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
性别天地致家长和老师亲爱的老师和家长朋友:在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扮演中,我们都曾经是儿女、学生,而后又任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和教师等等。在各种社会角色的任职中,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我们社会角色随年龄、学识、经历变迁而发生变化时,默默认同一个永恒不变的角色,这就是男女性别角色。“做个好女人”、“做个好男人”,我想是生为不同性别的男女都暗自遵循的内心准则,因为我们的周围常常听到人们用“不像女孩”、“不像男孩”、“这才像女孩”、“这是男孩应该干的”等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态度。我身为女性,也兼着女性理应承当的诸如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同时我也是其他社会角色的充任者,如教师。我想谈的、写的,就是在这由小女孩成长为母亲、教师的经历中,我对性别,尤其是女性的认识和体验。在我的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相信,男孩、女孩、男人、女人,其差异和不同点是天然的,即性格上的差异以及职业选择点的不同。尤其在年轻的时候,虽然在生活中并没有典型的、标准的“男孩”、“女孩”模型,在头脑中,却有非常鲜明的男孩、女孩的,男人、女人的模型,还十分固执地用这个头脑里的标准去判定,寻找这种头脑中的“男性”和“女性”。寻来觅去,发现的是另一种认识和感觉,这就是:性别世界固然是有别的,但更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比头脑中的标准化模式更生动、鲜活,多姿多彩。同时还发现了,即使是“天成”的男女之别,也更多是后天环境所致。谈到性别教育,人们常常要求我们回答“怎样通过一种教育使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面对这种问题,我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当今的世界,男人世界抱怨女人不像女人,女人世界抱怨没有真正的男子汉。我只是觉得有个误区,人们都把人的性格中的不足和缺陷归结为性别教育的不足,或者是只看重这些性格的性别属性。例如,粗野、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合作性差,我想无论男女两性,谁都可能有这类弱点,而且这类不良性格的男女在任何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经验表明,优秀的男人和女人,其实不过是人类两性的优良性格皆具备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无疑更期望女子更善于合作,更果断,而不期望她们任性,不遵守游戏规则。同理,人们也更期望男子更会体贴,举止更文明、有教养,人们不会原谅粗野和不关心他人这类所谓“男人味”的品性。因此,我更赞同一种双性性格教育,即让每一个男女学生具备男女两性性格中的优秀品性,避免性别的分化教育使学生在性格养成的过程中,忽视异性世界的优秀品格。这样看来,我所理解的“性别教育”,可能恰如是一种“无性别区分的教育”或“淡化性别界限的性格养成教育”,当然,也可以称为“两性性别优势互补教育”。因为我身为女性,必然会更多以女性的视觉和立场来看待世界,自然也会更多给予“女生”的世界以一份关注。我常常寻思,今天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环境是否真正是平等的,是有利于男女学生的充分发展的。自然,现行教育制度和环境有很多不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失学和辍学的孩子中,女孩占大多数。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女孩甚至没有上学的机会,因为父母的偏见,交通的不便,生活的贫困……这是谈论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首先要触及到的话题。然而,在城市,在男女儿童都能平等进入学校的地方,我们的关注转向了学校内、教室内,我们发现,其实传统的性别偏见还在通过教材、学校活动、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包围着学生们。学校,看似平等划一的教育,也还有许多不利于女生成长和充分发展的阴影。如何真正实现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公平,这是我们在尝试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在英文里“性别”一词有两种表述,一是表人的自然生理之别的“sex”,另一个是表人的社会性别的“gender”,中文中无这种区分。但中文仅有“性”和“性别”之分,而且许多人一提性别教育,往往以为要讲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道德的教育,而“性”教育是属于悄悄话的范围。据我所知,一些学校在开设生理卫生课时,讲到性知识部分,是要男女学生分开的。但我以为,关于性别的教育,或教会学生正确认识性别的教育,是可以公开进行的,它不同于性教育。