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心理学主讲:胡重庆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心理学研究及学科性质学习意义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活动规律2、动植物是否也有心理活动?3、人类的心理现象与动物的是否有区别?区别: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4、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神秘暗箱?)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场合心理复杂多样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续)二、各心理学流派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德国冯特构造主义学派意识经验分解成感觉、意向、感情等若干心理元素首先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2、美国詹姆士机能主义学派反对分解的做法,认为心理活动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流,强调应研究行为的机能,尤其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机能。3、美国华生行为主义学派反对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主张用客观的二、各心理学流派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续)方法(动物实验)研究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S—R公式。不足:把传统心理学中的意识感觉等一概排除在外;把人的心理=动物的行为4、德国魏特(海)墨格式塔心理学派反对行为主义和构造主义,认为既应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研究的对象是整体。因为人脑有完形的力量5、奥地利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梦的解析》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学派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趋于折衷,认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是一种具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动力系统。既研究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和行为(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也研究意识和潜意识(个体)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普通心理学: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2、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因此,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一、心理学的过去1、古老Psychology源于希腊语中的psyche(灵魂)logos(学说)远古时代,灵魂(不生不灭的东西—即人的心理,人的精神)最早阐述心理现象的专著: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研究者是哲学家和医生,用的是思辩的研究方法。2、年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二、心理学的现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三、心理学的未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研究及学科性质(一)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与访谈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或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个案研究法(二)研究程序:1、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2、确定研究对象3、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4、选择研究方法5、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三)研究类型:1、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有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和横向研究(横断研究),还有二者结合的动态研究2、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3、从研究变量间的关联程度上,分为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四)学科性质中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1、从研究目标和方法手段来看,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心理测量、心理统计与分析)2、从心理的发生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第四节学习意义1、为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提供理论依据。2、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人才: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3、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如何调控不良情绪;咨询心理学:各学派均指出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第二章脑与心理心理活动的器官(从心脏—脑的认识转化)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与物种脑的进化NS的结构和机能1、神经细胞(N元)2、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3、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1)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3)大脑功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第一节心理活动的器官一、18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心理活动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二、18世纪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三、从心脏—脑的认识转化:1、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睡眠、醉酒、药物麻醉、脑受伤时,心脏活动正常但心理异常。2、生理解剖学的发展,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脑功能的认识。法国医生布洛卡解剖研究发现:失语症(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或受损):理解型和运动型(具体到不同部位)-P36两部位由弓状纤维束连接,若受损,则不能把所理解到的讲出来。四、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与物种脑的进化1、神经系统(NS)的发生单细胞个体:无脑,各种机能由细胞核完成。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出现机能分化,为协调各机能,出现N元(细胞),进而出现NS网状NS:N冲动在网内传播,但N元间无突触连接,无N结,无中枢,故兴奋向任何地方传导。2、NS的进化与心理的产生发展(P41)(1)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从环节动物开始?2、NS的进化与心理的产生发展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链状、节状NS,神经节、神经索(神经细胞聚集一起形成的小团)(2)知觉—从脊椎动物开始?真正的脑,鱼,分化为小、延、中、间、前脑。两栖类:大脑两半球,但小而简单爬行类、鸟类:大脑皮层,薄、平滑且无沟回。(3)具体思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面积大且可折叠形成沟回,两半球也急剧发展灵长类,大脑外形、结构和机能接近人。