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杜勇据WHO估计,世界上20%-30%的人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异常。据我国资料显示,目前正常人群中心理行为异常的比例在20%左右。全球4亿多人患有各类心理障碍,占世界人口的10‰。在我国,重性精神障碍病人约1600万,所造成的负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居首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5.4‰上升到目前的13.47‰。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自杀发生率上升,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增高,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上升。2003年,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困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2002年团中央、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5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心理阳光工程更严重的问题是:对心理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知晓率低,未治率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不足30%,抑郁症5%,酒依赖5%,痴呆10%。综合医院中,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普遍很低,不足16%,且大多处理不适当。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传统)从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障碍)-----心理疾病。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含变态人格,(心理问题,严重确诊的神经心理问题,含部症,其它各分可疑神经症)类精神障碍心理健康的内涵:(1)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公认的理解是: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也就被默认成了这两种情感——积极情绪情感和消极情绪情感彼此相互独立。换句话说,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加或减少并不意味着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或增加,它们可以同时存在。(2)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3)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主观性: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是作为影响体验的潜在因素;积极性:表现出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全面性:心理健康与否,不仅表现在知、情、意的各个过程和个性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往往表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不健康:涵盖着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即: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心理问题是指在时间性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界限事件本身,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包括: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学习障碍、情绪困扰、意志缺陷、性格弱点以及各种现实的矛盾和茫然等。心理(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障碍的分类(CCMD---3)1.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疾病:变脑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瘤等.躯体疾病: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2.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酒类.阿片.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烟草等.非成瘾性物质: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等.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癔症:包括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和神经衰弱.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包括:进食障碍.非器质性睡眠和性功能障碍.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对待。心理表现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认为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心理正常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统计学标准一个人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内省经验标准一是指病人的主观体验,二是观察判断。社会适应标准以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常模来判断。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部分,但它自身确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及破坏机制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幼年情绪发展中遭受挫折,并由此形成的情结是后来一生各个发展阶段上出现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二、“潜意识”和“意识”或“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在“自我”中的表现,或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障碍的症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经由学习过程酿成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倾向,不良反应方式,是破坏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现代行为主义,不单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重视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反作用,人的心理健康的破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存在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潜能”,对于“潜能”,他们不象行为主义用实验证明内驱力一样,去证明它的存在,而是设定潜能的存在,并规定“潜能”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完善发展的趋势,为此,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破坏,就是“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临界处,尚存在着模糊状态的意识层面,这种“模糊意识”对人的认知有巨大影响,一些错误的认知模式,就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以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如抑郁情绪。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年龄:青春期及成年早期,多在青壮年发病,约50%病人在20-30岁发病,发病年龄以16-30岁最多,占的82%,少数在青少年或中年后起病,分急、亚急和慢性,慢性和亚急性起病居多,占60%。高危因素:素质性阳性家族史;易感性人格(分裂样或分裂型);病前功能水平差;儿童期重大发育阶段延迟;头部外伤史;智力偏低;有产伤或围生期合并症史;心理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内倾、害羞、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即所谓的分裂人格。个性特征大多由遗传素质决定,但也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高危因素:状态性生活事件;确认的心理社会应激;物质滥用;主观及功能上的改变;传统服务模式的缺陷延误获得有效治疗的时机,导致病人出现行为危机;治疗的连续性差;首次治疗策略简单粗暴,对病人而言体验是创伤性的、异化的;治疗中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原因心理卫生知识不普及;心理卫生服务游离于卫生保健体系之外;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是以住院为基础的;“病耻感”的影响;后果推迟和降低完全康复的几率;预后不良、社会功能衰退;增加抑郁和自杀的风险;阻滞了心理和社会发育;丧失家庭和社会支持;中断学业/就业;物质滥用、网络依赖;反社会性、攻击性、对立违抗性行为;强制住院;丧失自尊和自信;早期识别与干预关口前移:必要性和可行性病前期前驱期心理障碍缓解复发起病发作复发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功能损害前驱期两个理解心理障碍的最早形式:只要出现前驱期,如果不给予干预,一定会发展到心理障碍;一组增加了对心理障碍发作易感性的综合征:不干预状况下,一定比例的人会发病;关键问题在于:前驱期症状既不恒定,又缺乏特异性;在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表现前,病人常有离奇的想法,感知异常或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较缓慢可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或者这些变化不太引人注目,一般并没有马上被看作是病态的变化,有时是在回顾病史时才能发现。前驱期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的症状、离奇的观念、异常的感知等。前驱期常见的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困难;驱动力和动机减退,没有活力;抑郁情绪;睡眠紊乱;焦虑;社交退缩;多疑;角色功能损害;激惹性高;前驱期可长达1-5年;如果曾出现过短暂的、间发性的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家族史阳性、分裂型人格、精神功能明显偏差,会有30-40%的几率出现精神病发作;容易被家人、老师、朋友忽略,认为是青春期难以避免的问题;疾病初期,常不引起重视,甚至会误以为患者“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前驱期症状的核心无法解释的适应功能的下降;丧失伙伴关系;前驱期症状可能带来的后果主观体验和外在行为的改变特别是与家人与朋友的疏远,会损害社交和工作(学习)关系,怪异行为引发危机和丧失,增加自伤、攻击和物质滥用的风险;自我意识的改变,影响人格的成熟,导致发育过程不可矫正的偏离;对策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技能训练减少高危因素;心理功能遵循原则心理结构意识层次思考原则批判好坏是非原则意识超我判断现实续发性处理问题现实原则自我潜意识思考原则心理自卫情感无意识欲望原本本能享乐原则原我思考法则精神分析对心理结构的学说超我原原我原我自我精神药物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维思通)阿立哌唑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对自己的态度:1、必要时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2、能把自己客观化;3、关于自我的情感;4、角色的转变。二.对环境的把握:1、主动爱别人和尊重别人的能力;2、对“友谊、学习、娱乐”三者有恰当的分配;3、恰当的人际关系;4、符合社会处境的要求;5、适应与调解;6、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对现实的识知:1、免于受需要的歪曲;2、对社会的敏感。四.成长与发展:1、动机过程;2、投身于生活中。五.整合:1、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2、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3、对逆境或打击的承受能力。六.自律:1、对行为的调节出自内心;2、独立自主的行为。
本文标题: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8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