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樊城区竹条二中杨飞【摘要】:本文从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入手,简要描述了当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然后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并结合实例谈了自己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及发展前景的认识。【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学习方式变革【正文】:如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综合体,对知识掌握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尤其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逐步提高,习惯的逐渐养成,归跟到底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结果。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本身,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彻底明白;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与现今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如何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并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加速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进程,而信息技术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为基1础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呢?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储存、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1.信息技术的交互平台,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做到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组等小范围内,另外教师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而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首先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自己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对于自己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以多花点时间,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统一的教学进度;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QQ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合作也可以通过netmeeting、视频会议、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合作方式的多元化。2.信息技术的开放环境,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良好基础。“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原则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信息技术的开放环境却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网上的一节网络课《总复习——约数和倍数》:我把这节复习课分成问题情境、知识点滴、问题解决、分层练习、友情链接等几个大块,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却要在先复习了相关知识点以后才能解决;有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觉得第一层练习太容易直接跳过第一层进入第二层甚2至第三层进行练习;有的学生还在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徜徉在友情链接中汲取网上其他知识的琼浆。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我在每个内容上都设置相应的链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3.信息技术资源的丰富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学习的生活化。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今后的学习必须由学校的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价钱,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现代数学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社会时事,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到,互联网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们说“数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乡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乐趣的一部分。我们要真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其实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不管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何种工具,充当着何种角色,发挥着何种作用,它最终将成为辅助学生认知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而信息技术也必将走近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天津市大港区信息中心郭立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社3会信息化的强大旋涡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有目共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研员,亲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面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谈几点体会。一、借助信息技术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信息技术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以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的特效,深受广大教师青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科学规律,利用CAI创设积极而有意义的情境,展示数学问题,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很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过去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印象,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提议和学生一起去济南旅游,然后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列车即将启动的情境:火车汽笛响起,列车播音员以甜美的声音致欢迎词,并向全体旅客介绍本次列车的始发站、终点站、全程公里数以及总共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等信息。4动听的配音,优美的风景欣赏以及趣味动画效果创设的轻松、愉悦的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立刻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促使其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不仅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而且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二、发挥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辅助教师的“教”,而更主要的是要辅助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对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以友好、交互的方式集成处理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而使学生通过CAI提供的生动、直观、形象、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自主探究,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如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以网页形式建立学习结构,网页中包括学习要点、生活实例、练习广场、闯关游戏等几大模块。学生浏览网页时,进入学习要点可以看到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内容的展示。通过欣赏大量生活中的具有对称特性的实物,激发5探究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寻找规律,探索出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够提出关于对称轴和有几条对称轴的问题,十分自然地引出下面知识点的学习。在“生活实例”模块中,学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和图片,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练习广场”中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练习,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闯关游戏”是一种休闲益智的游戏,在轻松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整个网页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利用网络这个资源工具,提高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也叫研究性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调查、研究、讨论和交流等进行教和学的一种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的建构起关键作用,协作学习对建构意义有重要作用;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对学习环境的设计非常重要。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的理想境界提供了技术基础。因为在小学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课题选择一般是以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6为主,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合作探究有一定困难。这时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凸现出来,尤其互联网,因其承载的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使得网络信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通过检索、学习、构思,进行合作探究,将有关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加工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设置。并将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手段获取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从而得出结论。如小学数学活动课“新天津一日游经费预算方案”,由于近几年天津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新天津的道德情操,同时巩固刚学完的人民币计算知识,特选择这个具有真实性、生活性、趣味性的课题。为使课题顺利完成,教师事先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如天津景点介绍、市区交通、餐饮酒店等相关网址供学生参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商量参观地点、交通工具以及餐饮等问题,确定之后各自分工,通过上网或询问调查等方式计算这次旅游所需的各种经费,最后经小组审议预算是否合理,通过之后做成电子文档形式,在全班演讲。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反思同时激发新的7问题,以促进计划更趋完善。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能力外,还要广泛地与社会接触,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
本文标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1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