相反,它是一种性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关于民主与平等的理念的教育,是一种学会理解,学会关心的爱的教育。它不是一种小的知识,小的技巧,它是一种培养现代文明、正直、诚实、博爱,具有民主和平等精神的合格公民所不可缺少的教育。这本小册子,是我与一个同性别、同年代、同职业的女性共同“织”出来的。织布的丝,一些是我们的经验,或许是绿色的,因为它源于生活;一些是我们的理念,应该是红色的;还有一些是灰色的,它是我们的沉思和观察,接近理性;也有几丝淡蓝色的,它仍然是我们一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时就有的梦。几十年来,只是梦的背景和内容在变,例如,过去,曾梦想变成男儿,或梦想有简爱式或白雪公主式的爱情;今天,却梦想中国所有的女孩儿和男孩儿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她们没有被抛弃;梦想开辟一个实验学校,试验“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方案”;梦想我们儿女一代拥有更为光辉、多彩的生活,因为他们身为两种性别,心却是共有的一个世界。注:该书的后八篇关于中学生性别心理的文章系笔者的同窗好友高明书所作。未来在你的选择之中人们常说,性别,不同于阶级之别,不同于教育和职业之别,因为性别是不可更改的。身为某一性别,注定充任一些角色,如女性任母亲,男性为父亲,但我们把人的生理之别夸大成一切行为、态度、精神乃至服饰、语言之别,把它与职业的选择、社会的参与、人生的挑战和进取与否刻板地联系在一起,便会像井底之蛙一样,把自己局限在一种或一类“角色”中,不知其他选择。性别,从根本上说,它不过就是人的生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之别。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它涂染上了许多社会性的区别,如“男尊女卑”(社会地位之别),“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之别),“男刚女柔”、“男强女弱”(性格之别)以及“男阳女阴”(中国古代哲学的,形而上之别)。这种历史和文化传统,使男女两性从一出生就置于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中,被成人世界寄予不同的期望,从父母给孩子的取名中便可看出。女子如“玉”,如“花”或“草木”,是被动的,可供观赏的,是自然之物;而男儿似“铁”似“钢”,是栋梁之材,非“福”即“禄”、“财”,是在社会上以功名论成败的一类。那么姓名之下男女孩的衣着、玩具和游戏方式都是性别化的,再以后是职业的分工,更强化了两个世界的差异性。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性差异,都已习惯成自然,因此,性别成为一大隔栏,“非本性别者,不得入内”。两性活动天地的差异,又造成两性性格的差异性。性格的差异性,又被人们误当成活动差异之源。即男孩子因为胆大才愿在社会上闯荡,因负责任,才能充当一家之主;女孩则因天性柔顺,所以只能“主内”,因依赖性强而只能服从强壮的丈夫。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两性世界。在这性别界限如此分明的生活中,性别使男女两性都无法有更多的选择。例如,一个男子如喜欢花草,喜欢织编艺术,会被男女两性世界所不解甚至嘲笑;女孩子在游戏中愿意充任“坏蛋”、“士兵”或“推售商”,也会被人们看成“疯丫头”,“不像个女孩儿样”。性别的传统和偏见,使男女孩子不可能脱离开性别尺度去凭借兴趣、需要、能力进行广泛的选择。性别像个框架,许多小孩子,很小就从成人的行为和态度中学会使用性别这个“框架”,用来确认自己的活动、态度是否符合性别的规范。例如,跳皮筋,人们大多时候看到的是女孩子在跳。我想,许多男孩子可能曾经是想试一会,想玩一玩,但“性别框架”在他们参与这个活动前就起了作用,这些曾经想玩跳皮筋的男孩子会想,都是女生在玩,我去玩了别人会说像女孩。可能有较少数男孩没有受“性别框架”的限制,凭兴趣和好奇心去跳了一会儿。可当他回到教室时,其他男伙伴也会用“性别框架”提醒他,“你怎么玩这个呀?”“你没看见全是一帮女生吗!”我也曾经发现有些学校,男女孩都跳皮筋,而且玩得非常得劲。我当时很惊奇地问:“男孩也跳皮筋?”这个学校的一个学生回答我:“男孩不能跳吗?”看来,至少在这个学校跳皮筋不是性别化的活动。由此看来,儿童的世界里,最好少一些“性别框架”,使男女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共同参与丰富的游戏和运动。女孩去尝试冒险、探索,需要勇气和果敢的角色游戏,男孩去体验“过家家”中需要的耐心、体贴和仔细,即不以性别为框架,淡化性别界限,使所有的孩子在尽可能充分的尝试和参与中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孩子的个性。个性反映的是每一个人丰富生动的经历和生活,它是多彩的。而“性别框架”下的个性发展,是两性化的,两极化的,它妨碍儿童的自由选择和发展。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说起女心理学家本姆(S.L.Bern)70年代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这就是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本姆一直希望以一套非性别歧视的方式来教育儿童,使男女儿童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她认为,我们的文化把男女性别分类看得太重,甚至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也要运用性别框架,成年人当中对性别的特别注意,使性别在儿童的观念中成为十分突出的东西。