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自然界的事物不能称惟妙惟肖。此处只能用“栩栩如生”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99年全国考题)炙手可热:指“权势大、气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3、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真是说不出的感慨。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文中两人过去显然是相识的,这里用错了对象,可改为“不期而遇”。7、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可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8、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9、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
本文标题: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8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