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7 第七章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第七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可以说是人类最深刻的警醒。在新世纪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永恒主题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背景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的危害的著作一一《寂静的春天》。第一阶段《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2、20世纪初,以工业电气化、交通运输摩托化两大潮流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以机械化耕作、大量应用化肥、杀虫剂农药为代表的“农业革命”相继来临。但是,大规模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人类本身首当其冲,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在率先工业化的国家中,由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成为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也由于开发手段的不当而日益恶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首先是大气层受到破坏。从20世纪初开始,高速发展的化学工业导致臭氧层空洞从70年代开始在地球南北极相继出现并不断扩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第二阶段《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②其次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无节制砍伐,被喻为“地球之肺”的森林的面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过度机械化耕作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土壤质量降低。③再者是水环境遭受污染。人口增长和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给水资源带来沉重压力,由于流域破坏、水土流失和污染废水的排放,地表水资源在质和量上都急剧下降。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人们思考: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否有界限?发展的道路与地球环境的“负荷极限”如何相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如何规划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既保护人类,也维护地球的健康。《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3、1972年,一个名为“罗马俱乐部”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报告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这项报告发出的警告启发了后来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早出现在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可持续发展”一词,逐渐成为流行的概念。第三阶段《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来自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把发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之付诸全球的行动。第四阶段《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人类终于从警醒开始付诸行动。环境保护成了当代企业发展的口号。①在能源领域,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技术重点转向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更新能源上;②在交通运输领域,研制燃料电池车或其他清洁能源车辆已成为各大汽车商技术开发能力的标志;③在农业领域,无化肥、无农药和无毒害的生态农产品已成为消费者的首选;④在城市规划和建筑业中,尽量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同时也减少废水废弃物排放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房屋”已成为近年来发达国家建筑业的招牌。《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二、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思想可持续的概念源远流长。①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②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苟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重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时令),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基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筒,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Malthus,1820年)、李嘉图(Richardo,1017年)和穆勒(Mill,1900年)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三、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以往人们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1、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①1960年Forester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②1972年,以D.L.米都斯为首的美国、德国、挪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③此外,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增长的极限观点:由于《增长的极限》一书用词激烈,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也难以推行,所以反对和批评的意见很多。从急需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到仍想增加财富的发达国家都有许多人不同意它的方案。对立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技术至上者”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L.西蒙(JulianLSimon)的《没有极限的增长》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改善而不是在逐渐变坏。《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但是该报告指出的地球潜伏着危机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警告,无疑给人类开出了一副清醒剂。即使到今天,人们仍不能盲目乐观。据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表的《1996年世界灾情报告》说,世界将面临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到2005年粮食供应量将比粮食需求量短少约4000万吨。但乐观派强调科技进步将使人类获得更多资源的观点似乎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世界未来学会主席EdwardCollins则认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以不同形式暗示我们放弃努力,我们不能上当。世界的好坏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增长的极限》给人类的警示:《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①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②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③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它号召人们在增加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它明确提出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调整现行的国际经济关系。这种调整与变革要按照可持续性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运行,这几乎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①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②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内涵与上述设想的不同之处《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从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BuildingaSustainableSociety)一书问世,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表明了世界各国对可持续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晶。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反应《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可持续性和发展。持续(sustai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者“保持继续提高”。对于资源和环境来说,持续指的是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应该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如何仅把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利用,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保证新增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利用的数量。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可持续产量的概念,这是对可持续性进行正式分析的开始。很快,这一词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开发和生物圈,而且不限于考虑一种资源的情形。人们现在关心的是人类活动对多种资源的管理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累积效应,范围则从几大区域到全球。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下制定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TheWorldConservationStrategy)。《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定义介绍(1)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一个较狭义的定义则是“人均收人和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的”。(2)从经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初是由希克斯·林达尔提出,表述为“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3)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能源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讲:孙伟(4)美国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同WECD相似: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不损害下一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5)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性生存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6)美国世界能源研究所在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系统。(7)普朗克(Prank)和哈克(Haq)在1992年所作的定义是“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而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能源经
本文标题:7 第七章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