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小学生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
《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研修计划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散落着同学随意乱扔的瓜子壳、糖果纸、塑料瓶等。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翩翩起舞”,所有这一切,都跟我们洁净的校园极不相称。“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基础教育在实施教育时必须重视环境教育,使未来的建设者环保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要求。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2)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学生痕迹功能教育目的、要求、原则、方法和途径的探索,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同时,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学生开展环境共性之有效的方法和策落。(3)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以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总目的。未来社会将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人的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在教给学生文明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要从身边做起,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非常必要。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的:1、课题研究的内容:(1、)形成环境的概念,掌握有关环境的一些知识,如一些简单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等等。(2、)通过对环境概念的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简单关系,树立环境意识。(3、)在树立了高的环境意识之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环境道德观念。(4、)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技能,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测量环境质量的技术方法等,并能在实际工作生活用品中表现出一些爱护环境的行为,对一些有害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积极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2、预期目的:学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根据小学教育的整体任务来确定的,因此,学生环境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学地保护环境的意识,获得一些浅显知识和环保技能,初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在校学生,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如:1、文献研究法:查阅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应用有关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摘抄,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2、调查研究法: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班级教学现状作调查分析,得出调查结论。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实践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适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以及具体安排时间:(一)、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全程为11个月,即从2012年3月始,至2013年1月,全部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完成。1、准备阶段主要是建立课题,学习有关文件及情报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等。2、实施阶段确保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环境知识,培训其自觉的环保行为等。3、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检验研究成果,整理各子课题的研究材料,编印有关资料,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验证研究工作,完成研究报告。一、选题背景1、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的时候,人们却惊奇的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实践表明,要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除了依靠政府权威的努力之外,公众的自觉行为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公众的环保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是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希望所在。2、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萝北县第二小学是学生第一课堂红领巾示范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历届领导极为重视对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的培养,并以“小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养成研究”课题研究为实验。二、研究内容:(一)计划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二)具体目标1.坚持做到“五少”,即:少用一次性碗筷;少用胶袋;少吃零食;少用化妆品;少制造垃圾。2.少先队活动为主导,开展“绿色行动进万家”、“我是环保小卫士”、“热爱绿色就是热爱生命”、“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保护我们的家园”、“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活动。3.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坚持每天清洁校园。4.自觉维护学校每一处地方的环境卫生,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三)研究途径开展“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评比活动,对学校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进行每日检查评比。(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自身责任心(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培养)的水平前测。2、观察法: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培养)的行为习惯的表现。3、经验总结法: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认真总结“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养成”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五)具体计划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12/3)学习、培训、研究,选定制定研究课题。搜集研究资料,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填报上送申请、评审书。第二阶段:启动试验阶段(20112/4)1、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环境,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活动形式。2、加大力度进行良好环境保护习惯的培养。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5在全校所有班级学生中开展活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积累资料,分析研究。学生尝试开始撰写环保小论文。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2/12)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总结出具有可行性、又有比较强的操作性的做法,经验上升为理论。教师开始撰写有指导意义的经验论文,与学生的环保论文一起汇编成辑。三、研究价值: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的不幸就是我们人类的不幸,我们不能静候“寂静的春天”,更加不能够等待地球“灾难”的来临。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小小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本文标题:《关于小学生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8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