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5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课程介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适应教育基础课的逻辑结构第一部分(第1-3章)第二部分(第4、5章)第三部分(第6-8章)结束语绪论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13年11月13日合肥百只放生白鸽被哄抢2013年10月27日,一辆运送菠萝的大货车侧翻,20吨菠萝被附近村民哄抢一空。经济损失价值15万元以上关注佛山两岁女童两次遭车碾压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道德,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道德是什么?有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作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苏格拉底的意思是,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在中国古代,“道”与“德”是分开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道”:“道,所行路也”。道之本意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德”:在我国商代《卜辞》中就出现了,与“得”字相通。东汉时的刘熙对“德”字的解释是“德者,得也”把“道”和“德”合成一个概念始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管仲,他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同时代的思想家庄子、荀子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多处使用道德一词。他们对“道德”赋予了确定的含义.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理解2:道德很“大”又很“小”。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理解3: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道德的起源轻生者死了,救人者哭了请看图片后回答:道德起源于动物的互助性?道德的起源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道德的起源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天赋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感觉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动物本能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神启论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感觉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爱尔维修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动物本能论道德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就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的道德起源论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科学的道德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1、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2、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利益关系道德需要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3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6把。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伯尔尼市民与广州市民道德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差异,因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正如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如:私有制的出现,带来了道德观的变化;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的任何奴役、买卖、虐待以至随意杀害都被视为合乎道德的行为,而奴隶的任何反抗言行则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在封建社会中,维护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私有制被推翻,公有制建立,道德观也必然发生变化。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部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爱因斯坦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一)道德的主要功能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教我们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个人问神:“为什么在天堂里的人快乐,而地狱里的人痛苦呢?”神说:“你想知道吗?我带你去看一看天堂和地狱的差别。”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于是他们来到地狱,房间中央摆放着一锅热腾腾的肉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坐着,个个都愁眉不展,原来,他们虽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汤匙,但汤匙的柄太长,他们无法将汤喂到嘴里。面前摆放着美食,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的望着,仍旧要饿肚子,怪不得一个个神情暗淡、愁眉苦脸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神又带他来到天堂,里面仍然是一锅热腾腾的汤。一大群人围着锅席地而坐。他们手中仍拿着长柄汤匙,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却幸福而满足,他们在欢笑、唱歌,过的非常快乐。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他迷惑不解,问上帝,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条件,第一间房里的人们都在挨饿,处境悲惨,而另外一间房里人们却丰衣足食,过得很快乐,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见,第二个房间里的人都在相互喂对方吗?”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原来,地狱里的人只想着怎样来喂自己,而长柄使他们无法做到,而天堂的人彼此帮助,他们用长柄汤匙舀上汤互相喂对方,于是大家都喝上了汤,这便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只要拥有仁爱之心,替他人着想,那里就是天堂。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2、规范功能,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还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生态关系;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为了你的利益我就非要做出牺牲不可;分享观: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对话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面谈、对话、沟通、认同、理解等;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3、调节功能,指在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在阶级社会中,道
本文标题:2015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5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