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烛之武退秦师》 完整版解析
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左传》简介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课文赏析第1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且贰于楚也(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阐明秦国和晋国两面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出兵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利益。秦晋围郑图1春秋时期形势图思考:晋国为什么要攻打郑国?公元前630年郑新郑秦晋晋军秦军郑秦晋函陵氾南带有侵略性质的战争大国夹击,郑国随时可能灭亡。图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之武说秦埋下伏笔。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课文串讲以:因为于:对无礼于晋=于晋无礼军:驻军。名→动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使:派若:如果师:军队辞:推辞翻译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犹:尚且为:做(什么)用:重用而:才是:这过:过错然:可是(烛之武)许之(烛之武)曰夜:在夜里。名→状(烛之武)夜缒而出翻译重点句子翻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既:已经亡:使…灭亡。使动用法敢以(这事)烦……越:跨过。以:而。鄙:把…当作边邑。名意动其:这件事焉:为什么用:因为……以:而陪:增加厚:雄厚薄:削弱以为:作为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所害:所+动尝:曾经翻译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为:给济:渡河(晋君)许君焦、瑕版:防御工事所知:所+动夫:发语词有何厌厌:满足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东:向东。名→状封:……作疆界。动肆:扩张。阙:削减焉:哪里以:而唯:希望图:考虑说:通“悦”盟:结盟戍:守卫形→动翻译春秋时期形势图思考:晋国为什么要攻打郑国?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乃:于是之:代指秦军微:没有夫人:那人及:达到因:依靠而:却蔽:损害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知:通“智”乱:(军队)散乱易:交换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之:句末助词翻译问: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那点最重要?为什么?第四小节,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有什么作用?结果----晋师撤离不知.晋文公的“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智是理智,是对动武后冷静的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末尾段作用:1.照应上文。2.使故事情节再掀波澜。探究思考•你怎么评价文章出现的这些人物呢?•(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秦伯、晋文公等)1.烛之武:怀才不遇,临危受命,知难而上的勇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3.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人物形象分析:叙事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危秦舍郑利秦晋而无信四点理由晋贪无餍本文的写作特色:•(1)伏笔与照应•(2)情节波澜•(3)详略得当•(4)生动形象•(5)语言精练基础知识小结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句型省略句倒装句•(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秦伯说•(3)行李之往来,(4)共其乏困•(5)失其所与,不知•(6)夫晋,何厌之有•“已”通“矣”,了•“说”通“悦”,高兴•“共”通“供”,供应•“知”通“智”,明智•厌,通“餍yàn”,满足。通假字(古/今)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亦去之(离开/距离)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古今异义2.名词做状语3.动词活用为名词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词类活用5.形容词活用动词名词→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唯君图之(计划,考虑)名词→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动词→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形容词→名词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做动词(1)邻之厚,君之薄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变得雄厚/削弱损害文言虚词以:1.以其无礼于晋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以乱易武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失其所与,不知4.吾其还也以:1.因为,表原因2.连词,来3.介词,把4.介词,用且:1.连词,又2.连词,况且其:1.代词,它郑国2.代词,这件事3.自己的4.语气副词,还是文言虚词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朝济而夕设版焉。之(1)子犯请击之(2)是寡人之过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焉(1)焉用亡郑以陪邻?(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朝济而夕设版焉而①(表承接,才)②(表修饰,不译)③(表承接,不译)④(表转折,但是、却)之(1)代词,代秦军(2)助词,的(3)助词,取独焉(1)疑问副词,为什么(2)疑问代词,哪里(3)兼词,在那里“于之”句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失其所与,不知;•(4)以乱易整,不武。•(5)邻之厚,君之薄也。课堂练习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军队)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⒉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AD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知其难也B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DC5、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夫晋,何厌之有C.敢以烦执事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课堂练习6.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①;②;③;④。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退5.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编年体左丘明公羊传谷梁传如果你周围的人有喜欢玩游戏,你该如何来劝解他们呢?学以致用:再见!谢谢欣赏!
本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 完整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1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