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0 第十讲 酒泉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甘肃导游实务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第十讲酒泉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EXIT一、酒泉市概况二、酒泉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二、酒泉市的主要旅游景点EXIT(一)敦煌市(二)安西县(瓜州县)(三)玉门市(四)肃州区一、酒泉市概况(一)酒泉市的地理位置、级别、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三)酒泉市的历史沿革、“酒泉”名称的由来(二)气候概况、地貌概况EXIT酒泉市的地理位置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接张掖、西邻新疆、南连青海、北接蒙古国。东西跨越680km,南北相距550km.EXIT酒泉市的辖区、面积和人口现酒泉市辖肃州区(原酒泉市)、敦煌市、玉门市(两个县级市)和安西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县、金塔、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四县。总面积19.12万Km2,人口85万。EXIT酒泉市的历史沿革五六千年以前距今4000年左右夏、商、周代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11年EXIT主要包括以下历史阶段三国西晋、东晋隋朝(602年)605年618年(唐代)宋、元、明、清代民国二年(1913年)1949年9月25日“酒泉”名称的由来西汉时,年轻有为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率兵到西北边疆攻打侵边掠民的匈奴。后来这位将军大败匈奴,凯旋而归,驻扎在风景秀丽的泉边庆功。武帝闻知打了胜仗,赐御酒一坛,派人千里迢迢送来,犒赏将军。霍去病将军以为打了胜仗,功在全军将士,御酒不能独饮,但酒少人多,不足分配,于是倾酒于泉中,与众将士共饮同享。从此,酒泉之名,流传千古,遂称此泉为酒泉。其后,以泉名为地名。EXIT(一)敦煌市EXIT1、敦煌市概况2、敦煌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一)敦煌市概况1、敦煌市的地理位置、级别、面积、人口及民族3、“敦煌”的含义、敦煌市的历史沿革2、气候概况、地貌概况EXIT4、旅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绿洲农业、歌舞艺术、风物特产1、敦煌市的地理位置、级别、面积、人口及民族敦煌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位于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地带,南傍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邻北塞山,东有三危山。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城区的面积只有6.47平方公里,它的绿洲面积只有1397平方公里,还不到总面积的4.5%,敦煌一共只有13万人口,5万多生活在市区,8万生活在农村,除了占总数99%的汉民族外,还有回、藏、蒙古、哈萨克等十个少数民族。EXIT2、气候概况、地貌概况敦煌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于明显的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为9.4℃,最热的时候是7月份,平均为25℃,1952年7月16日曾达到44℃,是有记载的最高温度。最冷的时候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9.2℃,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9℃,出现在1979年1月15日。说到这里的气候,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敦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在最近半个世纪里,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年为106毫米,最少的一年只有6.4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39毫米,但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是降雨量的60倍。敦煌周围高山环绕,地形为盆地,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这里平均海拔在1100-1200米,最高处的三危山海拔1800米左右。EXIT“敦煌”的含义据《汉书》记载: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是“辉煌、盛大”之意。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历史上的确盛大辉煌过,尤其在汉朝武帝时期曾今是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EXIT敦煌市的历史沿革EXIT主要包括以下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末期战国到秦朝西汉初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十六国时期公元400年十六国时期隋朝的建立唐代公元848年11世纪初蒙元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旅游交通A、民航敦煌机场B、敦煌公路C、敦煌铁路EXITC、敦煌铁路敦煌铁路建设工程2004年3月16日上午正式动工,2006年春季竣工。敦煌旅游铁路计划总投资6.6亿元,全线165-170公里,起于兰新线柳沟站、向西南经安西站,止于敦煌站,是兰新铁路和青藏铁路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北铁路运输的重要通道。全线将采用单线标准,近期设计运量为客运列车4对,旺季8对,货物运送量265万吨,远期规划运量为客运6对,旺季10对,货物运送量360万吨,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建成后,首列旅游列车将沿新线开赴敦煌,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魅力。该铁路线建成后,将陆续从敦煌市向南延伸至青海格尔木,从而形成联结甘、新、青、藏四省区新的南北铁路通道。EXIT2、敦煌市的主要旅游景点EXIT(1)莫高窟(2)鸣沙山、月牙泉(3)西千佛洞(4)阳关、玉门关(5)悬泉置遗址(6)雅丹地貌(1)莫高窟——世界艺术宝库EXITA、莫高窟的位置、地位、价值、级别、规模及其得名B、莫高窟第一窟的开凿及对其开凿所带来的宗教幻想的几种说法C、莫高窟之所以开凿在敦煌的原因D、17号窟(藏经洞)及其发现、外国列强对莫高窟文化的侵略E、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千年流变图1图2图3图4图5图6莫高窟的位置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Km处大泉河西岸的河床(砂砾岩层)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南北延伸1618m。EXIT莫高窟的地位莫高窟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EXIT莫高窟的价值壁画艺术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莫高窟是一部画在墙壁上的佛教故事大全,一个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画廊,一个价值连城的社会历史文献。莫高窟是佛教艺术史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世界艺术宝库”。