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说课稿
昌吉技师培训学院—和海莲二零一三年三月一、课程设置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五、实践条件二、教学内容、时间四、教学团队六、教学效果七、特色与创新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程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技能课程,本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按典型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行整合和序化,形成以工学交替为过程、以项目教学为手段的工学结合、项目导向课程能力培养模式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主要通过在校内基地开展的校内课堂训练、校内项目训练、集中项目实训实习等多层次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就业岗位零距离,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位置科目/软件种类软件举例前续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办公应用MicrosoftOffice、WPS、OpenOffice后续课程平面设计Photoshop、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视频编辑和后期制作AdobePremiere、AfterEfects、Ulead的会声会影网站开发FrontPager、Dreamweaver辅助设计AutoCAD、Rhino、Pro/E三维制作3DSMax、Maya多媒体开发Authorware、Director、Flash程序设计VisualStudio.Net、BolandC++、Delphi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程性质与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主要是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利用Office套件来完成文字录入与排版、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简单的网页制作等工作,它在各行各业的办公室自动化工作中广泛应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办公室软件使用的综合能力,达到具备熟练掌握实现办公室自动化所需的各项技能。使学生可以毕业后可从事文字编辑排版能力、电子表格、幻灯片、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工作岗位。通过项目、案例及参与项目目标规划的编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若干个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练出来,由此确定岗位技能,根据岗位技能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内容,再将内容划分成几个教学模块,各模块的教学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采用边讲边做,边做边讲,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在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思路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思路整体化的职业分析(职业资格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高[2006]16号文件:“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办公室自动化的岗位需要和标准为依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和实施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以适应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的需要。理念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制作产品说明书撰写主题报告设计合同标书会计实务电力数据计算土建造价概预算新产品发布公开演讲信息导航企业形象宣传产品网络营销各类信息发布文字录入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文档编排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展示能力网络宣传能力认知计算机系统组建网络应用图文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简单网页制作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目标学习情境服务于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和方法、工具二、教学内容、时间教学内容、时间教学情景教学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实训内容学时情景一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信息的获取与交流2情景二信息应用基础平台的构建办公用微机的组建4情景三系统资源管理与配置1、办公室文员的文件管理2、办公室系统的优化配置3、配置和管理WindowsXP桌面8情景四电子文档处理求职简历、论文的编辑14情景五电子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成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2情景六演示文稿的制作公司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10情景七网页制作与管理小型企业网站的建设8情景八专业应用拓展信息技术及其在本专业的应用6合计64教学内容、时间组织与安排64学时基础技能58学时综合技能6学时集中实训:本课程讲授完八个模块之后,安排为期四周的实训,实训的主要内容:几个实际的工作任务的项目。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通过集中实训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顶岗实习:通过四个学期的校内、企业的学习及集中实训后,到第五学期,再到IT企业去进行为期8周的顶岗实习。教学资源1、参考资料教材选取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选用自编教材。1)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3)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4)计算机应用基础新编地质出版社副主编自编教材:教学资源2、课件:10个3、案例:8个4、习题库:综合操作题库10套综合选择题库20套并附答案5、实训实习项目:共32个基本操作6个文字处理10个电子表格6个演示文稿6个网站设计4个6、学习指南:国家精品课资源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课件:课件案例:习题库:实训项目: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2341模块化教学案例化教学驱动化教学网络平台教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例1----利用Word制作求职简历制作求职简历案例分析实现方法案例小结1-1制作求职简历案例分析任务的提出小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准备找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制作一份求职简历。知道简历在求职中的重要性,小刘不敢怠慢,找到了自己的大学老师请教,老师根据小刘自身的情况,对求职简历的制作给出了建议。解决方案1-2制作求职简历案例分析②制作自荐书③制作封面如何制作出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老师给小刘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制作个人简历相关知识点1-3制作求职简历案例分析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表格的制作制表位页面边框打印124352、制作“个人简历、自荐书、封面”制作“个人简历”表格制作“自荐书”表格制作“简历封面”表格3、案例小结案例小结主要介绍了在Word文档中,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图片的处理,表格的制作和文档的分节以及制表位的使用。