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实践案例]智慧北京32
童腾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7月16日目录第三部分“智慧北京”发展愿景第一部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3第二部分北京信息化的发展形势3信息技术正在进入智慧时代信息化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新一轮革命浪潮,云计算、无线移动、物联网等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的聚合效应催生了一大批新应用、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改变了信息化的发展方式和道路。泛在化融合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可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图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100年份发展程度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发展迅猛21世纪下半叶将出现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21世纪上半叶信息科学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大部分是20实际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0年信息科学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信息科学1940197020002010204020702100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融合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泛在的承载网络,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传递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为城市肌理植入智慧基因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透彻的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网络智慧城市的特征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智慧发展战略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城市的竞争格局,新一轮的世界城市格局正在形成。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城市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在新一轮世界城市竞争中的关键作用,把信息化列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伦敦—“伦敦连接”计划(2006)首尔—“u-Seoul”计划(2006)纽约—“互联城市”行动计划(2009)新加坡—“智慧国家”2015规划(2006)美国—国家宽带计划(2010)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10516)全球加快信息化发展欧盟—“2020数字战略”行动计划(2010)国内许多城市相继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2019/8/1智慧北京智慧宁波智慧浦东智慧天津智慧南京智慧武汉智慧长沙智慧深圳智慧西安智慧成都智慧重庆智慧昆明智慧北京智慧宁波智慧浦东智慧天津智慧南京智慧武汉智慧长沙智慧深圳智慧西安智慧成都智慧重庆智慧昆明基础设施导向型产业导向型应用导向型智慧城市关注点不同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起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设施基础。以东京“U-japan”计划和美国国家宽带计划为代表。更加关注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包括感应技术、生物识别、纳米科技等科技发展趋势。以新加坡“IN2015”计划和智慧宁波代表。以解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重点,关注城市企业、市民、政府的智能化应用,通过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以智慧北京为代表。基于每个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不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可分成:基础设施导向型、产业导向型、应用功能导向型。智慧城市主要的发展模式目录第三部分“智慧北京”发展愿景第一部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3第二部分北京信息化的发展形势3“十二五”时期北京面临新的发展形势1•人口过快增长2•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3•资源瓶颈日益凸显4•社会管理面临新的形势5•城市安全面临新的挑战1.人口过快增长人口总数逐年增加。2000-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905%。按此增长率预计,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北京市常住人口数将达到2084万人。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据统计,2009年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比例超过18%,预计到2020年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29%,老龄化呈现加速趋势。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城市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是拓展区的16倍、生态涵养发展区的64倍。年份北京市常住人口数(万人)年增长率(%)20001363.6/20011385.11.5820021423.22.7520031456.42.3320041492.72.4920051538.03.0320061581.02.8020071633.03.2920081695.03.8020091755.03.54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北京市常住人口数(万人)2.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数量激增。2011年5月,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491万量。交通拥堵情况正日益恶化。每天堵车时间已由2008年的3.5小时增至2010年的5小时。轨道交通不堪重负。5号线日客流量达80万人次,已接近2032年的远期预测客流。3.资源瓶颈日益凸显北京自然资源禀赋缺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资源的瓶颈效应将日益显著,不仅增加了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压力,同时使得城市“生命线”变得更加脆弱。另一方面,北京的生态环境也面临更大的压力。370843155007.26033.26969.58117.89846.8111151215338.934.635.834.634.534.334.835.135.53233343536373839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地区生产总值全年供水(用水)总量全年供水(用水)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立方米单位:亿元近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水资源供给量状况图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4.社会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变化公民意识多元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5.