(4)意识(高度发展的人的心理)—人脑(最高级最复杂)人脑最高级最复杂?一、脑量:脑容积、脑重量(1400克左右)人脑的脑指数(脑重与体重的比值)最大二、大脑皮层1、人脑皮层在数量和功能上均优于动物2、人脑皮层中额叶、颞叶和顶叶的面积大,而枕叶相对缩小。3、脑细胞的体积大,结构复杂,细胞间隙大,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多4、大脑皮层联合区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三、新机能区出现:言语中枢(言语听觉区和言语运动区)四、人脑的个体发展1、脑重:390克左右—1400克左右;自胎儿—出生6个月,脑细胞数量增长最迅速;脑有两个激增期:10—18周神经元的总数;出生后脑重(N元长大分化,N纤维加长、分支加多,N元间联系增多)2、大脑皮层结构复杂化6-7个月的胎儿,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沟回裂开始出现。出生后枕、顶和颞叶分化发展3岁左右小脑发育基本完成6岁左右完成大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髓鞘化:使信息传递准确神经细胞(N元)1、构成NS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构成。P342、突触:N元相接触的部位(区域)(一个N元轴突与另一个N元树突和胞体接触)使电信号(N冲动或N兴奋)得以传递,实现N元中的传导。3、突触间存在间隙,电信号—化学信号,通过突触间隙中的化学物质(乙酰胆碱等)的游动实现N元间的传导。第三节周围NS的结构和机能一、脊神经:31对N元(感觉:传入;运动:传出)N纤维(躯体、内脏感觉纤维;躯体、内脏运动纤维)机能:联系中枢NS与外部世界二、脑神经:12对感觉N:传递感觉信息;运动N:支配运动;混合N三、植物性神经系统:由运动N元构成,分布在内脏器官、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等器官。主要管制中枢:下丘脑。分为:交感NS和副交感NS。两系统在功能上存在颉颃作用:交感NS主要是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兴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副交感NS保持安静时的生理平衡作用。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一、脊髓:低级中枢(p35)灰质:N元的胞体;白质:聚集的神经纤维作用:1、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2、将脑与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传出(传导冲动)的中间站。二、脑:高级中枢,由小脑、脑干、间脑、大脑和边缘系统组成。1、小脑:第二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动作。2、脑干:延脑、桥脑、中脑,生命中枢(呼吸、消化、血液循环)3、间脑:丘脑(传入传出神经的中转站)下丘脑:植物性NS的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和情绪情感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续)4、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基底神经节、边缘皮层等功能:记忆、动机、行为、情绪(是前脑中发育较早部位,低等动物—人类新皮质,退居其次。)5、大脑:左右两半球,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组成。(1)约有140亿个N元,无个体差异(2)约1000亿个N胶质细胞,填充在N元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胶质细胞可分裂和繁殖,且分裂可能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功能:营养N元;清除N元间的废物;在N元间起着化学和电的隔离作用(髓鞘质外套)大脑左右两半球(3)左半球:语言、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思想的大脑;意识的大脑;着眼于未来,计划和预测将来的行动;数字型)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艺术的大脑;无意识的大脑;着眼于过去;情感型)关于左右两半球需注意的问题:1、两半球对身体是交叉支配。(大多数人是右利手人,如何开发右半球?)2、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关于左右两半球需注意的问题(续)3、左右脑功能不是截然分开,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4、胼胝体:连接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束,是它们交换信息的桥梁。其成熟较晚。(1)女性胼胝体未成熟时,其语言已经开始发展,结果两半球都发展了语言功能。因而女性语言能力强,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女性大脑一侧化程度较低。进而影响男女性智力优势的差异-——P51(2)大脑左半球受损后,男性较女性语言损失或出现障碍明显。且一侧脑病变后,女性较男性更少出现行为—智力障碍。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大脑外侧裂、顶枕裂、中央沟。把整个皮层分为四叶:P36额叶:语言、智慧、运动中枢顶叶:躯体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记忆)总: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并排列在不同的等级上。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大脑皮层,以下依次是基底节、间脑、小脑、脑干、脊髓。且大脑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各司其职。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理论是该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不足:忽略NS各区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在修改中。脑功能的各种学说P391、颅相说:关于颅骨的外部形状和内部脑的结构、性格相关的学说。2、定位说3、整体说:(1)虽脑的各部位有其特殊机能,但NS具有统一性,任何部分的消除都可减少其他部分的能力。(2)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大脑是以一个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发现了脑机能的差别性和统一性,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续)4、机能系统说:脑特定部位的损伤不仅仅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某种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的特定损伤部位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换言之,大脑某一部位参与好几种机能活动;某一机能活动是大脑多个部位协同活动的结果。三个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动力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提高兴奋性和感受性。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续)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储存系统,枕业、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额叶的广大脑区。总: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同时各机能系统又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5、模块说:人脑是由高度专门化、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6、泛脑网络论:在相互联系中看待大脑。(既分工又合作)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一、保护和利用?运动、锻炼增长智慧、延年益寿、塑造性格。(1)运动利于各种感觉的发育和统和,促进脑功能。(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导致学习障碍)(2)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缓解因紧张思考引起的大脑疲劳;锻炼NS对疲劳的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9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