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京剧文化普及浅谈一、什么是京剧1、京剧是中国戏曲大家庭(三百多个剧种,遍布全国各地,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形成有八百多年历史,)共同哺育的最有代表性剧种,是中国戏曲的名片。观众面最广,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2、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英文的翻译(BEIJINGOPERA)是不准确的。京剧是中国国都的,代表中华大一统主流文化特征的戏剧艺术。3、京剧是清代中晚期,由宫庭和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社会性的文化工程。是历代中国主流社会尊崇和喜爱的艺术形式。4、由于京剧浓缩的保存了中华的历史文化,因此是中华文明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是连接全球华人情感的《国际歌》。5、京剧作为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从诞生后一直不曾中断,一直以活的形态在舞台上传承和发展的戏剧。6、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京剧表演体系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二、京剧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1、立体的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特征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到“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元明清,以及近代史,革命史,现代生活。2、形象的宣传了中国主流社会提倡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岳飞、文天祥的精忠报国;包拯、海瑞的刚正不阿;关公、秦琼的义薄云天;程婴、徐策的舍己为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红娘的热情助人,花木兰的孝亲爱国,穆桂英、佘太君的委曲求全、胸怀大局等等。也揭露鞭鞑了一切丑恶的社会现象。3、千百年来起到了普及中华文化的教科书的作用在不能普及教育的中国社会中,戏曲艺术以浅显通俗,形象机趣,寓教于乐,深入人心的形式发挥普及历史文化的作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臣义士,满汉夷狄,强盗侠客,贩夫走卒,舞台上的众生相形象的传播着希冀社会和谐与平等的追求和理想。艺术的典型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发挥了巨大的教化作用。“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妻,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搬演,漫道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悲欢离合,细细看来管叫拍惊奇”。儒、释、道各家思想哲学在京剧中融为一体,宣教着完整的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4、以人为本,为了娱人和社会教化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西方戏剧产生于祭祀,是为了娱神。中国的戏曲是为了娱人。以表现美和善为主。用“以歌舞演故事”的方式表现社会,反映生活。通过“兴、观、群、怨”和“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来“泄导人情”,达到平衡各种人心理与疏导情绪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起到稳定社会功能。三、以自信和包容的王者心胸广泛综合吸取各种文化艺术的营养,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京剧继承了中国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善取人之长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在保持基本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历代文学艺术的多种营养。1、文学上融诗词史赋、小说,散文、散曲、俗讲、话本,变文、评书等各类文学样式于一炉2、艺术表现上集歌舞、说唱、朗诵、曲艺、杂技、武术以及声、光、电现代舞台科技于一身。3、音乐上化徽、汉、昆、梆、及胡汉夷狄音乐,各地区村歌欲曲为一体4、在舞台表演上既吸取西方的歌剧、舞剧、话剧、哑剧的表现手段,又保持民族风格、气派和美学特征。可以说,京剧艺术能表现现实意义,浪漫主义,包括意识流等各种风格的戏剧风格又不失民族的特点。