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临沂现货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产品手册资料
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产品手册(2009版)目录第一章品种概况1.1品种特性与分类…………………………………………………21.2主要用途…………………………………………………………21.3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交易产品主要质量指标……………………3第二章世界原油市场供应和消费概况2.1世界原油供应情况(储量、产量、地区分布)………………42.2世界原油需求和消费情况………………………………………6第三章中国原油市场供需和消费情况3.1中国原油生产………………………………………………………73.2中国原油消费………………………………………………………93.3中国原油生产和消费区域分布……………………………………10第四章世界和中国原油价格及市场化历程4.1国际原油价格……………………………………………………114.2中国原油市场化历程及相关政策………………………………124.3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144.4国际原油进口成本计算………………………………………14第五章国际主要原油交易市场情况5.1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155.2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155.3中东地区…………………………………………………………165.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175.5亚洲其他地区……………………………………………………17第一章品种概况1.1品种特性与分类原油又称石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原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原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1.0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至-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至87%)、氢(11%至14%),其余为硫(0.06%至0.8%)、氮(0.02%至1.7%)、氧(0.08%至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根据不同的标准,原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一)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二)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三)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三类;(四)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不同产地的原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原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原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我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1.2主要用途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原油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与功能。原油产品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原油产品,主要指原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原油产品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原油产品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原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产品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产品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各工业部门离不开原油产品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原油产品。建材工业是原油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管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油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原油产品的身影。原油产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油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油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1.3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交易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世界原油主要的分类指标有API度(根据API值分轻质、中质、重质)、硫含量等,现有原油储量比例中,中质和重质原油比轻质原油更高,按硫含量分类,低硫原油仅占17%,含硫原油占30.8%,高硫原油比例高达58%。有分析指出,世界原油平均API重度将由2000年32.5减小到2010年32.4、2015年32.3,平均含硫量将由2000年1.14%增大到2010年1.19%、2015年1.25%。我国没有对原油的强制性国家质量标准。渤海商品交易所选择的原油交易品种为国际化贸易活跃的的原油品种——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合约中的主要质量指标如下:第二章世界原油市场供应和消费概况2.1世界原油供应情况(储量、产量、地区分布)全球原油资源地理分布很不均衡,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更具体地说,是集中在两大纬度带,一个在北纬20°到40°,拥有驰名世界的海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产油区,集中了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51.3%;另一个在北纬50°到70°,有著名的北海油区、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区和阿拉斯加湾油区。2008年世界原油剩余探明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阿联酋、俄罗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我国位居第十三位。世界原油从国家生产情况: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48亿吨,较2007年增加4030.00万吨,增长1.1%。2008年世界十大产油国分别为:俄罗斯(48800万吨,单位下同)、沙特阿拉伯(44500)、美国(24500)、伊朗(19500)、中国(19000)、墨西哥(14000)、阿联酋(13080)、加拿大(12850)、伊拉克(11825)和委内瑞拉(11750)(图)。据IEA预测,2009-2011年世界原油产量将保持1.6%的增长趋势,2011年将增加到约9300万桶/日。未来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独联体、中南美和非洲地区。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将逐年提高,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更大。据估算,世界未探明资源量约为670亿吨,其中,中东、北美、前苏联三个地区拥有65%。按未探明石油资源量排列,全球七大石油产区的位次为中东、前苏联、北美、亚太、南美、非洲和欧洲。其中,中东地区为160.8亿吨,占世界的24%;前苏联地区为137.0亿吨,占20%;北美地区为123.7亿吨,占18%;亚太地区为72.9亿吨,占11%,其它地区为175.6亿吨,占27%。2.2世界原油需求和消费情况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世界石油消费量为40亿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根据许多机构公布的预测情况来看,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与80~90年代相比,将会更稳定地增长,增长主要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占全球石油供应量的40%。该组织2009年10月最新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消费需求每天将增加70万桶至8493万桶,增长0.8%,比原先预计高出20万桶。预测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达到155.80亿桶油当量。2005-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3430万桶/日,到2030年达到1.18亿桶/日。BP公司:2008年,非经合组织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占全球能源消费的51.2%。非经合组织国家石油消费占全世界总消费的45%,煤炭占65%,天然气消费量也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对于能源市场的长期趋势,这是重要的结构变化。预计发展中国家消费增长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主要部分,消费量将从2900万桶/日增长到5800万桶/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合计增量为2000万桶/日,占发展中国家的总增长量2/3强。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费量比经合组织国家少5倍。未来石油需求增长中大部分由交通行业消费,发展中国家车辆拥有量增长潜力最大,但人均车辆拥有量仍大大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第三章中国原油市场供需和消费情况3.1中国原油生产随着我国石油生产和勘探、开采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2008年全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89亿吨,年均增长2.04%,位居世界第五位,其中,中石化集团原油产量为4,20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5%。我国原油的国内供应主要来自:松辽、辽河、渤海湾、鄂尔多斯、新疆等。我国未来原油供应呈增长趋势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主要包括: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陆、海)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2008年,国内油田生产情况是大庆油田原油生产达4020万吨,同比减少149.8万吨;胜利油田原油生产达2774万吨,同比小幅增加了4万吨;克拉玛依油田全年生产原油达1221万吨;延长集团实现年生产原油1080吨的任务,江汉油田全年完成原油产量162.5万吨,同比增长0.31%。进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史上首次突破50%。前三季度原油表观消费量累计2.84亿吨,其中产量1.42亿吨,进口量1.46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06%,同比激增近2个百分点。一方面国内新油田开发滞后,而另一方面国有石油公司不断加大在海外上游的资源收购,都将不断加大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的来源国家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和阿曼,与上一年排名保持一致。2008年从进口量累计看,中国进口原油大1.7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6%。其中,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及里海地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三个进口来源地,从这三个地区进口原油占总量的比例将近90%。3.2中国原油消费中国从2003年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石油消费量排名前10的国家(2006年BP统计)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加拿大、巴西、沙特阿拉伯,其消费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中国是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综合分析我国现有原油消费结构和水平,我国原油消费量于2010年、2015年、2020年将达到4.2亿吨、5.4亿吨、6.4亿吨,届时将分别进口2.2亿吨、3.4亿吨、4.4亿吨,其中四分之一的原油进口将通过管道输送。3.3中国原油生产和消费区域分布原油作为工业血液,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山东和渤海湾等地区,消费则覆盖全国,中心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传统上有“北油南下”之说法,近年北方地区的原油炼制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南部地区的原油生产原料来源则随着进口不断增长而更趋多元化。2008年中国的石油表观消费量已达到3.68亿吨,是30年前的3.5倍;原油加工能力已达到3.8亿吨,是30年前的4.6倍。目前我国原油主要消费在工业部门,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其中,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25%左右;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10%以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这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就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的汽车耗油就迅速提高
本文标题:临沂现货渤海商品交易所原油产品手册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0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