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案例分析实现方法案例小结案例教学例2----利用PPT制作论文答辩报告1-1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案例分析任务的提出计算机系的学生阳一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宇轩房产的网站建设。马上就要进行论文答辩了,如何才能使答辩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经过导师的引导和分析,阳一觉得Word适用于文字处理,Excel适用于数据处理,只有PowerPoint适用于材料展示,如课堂教学、论文答辩、产品发布、项目论证、个人或公司介绍等。这是因为PowerPoint可以集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图像于一体,同时借助超链接功能创建形象生动、高度交互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因此,阳一决定使用PowerPoint制作论文答辩演讲稿。解决方案如何制作出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老师给小刘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将毕业论文”Word文档插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创建论文大纲架构1-2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案例分析②添加文本、图表、格式化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等操作。相关知识点演示文稿和幻灯片幻灯片版式配色方案超链接占位符137581-3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案例分析246模板母版动画效果2、制作方法1①将Word文档插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②对幻灯片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操作。③对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筛选、提炼和添加。④通过使用幻灯片版式、设计模板、配色方案和母版等美化幻灯片。⑤设置幻灯片上对象的动画效果、切换效果和放映方式。⑥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⑦打印和发布演示文稿。2、制作方法2案例小结本章通过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演示文稿,主要介绍了演示文稿静态、动态效果的制作方法。利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步骤包括:(1)选择模板(2)确定版式(3)输入内容(4)添加动画效果(5)放映演示文稿(6)浏览修改3、案例小结教学手段1、紧紧围绕岗位群,制定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教学大纲。2、建立科学的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定期与毕业生交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3、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灵活、恰当地利用电子课件,将课程中难点和抽象内容直观易懂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估反馈),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5、加强过程环节的考核,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和创新性。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1、精心编制电子教案:精心组织演示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也便于老师的讲授。2、抽象知识多媒体演示:制作了高质量的、与新编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教学不枯燥、教学效果直观。3、教学内容全部上网: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实验指导、多媒体课件、配套练习、网上答疑、录像资料、课堂实录、参考资料等上网运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考核评价方式过程能力考核1.本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60分)+期末考试成绩(40分)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平时成绩(60分)=平时学习表现(考勤、作品、书面作业、实训报告)(20分)+8个单项能力训练(30分)+综合能力训练(10分)注:(1)单项能力测试在每次实训课的最后20分钟完成(2)综合能力训练在每个学习情境最后一次实训课最后25分钟完成考核评价方式综合能力考核3.期末考试采用项目模块考试的方法,机试考试,时间2小时。(1)中英文录入能力(2)系统和网络应用能力(3)图文排版能力(4)电子表格处理能力(5)演示文稿制作能力(6)网页制作能力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100分,共600分。四、教学团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和海莲女1967.02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二级技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讲、辅导教师曾玉华女1962.04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二级技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讲、辅导教师鲍豫鸿女1980.08讲师计算机操作工高级工计算机软件技术主讲、辅导教师王萍女1973.05讲师计算机操作工高级工计算机软件工程主讲、辅导教师郝翠萍女1971.04高级讲师国家制造业CAD工程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讲、辅导教师张琴女1971.12讲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讲、辅导教师杨军男1969.10讲师计算机网络二级技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讲、辅导教师梁蕾女1972讲师计算机软件工程主讲、辅导教师何燕女1981助教信息管理主讲、辅导教师曹明男1975工程师计算机软件技术兼职教师网信科技公司卢辉海男1970工程师计算机应用技术兼职教师宏创公司副经理教学团队情况:课程组共有专职教师9名,外聘教师2人。1.“双师”结构:课程题组9人中有6人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6%。2.专兼职比例:课题组现有教师9人,另有兼职教师2人,专兼职比例为9:2。3.学缘结构:9名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结构合理。9名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5人,占56%。整体的学缘结构专业性强、层次高。4.年龄结构:45岁以上的教师2人,31—45岁的教师6人,30岁以下的教师1人。平均年龄为40岁。男女比例为1:8。5.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副教授级3人,讲师5人,助教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占33%。9人全部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这是一支具有企业锻炼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专业技术与技能水平高、专兼结合、结构
本文标题:《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8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