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雨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雨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20)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4月第一章发展背景一、宏观背景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国务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由芜湖市、马鞍山市和巢湖市的无为、和县组成“芜马巢产业组团”,将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钢铁、化工、建材、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精品钢基地。区域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战略定位:立族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到2020年,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2、长三角扩容2010年3月2日,经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群一致审定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扩容到22个城市的规模。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两座城市将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马鞍山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圈,有助于为马鞍山全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分工,分享世界最活跃、中国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和经济机会,更多分享长三角先发城市的成功经验,更多地赢得国家政策资源支持,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3、城市发展概况全市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全市实现GDP665.9亿元,增长12.1%。目前已经形成钢铁、汽车两大主导产业,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电力六大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软件动漫、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雨山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财政收入6.2亿元,增长32.2%。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达到105家。春盛生态园、龙飞林业、茂林园艺着力做强做优,吉祥、大西塘、鱼乐多等农家乐达到星级标准,姚家寨现代农业生态园即将建成运营。工业园概况园区重点发展金属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建材、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目前已入园的企业已涉及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再生资源、游戏动漫、仓储物流等多个门类。09年园区新注册企业85家,注册资本2.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5亿元,累计完成国地税入库税收1.2亿元。已成为带动雨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二、城镇发展条件综述超山村金山村岱山村三联村前庄村马塘村规划区总用地约27平方公里,涉及向山镇石马、南庄行政村,银塘镇超山、金山、岱山行政村及佳山乡三联、前庄、马塘行政村。石马村南庄村小结:通过对规划区域内村镇发展条件分析可以发现向山、银塘、佳山等乡镇均属资源型乡镇。资源开发型工业企业所依赖的资源基础自然消失后,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就可能随之消失,如果此时城市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城市主导产业则出现“断档”的危险局面,“矿竭城衰”的问题油然而生,必然会引起城市及其劳动力的转移和扩散。以上三个乡镇现状所遭遇到的发展瓶颈,也意味着乡镇急需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一)重点发展六大产业考虑到规划区位于雨山区与秀山新区的结合部,综合分析区域环境优势与马鞍山市现有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及马鞍山“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1255”城市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规划认为雨山经济开发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及规模优势,与现有工业园合理分工,发展符合市场需求,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10年的主要任务是: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培育加强创新能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重点发展6大产业、着力打造3大基地,把开发区打造成安徽省低碳经济示范区。六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六大优势主导产业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钢铁制造三大现代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新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休闲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一.产业发展方向第二章产业发展策略(二)着力打造3大基地1、专业化产业基地围绕6大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配套,推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2、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实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逐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3、大学生归国人才创业基地园区与马鞍山大学城毗邻,是人力资源的高地。每年有计划地在生物科技、网络技术、广告装饰、营销策划、语言翻译等领域,推出技术含量比较高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小型项目,扶持大学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着力打造马鞍山市大学生和留学人员的创业高地。二.