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化学教学论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2-1化学课程发展概述2-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2-3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2-4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2-1化学课程发展概述2.1.1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2.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2.1.1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P14~16)A科学素养的涵义B公众科学素养调查C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科学素养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禀特质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瑞典学者英格马·费格林提出:科学素养要素4范畴:1.科学进取心;2.科学世界观;3.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4.科学思维习惯。•美国一批学者根据文献调查得出(1966年)科学素养的6范畴1.概念性知识;2.科学的理智;3.科学的伦理;4.科学与人文;5.科学与社会;6.科学与技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于2061计划中提出(1986年):科学素养的六个基本领域1.熟悉自然界并尊重自然界的同一性;2.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3.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4.有科学思维的能力;5.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6.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美国科学教师协会(ASTA)认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有以下特征:1.在做出负责的决策和日常工作中,能应用科学概念、技能和价值观;2.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3.认识社会通过资源分配而对科学技术产生的作用;4.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幸福的作用和局限性;5.掌握并能运用重要的科学概念、假说和理论;6.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产生依赖于探索过程和理论思维;7.能辨别科学根据与个人的观念或判断;8.认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智能发展中的作用;9.认识、理解科学知识随着证据的累积而发生的变化;10.理解技术的应用过程及与应用技术有关的决策;11.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能对科研工作和技术的发展做出恰当评估;12.掌握并能在决策和工作中利用可靠的科技信息资源;13.由于科学教育的结果,应树立起更丰富、更深刻和更积极的世界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年)提出:科学素养的8个方面:1.科学中统一的概念和内容;2.作为探究的科学3.物理科学;4.生命科学;5.地球和空间科学;6.科学和技术;7.科学的个人和社会视野;8.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本质。我国学者主张: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讨论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2.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P16~18)A初建体系时期B相对稳定时期C发展变革时期查阅文献,完成教材P17”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首次提出的研究性课题.查阅有关初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文献,了解新世纪化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状况2-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2.2.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2.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2.2.3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2.2.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2.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便于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活动课程:是针对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课程而提出来的一种学校课程形式,它能弥补传统学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做中学”,力求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是工具性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从性质上可分为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对比分析国内外化学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式中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式化学1化学2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2.2.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以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为例:(P24)基础型课程: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具有统一的共性基础要求,为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研究型课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属于必须课程。2.2.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在我国较为常见,它主要继承某一学科的特点,以比较简约的方式将学科发展的序列通过概念、原理和组合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系。综合课程:学习内容往往不限于某一学科,横跨几门学科,如综合理科涉及理、化、生、地等知识。例子: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美国《社会中的化学》英国“核心科学——化学”课程2-3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2.3.1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2.3.2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2.3.3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2.3.1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阅读教材,对比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科学教育的目标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阅读教材,对比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科学教育的目标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指学生已经具备的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学生的情感准备状态:非智力因素包括三个子系统:动机系统:好奇、兴趣、需要、期待、动机等情意系统:情绪、情感、心境、自我意识、态度等气质因素系统:气质、性格等。它们虽不直接参与认识及智力活动,但对其具有始动、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活动而言,实质上是一个以动机为核心的学习动力系统。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的特点反映在科学上,应强调“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打算成为该学科领域专家的学生或者是一般公民的教育能做出什么贡献”,不应强调“我们应对将要在该学科领域从事高深研究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基础”(泰勒)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然科学方法论:感性----理性----实践2.3.2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一:突出科学探究目标二:立足基础知识目标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突出科学探究目标许多国家的理科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充分说明它在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的实践有助于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技能方面获得良好发展。阅读讨论教材P32-35,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香港及我国化学(科学)课程目标中对科学探究的阐释。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内容目标提出问题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猜想与假设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与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内容目标制定计划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提出活动方案。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3.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内容目标收集证据1.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2.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探究活动所需要的证据。内容目标解释与结论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4.初步学会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内容目标解释与结论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4.初步学会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内容目标表达与交流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二:立足基础知识目标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包含核心的化学概念、基本的化学原理、重要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的应用等。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历来重视基础知识。新的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限定学习行为,更具体明确地描述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任意找出一段教材,分析讨论涉及哪些具体的化学基础知识。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具体目标有: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和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比分析美国、英国、中国及香港地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处理2.3.3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一: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二: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三:内容标准描述的方式多样化一: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化学课程总目标(总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展开目标(具体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内容或要求)课程目标一般有大、中、小三个层次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目标,常用可观测的、指乡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来说明。如:说出、识别、举例、描述、区分、解释、设计、解决等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常用与方法应用或过程有关的行为动词来说明。如经历、尝试、表述、归纳、概括、分析、推出、认同、表达、解释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常用与学生经历、认同、领悟等体验相联系的动词来说明。如经历、感受、承认、认同、欣赏、尊重、珍惜、形成、养成、具有、热爱、坚持、追求等。二: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将一般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本文标题:97教学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0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