四、京剧不求形式的真实,而求神韵的逼真,在表现上时空自由,出入六合,有无相生的虚拟性是京剧的艺术特质和美学原则1、京剧是通过“美”来表现“善”,传达伦理道德的。这就要求京剧的美,追求能通过有限的舞台表现无限大的艺术境界,而不是追求有限的和具体的真实。这和中国画所追求的“写意”性是一致的。这种追求能表现,客观+主观+艺术的再现真实的美学理想。用虚拟空灵方法来开掘事物内涵的神韵和外延的意境。(“眼中之山水,心中之山水,笔下之山水”)不追求快的直接反映和强列的刺激,而追求联想发酵后的深思回味和美感愉悦后渗透的理性功效。因此京剧艺术是反复欣赏的艺术,是可以长久品味的艺术。(“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形”)2、天马行空,出入六合京剧在故事叙述上和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评书有共同特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人一事到”,“立主脑”,“减枝蔓”)既可表现人物外在的动作,又可表现人物心里的活动。时间、空间完全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自由处理。布景带在演员身上。借助观众的生活经验来丰富舞台场景,在观众的想象参预下形成合成的艺术效果,在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实现“出入六合”的舞台表现力。3、以一当十,有无相生的向征形式,引发观众联想,扩大舞台表现力,形成京剧舞台无所不能表现的神奇特征。如:马鞭代表马,船桨代表船,蜡台代表黑夜,酒壶代表宴会,龙套代表千军万马。京剧的舞台是最经济又最丰富的舞台。五、程式是对生活升华了的艺术美程式性的特征是由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美学本质决定的。程式,就是把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因素提炼出来,通过分门归类进行艺术的加工提高,形成相对稳定的,在观赏中约定俗成的表演定式。1.人分行当(生、旦、净、丑)反其意而用之。2.美有规则唱、念、做、打,“四功”既是有严格的程式标准的,又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升华为艺术规范的。手、眼、身、法、步,“五法”是各行当“做”即表演的要素,有共同听规律,各行当又各有不同。“唱”:唱是京剧的主要艺术表演方式。京剧的音乐声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也就是在徽剧和汉剧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由于声腔的内容过于专业,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京剧的唱可以分为“叙事性”的,“介绍性”的,“抒情性”的和“对话性”的多种样式。根据剧情和人物塑造的需要又分为不同节奏的唱,如:快板(四分之一拍),原板(四分之二拍),慢板(四分之四拍)和二六板,流水板,散板,摇板等多种。京剧的演唱首先要求不可“荒腔走板”,也就是首先必须音要准,节奏要稳。这是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是要求“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吐字发声,要合于汉字的声、韵、调。字头,字腹,字尾是声韵的要求,唇、齿、舌、喉发音要准确。要做到“以字行腔”。“平上去入”四声是字调的要求。京剧还讲究尖字、团字、上口字。在演唱中这些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和规范的。“唱就是说”。作为京剧演员“会唱”和“唱的好”,是有很大区别的。声、字、气、韵、味、劲,能否准确、到位?能否做到“发于衷,动于情,形于音,至于乐”?实现与角色的表现浑然一体。“念”:也是京剧艺术表演的重要手段。通常我们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说法。京剧的“念”称作“白”。分为介绍性的“引子”、“开场白”,对话性的“对白”,人物表述心里的“读白”和唱念之间的插话“插白”和各种不同情况下念诗词的“颂白”,以及丑角行当的“数板白”。京剧念白又分为两大种类:“韵白”和“京白”。“韵白”是京剧舞台上主要使用的念白方式,是有一定身份和修养的人物使用的“雅语”,采用湖广(湖北)话为其主要腔韵。生、旦、净、丑各行当的韵白都有其规范。韵白念出来,抑扬顿挫,尖团(字)分明,铿锵悦耳,朗朗上口,宛如歌唱一般。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京剧的唱就是念,念也是唱”的道理。“京白”在京剧舞台上使用的也十分广泛,是社会地位较低和比较粗俗的角色使用的“俗语”。通常由丑角、花旦(小姑娘)、架子花脸和舞台上扮演少数民族的各行当角色与宦官使用。“京白”念起来清晰、平易、幽默、贴近生活,不仅使舞台上的雅俗、胡汉人物易于区别,而且令舞台充满生动活泼的机趣。另外还有一种念白在京剧舞台上也偶尔用之,即“方言白”,我们也称为“倒口”。常用的方言是山西、山东、苏州、河南等地方的语言。常使用于特殊人物。“做”指京剧舞台上的舞蹈和表演,我们称为“五法”。主要包括各行当的“手”、“眼”、“身”、“法”、“步”的规范和联系,以及整体有机的协调美的原则。