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七讲海德格尔与老庄(XXXX)
第十七讲海德格尔与老庄张志伟2006年9月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二、“知其白,守其黑”三、白天看星星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尼采》形而上学(metaphysics)本体论(ontology)=toon+logos=关于存在的理论存在(Sein,Being)存在:Being-tobeSein-zusein存在=去存在=生成的境域=生生不已的源泉此在(人的存在)的本性1、zusein(tobe):“去存在”2、Jemeinigkeit:“向来我属性”此在=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个体存在者=面对可能性筹划和选择自身=可能之在=自由的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存在--可能性--自由--选择--责任牵挂Sorge是此在对于生存的承受和开展,本性上牵挂未来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着“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乃至“我存在且不得不能在”的负担,逃避能在而沉沦于世。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立足自身而在世思想的“转向”《论真理的本质》(1930)《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老子《道德经》1、JohnChalmers,英文,1868。2、Reinholdv·Plänckner,德文,1870。3、Victorv·Strauss,德文,1870。4、F·H·Balfour,英文,1884。5、C·deHarlez,法文,1891。6、JamesLegge,英文,1891。7、PaulCarus,英文,1898。8、JosephKohler,德文,1908。9、LionelGiles,英文,1909。10、JuliusGrill,德文,1910。11,RichardWilhelm,德文,1911。《庄子》1、马丁·布伯根据LionelGiles的英译本修订汇编于1910出版德文版《庄子》2、卫礼贤(RichardWilhelm)的德文版节译本《庄子》出版于1912年。老子:知其白,守其黑。海德格尔:那知光亮者,将自身隐藏在黑暗之中。海德格尔1947年10月9日给萧师毅的短信萧先生:我时常想念您,并希望我们能尽早恢复我们的谈话,我思考您给我写下的引文(Spruch):“谁能宁静下来,并源出自和通过这宁静将某物导向(be-wegen)道路之中,以致它能发出光明?”“谁能透过成就宁静而使某物进入存在(Sein)?”天道。衷心地向您致意!您的:马丁·海德格尔1947年10月9日写于小屋“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陈鼓应: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萧师毅:谁能安定污浊,而逐渐使它变清?海德格尔:谁能宁静下来,并源出自和通过这宁静将某物导向(be-wegen)道路之中,以致它能发出光明?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陈鼓应: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的趋近?萧师毅:谁能鼓动寂静,而逐渐带给它生气?海德格尔:谁能透过成就宁静而使某物进入存在(Sein)?帛书甲乙本均无“孰能”两字。因而可读作“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浊”与“清”相对,“安”与“生”相对,从浊到清,用的是静。从安到生,用的是动。浊者,不清,黑,混乱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以静致动,使黑变成白,使混乱的东西清晰,以静的功夫澄明混浊。安,静者,死也,黑也。生,生成,动也。“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以动致静,使安宁、不动,死的境域运动起来生成。《老子》第15章描述的是得道之人。浊――动--乱,以静使之清明,这是静的功夫。安――静――死,以动使之生成,这是动的功夫。明白这个道理,掌握了动静之道的人,不会自满。不自满,就能够去故更新,生生不已。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人无法摆脱掉它。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隐秘),它保存住了这光明。光明就属于这黑暗。因此,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纯洁和清澈(Lauterkeit)。然而,它递给我一只散发着芬芳的酒杯,里边盛满了黑暗的光明。--荷尔德林:《怀念》此光明不再是发散于一片赤裸裸的光亮中的光明或澄明:“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困难的倒是去保存此黑暗的清澈;也就是说,去防止那不合宜的光亮的混入,并且去找到那只与此黑暗相匹配的光明。《老子》(28章,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原则》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海德格尔二、知其白,守其黑思想的“转向”《论真理的本质》(1930)《柏拉图的真理学说》(1931/2)《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6)在海德格尔看来,知识要符合对象,必须有共同的根据才行。于是他追问,究竟什么情况下知识才能符合对象?认识首先要把物表象为对象,表象这个概念在德语中是vorstellen,意思是将某种东西摆在面前树立为对象。那么,我们凭什么把一个东西表象为对象呢?你要想表象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必须能够被你表象才行,它必须对你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才行。所以,在物被我表象之前我和物两者都必须同时置于一个敞开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物向我显现,我对物是开放的,这个时候知识和对象才有可能相关,没有这个领域就谈不上去表象对象。那么,人怎样才能投身到这个敞开的领域里面去呢?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人向对象开放的一种行为,这个行为就是自由,所以他认为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自由并不是任意的,所谓自由就是让存在者成其所是,让存在者存在,简称“让存在”。