EXIT莫高窟的级别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EXIT莫高窟的规模莫高窟现存洞窟491个,壁画1045幅,45000多平方米,圆塑2500余尊、影塑1000多身,色彩绚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EXIT如果把每一幅壁画排在一起,可布置成高1m,长达45Km的艺术画廊;如果按其原来长度亦可达30Km之长,规模之巨,巍巍壮观。莫高窟的得名在423号窟隋代题记中就已经出现“莫高窟”的称呼了。可见,最迟在隋代,这里就被称作莫高窟了。后来在藏经洞的大量文献资料中,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了唐代沙洲敦煌县境内有“漠高乡”、“漠高山”等名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时代也称“漠高山”,附近的乡和里都是因山而取名,莫高窟也沿用了这种叫法。这是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因此得名。“莫高”的“莫”字原写做“沙漠”的“漠”,在古汉语中与“莫非”的“莫”字通假,后人就写作今天的“莫高”了。第三种说法是,“莫高”是梵文的音译,是“解脱”的意思。第四种说法是说乐僔和尚处凿窟龛,因其道行高超,其他僧侣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或曰其它地区的石窟都莫高于此窟。EXIT莫高窟第一窟的开凿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有一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到鸣沙山下,这时正值黄昏,太阳就要沉落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他又饥又渴,茫然四顾,在向东方远望时,忽然看见三危山高耸的峰顶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金光闪闪,好似有千佛在其中显现。和尚一下子被这奇妙的景象惊呆了,欢喜万分,立即顶礼膜拜,并许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随即四处化缘,开凿了第一个洞窟。EXIT对莫高窟第一窟开凿所带来的宗教幻想的几种说法a、“雨后彩虹说”b、“精神迷乱说”c、“矿物辐射说”EXIT莫高窟年之所以开凿在敦煌的原因a、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敦煌是佛教艺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中转站”、东西方艺术的融合点。b、敦煌古代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为佛教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敦煌历代统治阶级信奉佛教,带头捐资凿窟、造像礼佛、弘扬佛法。d、敦煌气候干燥、交通不便、人为破坏少。EXIT17号窟(藏经洞)及其发现根据碑文记载,此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的纪念窟,又称“影窟”。1900年5月26日这一天,守护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秘封了九百多年的“藏经洞”,其中所藏的隋唐、宋初的经卷、文书、织绣、图画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终于重见了天日。(藏经洞封闭的原因)EXIT藏经洞封闭的原因至少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躲避11世纪初西夏人的入侵,在非常情况下仓皇封闭的。一种说法是,把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佛经等文献封存起来。第三种说法是,为防备伊斯兰教徒进攻时催毁佛教文物,封闭了藏经洞。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人逃的逃,还俗的还俗,死的死,直到1900年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EXIT外国列强对莫高窟文化的侵略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箓的愚昧,莫高窟的珍贵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窃。清光绪五年,匈牙利人洛克济来到莫高窟,成为近代到达这里的第一个外国人。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经卷、文书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光谷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文书约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以及运到北京之后,不少文物有被偷、损坏或遗失。藏经洞的发现是十九世纪末最重要的文献发现,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根据西北师大敦煌研究所研究员李秉成统计,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4.77多万册,藏文箧页9648页,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3/5在国外,中国现仅存约两万件。在所有的盗宝者中,要数斯坦因盗窃的数量最多,而以伯希和盗窃的价值最高。EXITE、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千年流变a、莫高窟石窟艺术概述b、建筑艺术c、壁画艺术d、彩塑艺术e、莫高窟北区EXITa、莫高窟石窟艺术概述莫高窟石窟艺术在时间上表现为三大时期风格的连续性流变:EXIT早期艺术——发展期(北凉、北魏、西魏、北周)中期艺术——极盛期(隋、唐)晚期艺术——衰落期(五代、宋、西夏、元)莫高窟石窟艺术在内容上表现为各时期的建筑、壁画和雕塑艺术三者的有机结合。b、莫高窟的建筑艺术EXIT古建筑实物壁画中的古建筑图两大部分四个方面窟形(中心塔柱式、禅定式、覆斗式、建筑画(主要描绘了经变画中的佛国天堂窟檐(洞窟的前室,外部空间和佛窟主室空间之间的过渡,现实世界进入佛国天堂时感情转化的地点)古塔(多为墓塔,以圆型、方形居多)背屏式、涅槃窟和大佛窟)慈氏塔,现存最早的单层亭阁式木塔。莲花塔,现存莫高窟最早的土著古塔。和故事画中的环境地点。)莫高窟的建筑艺术c、莫高窟的壁画艺术c1莫高窟壁画艺术的分类EXITc2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c1莫高窟壁画艺术的分类按佛教内容EXIT器物画建筑画装饰图案画供养人画经变画故事画尊像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按绘画种类分c2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北凉时代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时期北宋王朝西夏王国元朝EXIT北凉时代(公元397--439)莫高窟早期的壁画艺术主要是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壁画,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佛教经变画很少。题材主要是宣扬苦修和自我牺牲。EXIT佛陀端坐说法,神气木讷,笨重不堪;衣饰、衣褶是典型的健陀罗式样;人物造型则以源自印度的“凹凸法”,用朱色作圆圈,白色勾勒鼻梁、眼珠,远看像一个白色的“小”字,俗称“小字脸”。北魏(公元386--534)莫高窟早期的壁画艺术主要是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壁画,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佛教经变画很少。题材主要是宣扬苦修和自我牺牲。EXIT北魏出现了红色底壁上“人大于山”的本生故事和色调明快、楚楚动人的天宫伎乐。但以494为界,有所区别:(公元386--494)前期仍是印度风格的佛陀菩萨,但衣饰却明显是中原的丝织薄衣,轻纱透体、软滑贴身,以中原盛行的“曹衣出水”技法直接以衣纹表达形态。(公元386--494)出现清灵洒脱的江南新潮“秀骨
本文标题:10 第十讲 酒泉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2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