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4.9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2013年4月病原学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首次发现感染人类,“中韩混血”?。病原特性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经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运输、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病例特征(n=28)1.发病时间分布:首例2月19日发病,末例4月3日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份发病。病例特征(n=28)2.地区分布病例特征(n=28)3.人群特征(1)男:19例女:9例(2)年龄:病例特征(n=28)4.病死率:32.14%(9/28)5.轻症:1例(4岁托幼儿童,上海)流行病学关联3例从事禽类销售宰杀或运输工作;1例发病前在农贸市场买过鸡;1例发病前在活禽市场买过鹌鹑;其他病例接触史不详临床表现•潜伏期为7天以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表现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预防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预防措施3、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预防措施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分泌物,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5、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预防措施6、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预防措施7、不要轻视重感冒,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监测与报告一.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须排除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二.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六项者)1、一般表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呼吸困难等症状。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3、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4、胸部影像学:患者费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前积液。5、可以有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6、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三.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四.禽流感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1)在病(死)禽所在地(禽场、禽散养户、野禽栖息地、宠物市场和饲养户及有关屠宰、经营单位等)直接从事饲养、观察研究、捕捉、装运、贩卖、宰杀、加工病(死)禽的人员及在这些场所内生活、工作过的其他相关人员,在农贸市场内特指那些直接从事贩卖、宰杀活禽或病(死)禽的人员及在贩卖、宰杀场所生活或工作的其他相关人员。•(2)从事捕杀、处理(如处置禽尸体和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但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3)直接接触病(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的相关人员。五.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与出现症状后的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共同生活、居住、护理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2.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对可能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采样、处理标本、检测等实验室操作或者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及措施1处理原则(1)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由卫生局组织实施。(2)根据密切接触者数量、接触程度等可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或自我医学观察的措施。(3)观察期限暂定为7天(自最后接触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患者计算起)。(4)医学观察开始前,根据确定的观察期限判断实际观察时间。处理措施(1)医学观察开始前,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员必须通过口头或以告知书的方式,告知被观察对象。(2)在医学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病(死)禽密切接触者须在疫区范围(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内活动。被观察对象如需离开疫区,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后方能离开疫区。(3)医学观察期间,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机构的专业卫生人员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2次体温(4)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出现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的,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进行诊断和报告,并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若发现密切接触者已出现肺炎可疑症状时,应立即通知指定医疗机构派专用车辆将其接入指定医院进行隔离诊治。•(5)根据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是否有人传染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并根据其具体接触方式、频度、时间分析相关影响因素。•(6)对于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其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通知病例来源地的相应机构,由来源地负责追踪和调查其密切接触者,处理措施同上。(7)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离开原地,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应机构,由到达地负责追踪调查,处理措施同上。谢谢!
本文标题: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4.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