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础知识回顾第3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难点诠释经典例题赏析环境问题游览价值市场开发程度承载量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后果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旅游交通的发展和能源的使用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危害当地居民,危害旅游者自身健康水污染旅游设施排放污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旅游者乱扔垃圾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后果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者的游览、娱乐活动对背景环境造成影响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的作用和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旅游者的到来及接待旅游者的服务活动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公共设施等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要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旅游资源,关系到开发程序、开发规模、建设方式,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旅游区划、制定旅游规划,甚至是区域规划的前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既要从旅游资源本身状况评价其旅游价值,也要从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还要从环境方面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1.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更高(低)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2)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3)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2.经济价值的评价主要考虑的因素有:(1)市场距离:主要是经济距离,其评价性语言为经济距离短(长)、经济价值高(低)。(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评价性语言为位置优越(闭塞)、交通便利(不便)、经济价值高(低)。(3)地区接待能力: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接待能力高(低)、旅游配套设施全(少)、服务质量高(低)。3.分析市场距离(经济距离),得出规律。(1)旅游消费市场主要指经济发达地区。(2)旅游经济价值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3)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的需求也越低,所以一般来说,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4.环境承载量的评价主要考虑环境承载量,其评价性语言为环境承载量大(小)与旅游规模相(不相)适应、资源开发较好(浪费严重)、旅游环境良好(恶化)等。例1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图1图2(1)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族。原定位现定位代表景点三山两洞一条江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游览形式观光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宣传口号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文化体验之都(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图表,分析、归纳、阐述实际问题的能力。(1)壮(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例2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注:图一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图二反映了入藏游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种);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多项选择)。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C.北部降水丰富,多雨雪天气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E.空气稀薄缺氧F.高原湖泊多G.气温年较差大CG(3)从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建议。对此,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为什么?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有高山(雪山)、高原草地、冰川、高原湖泊,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布达拉宫;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高原湖泊多,南部受西南季风沿河谷而上,降水丰富,又因为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时冬季风上不去,气温年较差小;从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是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1990年后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且集中在4~9月;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制定旅游环境容量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1)高山(雪山)、高原草地、冰川、高原湖泊布达拉宫(2)CG(3)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1990年后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4~10月游客数量多,11~3月游客数量所占比例小。(4)有必要。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制定旅游环境容量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例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图乙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还有哪些?(2)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双项)()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C.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D.控制人口增长数量A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等。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素质,同时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1)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2)AC
本文标题:【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3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课件 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0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