城市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信息化浪潮从新定义了安全的内涵与边界。信息化使安全拓展了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内容,新的犯罪手段和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安全问题也超越地域界限,传统的安全保障方式难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虚拟空间,使人的生活可以超时空地进行但是,在此空间发生的一切却不是虚拟的,它是真实世界社会活动的数字化再现,该空间的各种行为完全可以在现实空间得到变现。黑客/病毒背后早已日渐形成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不管是网银中真实的钱,还是虚拟财产,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他们的分工明确,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流水性作业的程序。智慧提升更全面的感知、更充分的整合、更深入的互动、更广泛的引领创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破解大城市发展难题人口资源环境瓶颈交通拥堵问题城乡均衡发展问题城市安全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引高端资源激发新的应用知识成为基本要素催生高端产业首都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信息化的要求支撑支撑形成新阶段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围绕主题主线,实现“两个率先”,实施“三大战略”,做好“四个服务”,打造“五个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新形势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北京”为智慧提升奠定了基础自1999年北京市提出建设“数字北京”以来,历经十年发展,北京信息化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北京0.911上海0.852天津0.756浙江0.748广东0.7362009年中国各大城市信息化指数对比数据来源:杨京英、熊友达、姜澍、陈志君《“十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互联网和移动电话覆盖率全国领先2010年末,北京市互联网覆盖率全国第一,全市网民数达到1218万,普及率69.4%;3G网络全市覆盖。201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129.8万户,较2009年增加了17.2%,普及率达121.4部/百人,是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64.4部/百人的1.89倍。政府基本实现了核心业务信息化全覆盖到2010年,各部门的核心业务基本全覆盖,建成700多个信息系统,覆盖了经济、民生、城市管理、科技文化、社会管理、党政事务等各个领域。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状况0%20%40%60%80%1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3%65%85%91%95%基本全覆盖信息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2797亿元,是2000年的14.7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1.4%。2009年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实现3200亿元,是2002年的7倍之多。2009年B2B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91%,B2C等其他模式占总交易额的9%。具备一批龙头企业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北京市占13家,百强软件企业中北京市占43家,分别占到全国的13%和43%。排名企业名称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4北京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5东软集团有限公司6同方股份有限公司7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9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10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企业名称1联想控股有限公司2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3同方股份有限公司4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6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7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9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子信息企业前10强北京软件企业前10强“智慧北京”是“数字北京”新的发展形态整体来看,北京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形成资源共享、部门协同、服务规范的政务信息化体系,为新时期电子政务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智慧北京”是在“数字北京”基础之上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具有以下特征:宽带泛在的基础设施智能融合的信息应用创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智慧北京(2011~2020)数字北京(2001~2010)目录第三部分“智慧北京”发展愿景第一部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3第二部分北京信息化的发展形势3企业网络运营•智慧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创新市民数字生活•智慧医疗•数字消费•智慧社区•人人享有医疗、教育等便捷的电子民生服务,电子健康档案覆盖90%以上•居民形成数字消费习惯,八成以上居民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消费•建设2000个智慧社区(村)•企业全上网,80%企业有业务系统•电子商务成为主流,50%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形成8-10个世界一流智慧企业城市智能运行•人口精确管理•交通全面智能•敏捷平安城市政府整合服务•功能政府•协同服务•智能决策•以市民为中心的集成化电子公共服务,90%服务在线办理•所有部门互联协同共享,80%共享需求得到满足•全面感知支撑智能化决策•人口精确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交通智能管控,居民可以随时获取出行信息•资源环境与城市安全智能监控,智能电表、智能热力表95%以上四类智慧应用,四个智慧支撑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世界一流信息产业信息社会政策法规环境•6800亿软件与信息服务业;•1万亿电子商务交易额;•500亿云计算产业,•10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10家企业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电子文书共享互认条例;•信息安全条例•信用条例企业网络运营•智慧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创新城市智能运行•人口精确管理•交通全面智能•敏捷平安城市政府整合服务•功能政务•协同服务•智能决策市民数字生活•智慧医疗•数字消费•智慧社区•智能政务支撑平台•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社会应用公共平台•6—8个政务云数据中心•高速光纤到企入户,•家庭100兆,高端功能区和重点企业10千兆;•10兆无线宽带覆盖城乡;•统一的政务物联数据专网;•高端数据中心。3、建设新一代信息基
本文标题:[实践案例]智慧北京3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