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课件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形式、特点及作用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与进步。②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3.文化与综合国力(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知识迁移][知识迁移](1)不能直接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2)并非任何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注意区分文化本身的性质。(3)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同步的。(4)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文化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的一个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5)重视文化建设的原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文化软实力已经并将继续部分地向着硬实力转化,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日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解析:台湾果农将文化元素加入到产品中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都片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错误的。故选A项。答案:A2.(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解析:本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作用的原因。从材料和题目设问都可以得出妈祖文化对人的作用,所以首先要从文化影响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妈祖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答案: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创新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创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2)意义: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5.文化创新[知识迁移](1)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搞“传统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部继承。无论是发展文化,还是继承文化,都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先后顺序。3.(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二是灾后恢复重建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在于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所以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D项。答案:D4.(2011年高考江苏政治单科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材料关注养老困境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而使老人得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审题角度,从《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两个角度分析,防止遗漏要点而丢分。首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注意审读材料,把握关键词“传统观念的影响”,可以运用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解答;其次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把握关键词“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可以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加以分析。答案: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市场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消费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制约了养老消费需求的形成。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X1.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无法选择,是错误的。[例1](2011年广州模拟)上述漫画说明()①文化毒害人的心灵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表述不准确,腐朽、落后文化毒害人的心灵;家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体现了②③④。[答案]D1.2011年7月某校开展了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路、实现人生追求。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①不符合题干要求;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不选。答案:B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例2](2011年临沂模拟)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里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A.淘汰所有的传统文化B.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C.使新文化建立在旧文化的基础之上D.首先剔除旧文化,然后建立新文化[解析]A项说法错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淘汰所有的传统文化。C项说法正确,但没有全面地理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含义。D项说法错误,剔除旧文化和建立新文化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先后之分。[答案]B2.(2011年淮安调研)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立足于实践这一根本途径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更需融入时代元素解析:A、C两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说明实践对实现传统戏曲“漂亮转身”的作用,也没有提及面向世界;B项错误;D项正确概括了传统文化借助现代手段和形式实现创新的过程。答案:D加快发展文化产业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五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李长春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文化改革发展加速推进的关键一年。要紧紧围绕“三加快一加强”重点任务,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加快文化体制
本文标题:2012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创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9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