功能定位(1)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群区——规划区具有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优势,园区将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节点作用;(2)理念领先的低碳经济示范区——以建设生态工业园为抓手布局产业结构;以清洁生产带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纽带,促进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3)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试先行区——规划区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的必经之地,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机遇,主动参与区域分工,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三.发展目标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开发区建设要求,把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园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将雨山经济开发区创建成为低碳型开发区。倡导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资源循环型园区,最终使雨山经济开发区成为聚集各类资源要素、知名企业、尖端人才、品牌产品的综合实力领先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四.产业布局两轴:采石河廊道——旅游发展轴银向路——产业发展轴;两区:生态旅游区四组团:北部——文化创意与节能环保产业组团中部——装备制造产业组团、现代物流产业组团南部——新型材料产业组团。乡镇序号行政村户数总人口佳山乡1三联村42511552马塘村58116233前庄村4711861向山镇4石马村1103285南庄村263838银塘镇6金山村--7超山村65119868岱山村5742223合计3075100141、行政区划和人口现状规划区内现状涉及到3个乡镇8个行政村,分别为向山镇石马、南庄行政村,银塘镇超山、金山、岱山行政村及佳山乡三联、前庄、马塘行政村约3000户,10014人。第三章规划用地布局2、矿产用地规划用地区域内主要有和尚桥矿区、长江矿业、黄梅山矿区。和尚桥矿区长江矿业黄梅山矿区3、现状存在主要问题(1)用地地处丘陵地区,且矿区密布,地形较复杂;(2)服务于规划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高压线路、西气东输管线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对规划区用地分割较严重;(3)规划区位于城市生活区上风向,采石河水系上游,对环境保护要求高。二、规划总则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2、规划范围及规模规划地区范围北至马向铁路,南到甑山-十里长山等山体,西达马芜高速,东至规划银向路。用地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3、基地产业发展方向本次开发区发展考虑到区域空间格局及经济发展轴线的引导、城镇发展自然环境条件的引导和城市近期建设重大项目的引导,为拉开开发区发展框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确定开发区发展方向为: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发展。三、用地布局规划根据现状地形结构形态,结合园区未来发展和用地发展方向分析,规划园区结构形态采用带状组团式布局形态。规划确定园区布局结构为:“一带两区四组团”。一带:即以采石河水系及两侧绿带为廊道。采石河景观廊道下游西入长江,上游位于雨山综合经济开发区内,是贯穿城市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两区:北部依托鞍山、阡山、春盛生态园,南部依托龙王山、老虎山等旅游资源形成南北两个生态旅游区;四组团:即以生态绿地为分隔形成的四组团。2、规划用地布局雨山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构成表序号类型代号用地性质面积(公顷)比例(%)大中1R居住用地162.716.082C公共设施用地89.473.35C2商业金融用地6.0C6教育科研用地77.02C7文物古迹用地6.453MM1一类工业用地502.518.794WW1普通仓储用地28.281.065S道路广场用地190.757.13S1道路用地189.05S2广场用地1.76TT2公路用地26.451.00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970.268G绿化用地115.024.30G1公共绿地13.04G2生产防护绿地101.989CR综合用地94.673.5410E其他用地1457.1854.49E1水域90.78E4山体林地1168.75E8矿区用地197.65∑合计2674.01003、道路交通规划“二纵三横”道路网骨架二纵:霍里山大道、银向路三横:九华路、采石河路、银塘南一路停车场:3处加油站:3处公交首末站:1处4、绿地景观规划公共绿地:①公园:磁山公园、春盛生态园②滨水空间:采石河滨河绿化带、滨河小游园、滨河生态绿地组成。采石河两侧各控制100m,其余滨河绿带控制宽10米以上③街头绿地:因地制宜地设置防护绿地:①高速公路两侧,各控制100M左右的防护绿地;②主要干道两侧,各留出10~15M的防护绿地;③城镇高压走廊的防护绿地,110KV高压走廊宽度不低于15~25M,220KV高压走廊宽度不低于30~40M;④西气东输管线防护绿带总宽度不低于60M开发区景观特征:依山傍水的生态型开发区5、环境保护规划雨山经济开发区中远期主要环境指标控制目标表序号控制项目规划末期实现目标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工业废气处理率99.9%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4工业用水重复率90%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5%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7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8.0%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9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6010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1.811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1.912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3.013固废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25014大气环境质量GB3095-82二类标准15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四类标准污水规划污水分两片区分别排放处理:采石河以北地区向北收集,经霍里山大道排至东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采石河以南片区向南收集,经超山路与银塘南一路路排至开发区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四、市政设施规划雨水保留改造现状水系;考虑到采石河两侧地势较低,于采石河两侧建设堤防;在采石河西段南北两侧分别设置一处雨水提升泵站,于采石河东段北侧设置一处雨水提升泵站。大象山董耳山龙王山扇子山老虎山阡山鞍山磁山超山六、防灾规划消防站高教站普通二级站;银向站、岱山站普通一级站。人防分指挥中心结合公共设施布置一处避难场所结合绿地布置十处防洪采石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七、近期规划规划将九华东路以南,马芜高速以东,大桥高速以北,东至规划界线的区域划定为近期建设范围。序号类型代号用地性质面积(公顷)比例(%)大中1RR2二类居住用地162.718.952C公共设施用地89.
本文标题:雨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1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