“手”包括各行当的手式,(含腕、臂、膀部分)如:“掌”、“指”、“拳”、“拈”、“缓”、“抖”、“弹”等。“手”是“五法”的“启”。在舞台表演中,手不动,“做”即不启。手要“领神”,“动腰”,“发气”,“率步”。“眼”就是指“眉眼”的运用。眉如:“舒眉”“凝眉”“愁眉”“扬眉”“竖眉”等。眼如:“正眼”(神佛与圣雅者)、“俊眼”(贵者)、“青眼”(羡慕者)、“白眼”(轻蔑者)、“笑眼”(富者)、“媚眼”(取宠者)、“醉眼”(蒙胧)、“苦眼”(愁眉)、“吊眼”(痴者)、“直眼”(贫病者)、“泪眼”(悲者)“邪眼”(奸者贱者)等。“眼”在表演中的运用在于传神。神随形动,使形有神,开光,不似泥人土马毫无生气。“身”者,在表演者来讲是指腰部的运用。腰为全身中枢,又是“法”的总指挥,无论是身段的发力,还是手、眼、步的外在协调,都依赖于腰的统帅。“身”在表演程序上,随于手、眼,又制步于后。“法”在业内有多种解释。我认为:“法”是指京剧表演的气息运用,或曰“内力总程”,是“手”、“眼”、“身”、“步”的灵魂,使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整体协调,气韵生动,神形兼备的总指挥。不是“发”,也不是“要领(法儿)”。“步”就是指各行当在表演中的步伐(含腿)。包括:各行当的脚步、园场、(跑步)、丁字步、八字步、踏步、蹉步、驱步、跨步、云步等,和踢腿、搬腿、抬腿、控腿、跨腿等。步既是区别人物性别、性格、身份和情感的明显标志,又是舞台表演时的“根”。“步”稳,“步准”决定“形不乱”,“神不散”,“气息通”,舞蹈协调。“手眼身法步”“五法”各司其部,各有功能,互相依赖,互为表里,形成京剧表演的整体美。“打”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指在舞台上表现战争和战斗。京剧舞台上的“打”,脱胎于中国武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以“美”为原则,又融入中国杂技和舞蹈的因素,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戏曲的武打特点。京剧的“打”,不是要打出单纯的“真实”感,而是要打出情感,打出景物,打出环境,打出趣味。如:反映战争场面的分为:水战、船战、马战、阵战、夜战、步战、攻城战、空战(神仙之间的战斗)等。反映战斗方式的有:器械对打,徒手对打、与自然搏斗等。总之京剧的武打不是打真实的过程,是打人物的心里情感和故事情节。是以美的舞蹈和技巧完成以歌舞演故事,以歌舞塑造人物的目的。3.说必唱,动必舞(夸张的美,协调的美)4.情节性技术组合(起霸,走边,趟马)5.程式的变通和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起霸分人物,走边分情境,程式是为内容服务的)6.节奏统一的整体美和表演风格各异的流派六、京剧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绿色娱乐方式京剧讲究“形于美,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美和情的作用而实现的。1.回归自然,寻根识本,放松精神,澄怀观照都市水泥的森林,紧张机械的劳作,激烈竞争的疲惫,多元压力的窒息。现代生活太紧张,人们活得太累。不仅需要身体的休闲而且需要心理和精神上的休闲。京剧的观赏因内容和形式在表层上看都与生活有一定距离,是能看到生活的本色,可以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超脱现实的审美娱乐,容易使人心平气和的认识自我和环境,恢复身体和心理的自然状态。2.镇静浮燥,泄导情绪,制动偏激,心理归位为利益驱动的浮燥,为角逐成败的失衡,为浅近功效的澎涨,为一怒走险的冲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绪易怒而多变,京剧夸张变形的表演,通过特殊的美感享受,既可以使现代人宣泻郁闷的情绪,又可以按摩疲劳伤痛的灵魂。3.清火化瘀,平心静气,澄怀味象,理智人生京剧虚拟性的审美特性使有参与习惯的现代人在观赏中可以展开联想的翅膀,镇静浮躁的心态,进入审美的境界,最后可能寻觅到一条摆脱纷繁浮躁的理性的回归之路;并且有可能在理想化的戏剧情节的启发下修复自己的心志,重新振奋精神。京剧所追求展现的平静之美,整体之美,均衡之美,理想之美是要达到以中和之气调社会各种过激之气。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是我们民的精神长城,是绿色的,有利于社会健康的精神食粮。--------------------------------------------京剧的三大美学特征是京剧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京剧不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又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技艺融汇在一起,是逢动必舞,有声必歌的综合艺术。京剧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剧情和刻
本文标题:京剧文化普及浅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9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