本姆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儿童很早就认识到性别是一种生物学的事实。就男女生殖器的构造和功能的差异而言,许多父母羞于向孩子讲明这种差别,而是从衣着行为方面引导孩子认识性别。本姆通过自己4岁的儿子杰里米进行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儿子别着发卡去托儿所。在托儿所,许多男孩儿告诉杰里米,“你是女孩”、“女孩才戴发卡”。小杰里米按照妈妈教给的方法对伙伴进行解释:“戴了发卡不一定是男孩,有阴茎和睾丸才是男孩。”显然,杰里米的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解释。杰里米为了使他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竟脱下衬裤。就这样,许多男孩子仍坚持,“只有女孩才带发卡”。无独有偶,不久前我们去托儿所观察幼儿的性别意识的发生和萌芽,其中一个测试,就是给2~3岁的幼儿们一个光身子的娃娃,问“这个娃娃是男的还是女的”。许多幼儿都说:“不知道,你给它穿上衣服,我就告诉你。”可见,小孩是从衣着、行为、活动方式等两性差异来区分性别的,而且认为是神圣不可变更的。在这类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本姆提出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心理学家以前一直认为基于自然生理差别形成的性格差异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相对的两极,如男性刚强,女性温柔,男性独立,女性依赖,男性粗心,女性细心。而本姆则认为,人可以双性化,即既可具备典型的男性性格特征,又可具备典型的女性性格特征。她的基本假设是: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如果一个人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和少量的女性性格特征,可以称之为具备男性性格特征;反之,具有更多的女性性格特征,少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可称之为具有女性性格特征;同时既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又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人,可称为双性化个体,有些又称之为心理上的“男女同体”。基于这种假设,本姆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运用一种特制的量表,对成人和儿童进行测试,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约27%~32%的人是双性化的,此外还有“未分化的”(即在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上都得分较低)和“与性别相反的”(具有男性性格特征的女子和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男子)。本姆和其他心理学家又将双性化个体和其他类型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均发现双性化个体优于其他类型化性别的个体,因为他们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及时反应。研究还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比其他性别类型化的同龄人自我评价更高,更有自信心,也更受同伴欢迎。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发,一种有效的性别教育应该是培养儿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性格中优秀的成分,而摒弃男女两性性格中的弱点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优秀的男女常常并不是极端化或性别化的个体,而是具备了人类较多优秀的品性和特质,例如:开朗、进取、合作、有效率、诚实、关心他人、善于沟通和理解、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其实,历史和传统曾将这些品性按性别分类,而越来越开放、文明的时代又将重新把分裂了的两性世界整合起来,尤其是整合在人的个性的充分全面发展之中。本姆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培养双性化的健全个性,首先就要淡化性别界限,实施一种无性别歧视的教育和教养。在国外一些无性别歧视教养活动中,要求教
本文标题: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4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