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最全
学科内容教研——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位置•2、1-5的认识和加减法•3、认识图形•4、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认识钟表•6、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置•分清前后左右上下•设计路线(从A-B的路线进行表述)二。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认识并会读写1;2;3;4;5比较大小(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从多少理解大小2、会排名3、理解分与合4、加法5、减法6、认识07、0的加减二、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利用立体图形组合新的立方体三、6-10的认识和加法1、读写6;7;8;9;102、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3、连加4、连减5、加减混合运算四、认识钟表1、认识时针和分针2、看图读时间3、看时间画时针和分针五、11-20各数的认识1.会读写11-20的数2.比较大小3.理解十位和个位4.理解和差的意义(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六、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数1、借数进行进位加法2、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年级下册•1、认识平面图形•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分类与整理•4、100以内数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7、找规律一、认识平面图形•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2拼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利用画图法计算20以内的减法2、利用加法的逆向思维进行20以内的减法3、减法的简单应用题4、应用题的答题步骤三、分类与整理•1、学会分类的标准•2、表格法整理分类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2、数的组成•3、读数和写数•4、数的比较大小五、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2、人民币元角分的单位转化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4、有括号的加减法运算七、找规律•1.图形的排列规律•2.等差数列(递增和递减)•3、图形的和差规律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长度单位•1、长度的测量工具-尺子•2、认识厘米和米及单位换算•3、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4、认识线段并会画线段•5、画线段的方法•6、判断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填写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利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数的加减•2、不进位加法•3、进位加法•4、不退位加法•5、退位减•6、和差类应用题三、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的构成——顶点和两边•2、画角的方法•3.区分并会画锐角、直角和钝角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作用•3、会读写乘法算式•4、认识乘数和积•5、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的转换•6、1-6的乘法计算口诀五、观察物体•1、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物体•2、画正方体的组合图形的三视图•3、通过三视图判断物体的形状六、表内乘法•1、背诵7-9的乘法口诀•2、乘法应用题•3、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七、认识时间•1、小时与分的单位转换•2、看图读时间•3、读时间画图八、数学广角——搭配•1、按顺序排列,做到不重不漏,条理简便二年级下册•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表内除法(一)•3.图形的运动(一)•4.表内除法(二)•5.混合运算•6.有余数的除法•7.万以内数的认识•8.克与千克•9.数学广角——推理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投票)•2、数据的表格整理•3、数据的初步分析二、表内除法•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除法的表示(读、写、算)•3、被除数÷除数=商(区分除和除以)•4、利用乘法口诀求商•5、除法的应用题三、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称轴)•2、区分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3、抽对称图形的特征四、混合运算•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4混合运算应用题(一个问题有多个步骤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或分步骤进行计算)五、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的意义•2.余数小于除数•3.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被除数=商乘以除数加余数)•4.收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六、万以内数的认识1、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2、看图读数3、会读数和写数(从高位读起万位是几就读几万…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4、画数位顺序变5、比较大小6、近似数7、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七、克和千克•1计量轻的物品用克(g),计量较重的物品用(kg)•2估计物品的轻重•3单位换算1kg=1000g八、数学广角——推理•1事件出现两种可能性时根据重要词是和不是进行判断•2事件出现三种可能性时把是什么事件排除掉,转化为两种可能性事件,在进行推理•3用尝试法推理数字加减和数字排列问题三年级上册•1、时、分、秒•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测量•4、倍的认识•5、多位数乘一位数•6、长方形和正方形•7、分数的初步认识•8、数学广角——集合一、时、分、秒•1、认识秒针和一秒有多长•2、1分=60秒;1小时=60分=3600秒•3、读图计算时间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的加减法(退位法)•2、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法)•3、竖式加法的注意事项(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4)验算•4、竖式减法的注意事项(1)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4)验算三、测量•1、毫米(mm)、分米(dm)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用毫米作单位)•2、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3、1cm=10mm1dm=10cm=100mm1m=10dm=100cm=1000mm•4、千米(km)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1km=1000m•5、吨(t)的认识(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t=1000kg四、倍的认识•1、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2、利用画图法解决倍数问题五、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整数×个位数;两位数×个位数)•2、笔算乘法笔算乘法(不进位):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就把积对着哪一位写笔算乘法(进位):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乘完以后要加上进上来的数•3归一问题:每份量保持不变,解题时要用除法计算出每份的量•4归总问题:总数保持不变,解题时要先用乘法计算出总数六、长方形和正方形•1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边;有4个角•2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公式2×(a+b)•3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4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周长公式4×a七、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2会读会写(认识分子、分数线和分母)•3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4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5分数的简单应用数学广角——集合•1画直观图•2借助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年级下册•1、位置与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复式统计表•4、两位数乘两位数•5、面积•6、年月日•7小数的初步认识•8、数学广角——搭配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3会看简单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0除以任何数都为0;0乘以任何数都为0;任何数加上0都等于它本身;任何数减去0都等于它本身•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3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5基本规律: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哪一位上有余数,就和后面的数合起来再除;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6课外知识拓展2/3/5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0/5的数是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表就是复式统计表•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四、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所得积相加;在脑中竖式计算•2整百十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整百位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所得积相加;先用整百十数位乘个位数,在积的后面添0;脑中竖式计算•3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添0•4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7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五、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区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度,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3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率100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4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六、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2、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3、熟记一年有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4、经过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5、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哪一年出生的•6、闰年的计算方法•7、24小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又叫12小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小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午”“下午”等前缀;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为24时表示,不加前缀•8、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去掉前缀•9、24时计时法,超过下午13时的时刻减去12,并加上下午的前缀•10、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11、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12、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周=7天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带有小数点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小数的认读写(两位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4把“单位一”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5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6、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位数对齐,再相加减•7、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八、数学广角——搭配•1、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用连线方法来解决•3、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四年级上册•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最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0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