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13版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主讲教师:115网——124786450qq.@com密码:4255816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卡耐基名言。人有两种能力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妥善处理的人。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的社会二、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的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1、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2、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2、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提出的历史必然性;3、我国对个体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相关链接“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毛泽东“我们的社会主义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的一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邓小平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949--------1956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怎样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新民主义社会性质:属于社会主义范畴体系,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特点: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解决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中国50年代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新民主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经济领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国家政权思想文化领域:存在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因素: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为主导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其中,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从国内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逐步建立并巩固,争取国民经济好转的三个条件已经实现从国际上看,周边的局势已经稳定,国际条件比较有利1、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共初步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1949-1952.MPG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初步的设想: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20年。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先建设后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的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主体两翼一化三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过去陈旧破烂的矿厂景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国营农场的收割机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社会主义改造(两翼)解决生产力解决生产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官僚资本80%工矿、交通80%钢铁90%煤33%电力67%官僚资本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比重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品种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产比历史最高年增产钢134万吨750%46%煤6649万吨105%7.4%粮1.6亿吨42%11.3%棉130万吨193%53%工农业总产值827亿元77.5%20%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全国领土基本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前提条件物质基础准备了条件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过渡时期的理论《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2)列宁的对马克思过渡时期理论的继承3)毛泽东积极探讨过渡理论1953年《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鬥爭——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逐渐形成中国化的过渡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1)小农经济的局限性;(2)土地改革后,农村农民积极性高涨,能够也必须积极引导;(3)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领导地位,可以控制国民经济的脉搏。毛泽东在家乡韶山与农民座谈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经济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关于农业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6年农民、踊跃报名入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见证合作社1953-1956M24131_见证——合作社.mpg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入社农户96.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要性、过程)1956年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6年\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入社手工业产值93%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关于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生产合作的道路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平赎买的含义: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采取有偿的办法,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的政策。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平赎买”的具体形式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分配利润(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定息制度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初级形式高级形式—公私合营工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步骤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5年12月私营工商业者的家属举行游行,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国家税收34.5%职工福利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20.5%四马分肥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定息制度在分红问题上,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固定息率5%的“定息”。私股共24亿元,从1956年起,国家每年支付5%的定息,支付期限10年。到1966年国家共支付32.5亿元。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资料:红色资本家__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2005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1957年他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荣毅仁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获得了“双赢”,“中信”成为荣氏财富的引擎。1986年,他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56年1月毛泽东视察上海公私合营申新九厂时,和荣毅仁交谈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资料:红色资本家__荣毅仁1998年3月3日,江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与副主席荣毅仁交谈1994年,荣毅仁在三峡工程展馆。荣毅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照1956年,毛泽东在荣毅仁陪同下参观上海中新纺织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资料:1956年1月,荣毅仁就社会主义改造答记者问记者直率地问:“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荣毅仁很快就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
本文标题:13版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0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