我完全开放自己,让存在者存在,这是我的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和立场,正是在这种活动里面,我能够把物表象为对象。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想怎么表象就怎么表象,自由并不是我的工具,并不是人占有自由,正相反,是自由占有了人:我与物共同归属于敞开领域。我们把一切东西带到“无蔽”之中,这就叫做真理。然而,我们这种自由的活动一定是具体化的,我的揭示活动总是揭示这个存在者或者那个存在者,或者是这些存在者,那些存在者。因此,当我们揭示存在者的时候,这种揭示同时也是一种遮蔽或者掩藏,因为当你把某个东西带到光明之中的同时,也就使得存在者的整体存在被遮盖了。我们在茫茫黑暗之中点亮一支蜡烛,当我们想照亮某种东西的时候,它只能照亮很小很小的地方,不可能使无边无际的黑暗统统带到光明之中来,所以点亮蜡烛的结果是反衬出来周围的黑暗。真理真理:aletheia--a+letheia,解蔽、无蔽无蔽=真理遮蔽=非真理但非真理不=谬误或假相=还没有得到澄明或者揭示的源始境域=尚未解蔽的遮蔽状态真理是解蔽也是掩藏,解蔽打开掩藏,使掩藏可见,于是我们以解蔽的方式接近被掩藏的东西。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去解蔽,都不可能使一切被遮蔽的东西尤其是存在者之整体的存在显而可见。我们使用去蔽的方式接近真理,固然是想让被遮蔽的东西显而可见,但是我们越是企图这样做,可能离我们的目的就越远,因为被遮蔽的东西一旦被去蔽,就不再是本源的存在了。所以,我们追求光明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将黑暗带到光明之中,而是为了借助光明而复归于黑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知其白,守其黑--老子《道德经》第28章GeheimnisGeheimnis(神秘),词干是heim,在德语中是“家”的意思。海德格尔的言外之意是,那在我们看来是处于黑暗之中遮蔽状态的神秘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海德格尔另一个著名的概念unheimlich被译作“无家可归”,听起来很好听,但不确切。应该是“不在(un)家(heim)”的意思。在某种意义上说,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是从无蔽状态转向了隐匿的存在。不过,虽然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遇肯定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德格尔由此而走向了东方神秘主义,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中国的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处于两端的话,海德格尔则似乎站在中间,我称之为“第三条路”。南海之帝为儵(shu),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知其白,守其黑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海德格尔三、白天看星星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有一些人像囚徒一样被巨大的锁链捆绑着(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捆绑着),面对着洞壁,身后是一段参差不齐的矮墙,矮墙后有一堆火,在火与矮墙之间,一些人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走来走去,火就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影子映在洞壁上。在囚徒们的眼中,映在洞壁上的影子就是实在的世界,因为他们不知道还可能有别的世界。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懵懵懂懂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他们中有一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转过身来,这时才发现,他们以为是实在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影像。这个人继而走出洞穴之外,则更进一步发现了由太阳主宰的精彩世界。然而对海德格尔来说,哲学要做的工作不是从遮蔽状态转向无蔽状态,而是从无蔽状态转向遮蔽状态。在他看来,我们原本生活在遮蔽状态之中,遮蔽状态就是我们的家。然而,在遮蔽状态中,在黑暗中,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家究竟在何方,所以我们需要光明。然而,由于我们越来越固执于光明,从而便遗忘了遮蔽状态的黑暗。按照《存在与时间》,这是顺理成章的:在遮蔽状态中我们感到的是不在家的陌生异己的感觉,而在光明中感受到的则是一种沐浴阳光的温馨的家园感。所以,沉沦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命运。此光明不再是发散于一片赤裸裸的光亮中的光明或澄明:“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困难的倒是去保存此黑暗的清澈;也就是说,去防止那不合宜的光亮的混入,并且去找到那只与此黑暗相匹配的光明。《老子》(28章,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原则》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海德格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一切都运转起来了,这恰恰是令人不得安宁的事,运转起来并且这个运转起来总是进一步推动一个进一步的运转起来,而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我不知道您是不是惊惶失措了,总之,当我而今看过从月球向地球的照片之后,我是惊惶失措了。我们根本不需要原子弹,现在人已经被连根拔起。我们现在只还有纯粹的技术关系。这已经不再是人今天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海德格尔,1966年“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源泉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比一千个太阳还亮”有一个人在路灯下找东西,我过去问他,你在找什么东西?他说我的表丢了。我问他你的表是掉在这儿了吗?他说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会在这儿找呢?他说:只有这里有光亮。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七讲海德格尔与老庄(XXX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