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解决旅游院校与饭店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对策
解决旅游院校与饭店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对策常州旅游学校吴小南摘要:面对饭店业人力资源存在危机,旅游院校输送后备力量又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供需双方难以对接,饭店与旅游院校必须各自从自身的管理和教育体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关键词:饭店人力资源;旅游教育;人才供需;对策1对饭店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对2006年中国饭店业人力资源和旅游院校做了一个研究报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谷慧敏教授对该报告做了深入地分析。报告通过对1200多家饭店和对200家旅游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饭店业与旅游院校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人才供需错位,供需双方都难以对接,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以及饭店品质的有效提升等困难直接摆在了我们面前。饭店业现实状况是:饭店的员工流失率极高,饭店业专业人才缺口大,旅游院校毕业的行业就业率低,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不愿进入饭店业,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旅游院校办学定位不准,人才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脱离人才培养规格,实践性环节的弱势,使旅游教育的有效产出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人力资源是饭店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本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饭店业以产品、服务、质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在饭店业管理中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人力资源是制约饭店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1.1饭店业急需人才,但人才却经常流动、缺失目前我国饭店人力资源总体特征表现为人员聘用方式呈现多元化,用工制度市场化,员工流动总体比例呈现分层化特征,培训成为饭店提高员工基本素质的主要方式,饭店星级和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现存问题包括:行业吸引力下降,存在吃“青春饭”现象,影响行业劳动力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性,招聘员工存在导向壁垒,束缚无经验但有潜力者进入,整体流动率偏高,职业不稳定性增强,行业薪酬优势不复存在。通常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收入高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己升迁的机会。1.2旅游院校输送人才,但后备力量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大多数旅游院校与瑞士洛桑学院比较,在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摸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可以发现我国的旅游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首先是院校培养人才层次不分明,定位不准,本科、大专、职高所开设的课程雷同,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金字塔型的理想的结构。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许多学校的教师没有行业背景,并没有太多的饭店实践经验在从事教学,常常是纸上谈兵。实训设施简陋,没有按饭店的工作环境来设置,甚至没有能满足教学的基本实训场所,同时又给学生发出了错误信号,造成学生对进入饭店的期望值过高,心理预期与现实发生冲突。许多饭店人力资源总监都有这样的感觉:企业本身人力资源不足,招聘院校的学生又存在心理预期与行业实践的错位,本科生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中职生又认为是吃“青春饭”,工作不牢靠。这些因素对饭店管理、培训和稳定都有很大影响,造成饭店不敢使用这些学生,而是选择一些态度较好学历较低的人,但这些又影响饭店的整体水平的提升。2饭店业与旅游院校的解决对策面对饭店业人力资源存在危机,旅游院校输送后备力量又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供需双方难以对接,如何来解决?在这里我们尝试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2.1饭店应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观点,实现共赢饭店人才之所以流失、流动、缺失严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行业缺少企业文化,没有让人才留下的吸引力。饭店应以人性回归为导向,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和谐饭店的理念,把员工看作最珍贵的资源。以“员工第一”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强化职业生涯管理,了解员工的发展期望,制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前途,使饭店与员工始终处于互助成长状态,形成饭店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局面。其次,员工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提高职业素养,以实际行动加强自己对饭店的忠诚,尽可能将自身能力、兴趣及发展与饭店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在具体的管理中,应注意从三个层面入手,在管理上要打造快乐工作的平台,加强核心员工的管理,建立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机制;做好业绩管理,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从个人层面要引导员工有对快乐工作的追求,并学会自我调节,对所从事的工作和自我要有清楚的认识。我国饭店应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重新它的定位职能和作用。饭店在选拔人才时应从注重相貌到注重态度,从注重过去经验到注重创新潜力,从专业对口到能力对口,从依靠经验到依靠科学,从内部确定到公开选拔等。2.2旅游院校应以实践为导向,构建新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高职、中职旅游人才的培养对饭店业发展需求的反映,在人才结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从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机械的、保守的、表层性的,难以适应市场对旅游人才多层次的需要;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旅游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饭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旅游教育,注重研究饭店业市场,加强与饭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实践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模式。2.2.1必须重视更新课程理念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相互联系的结合点,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核心,也是实现培养目标最根本的手段。先进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大国、旅游大省地位确定,对旅游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也只有通过课程这个中介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旅游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而高、中职的旅游教育课程应构建以实践为导向,以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特色的课程是我们改革主题。学校应以旅游行业需要为目标,以旅游服务、管理、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通过各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建立相应课程,从而使课程设置更符合市场需要。而“技术应用能力”不仅指操作能力而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2.2.2建立任务引领下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旅游职业教育中沿袭普通教育知识体系式的课程结构的局面:课程与职业关联不够,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明显,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饭店岗位的实际需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开发课程,使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过程,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间的联接,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2.2.3大力升华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不同与基础教育,本该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许多学校实践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或第三年到去饭店实习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学校没有系统的实训计划,没有科学地配置实习基地,弱化了本应处于重要位置的实践性教学。目前实习基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校内实训场所,学校设置与饭店工作环境一致的前厅、餐饮、客房等操作室,让学生仿真训练;二是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饭店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由饭店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这两类中,校外实习基地更有利于产、学、研紧密结合,在饭店中有客人的存在使学生具有实战感,更能针对地指导学习,更能学到实际经验。最好是学校建有自己的饭店,如原来南京金陵旅馆干部管理学院和南京中心大酒店的前店后校的模式,更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以及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今后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应结合任务引领下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改革进行规划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并非是简单地重视技能训练,现代心理学把技能分为两类:实际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亦称心智技能)。当前,很大一部分人(包括职业教育的各级领导和各校师生)把职业技能单纯理解为前者,从而把职业技能单纯理解为实际操作技能,过分地强调了“考工”的合格率,这是不全面的。心智技能是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将知识运用于原先的学习环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时形成的。学生形成这类技能,对于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养成以及进行业务上的革新和创造将有很大的作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创造性能力,也是在参与创意性的策划,创造性的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因此,旅游职业教育要结合专业课教学,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及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向深度、广度发展。为学生提供以社会和产业为背景的实训基地,把能力培养与产、教、研紧密结合,互动并进,发展能力,增加后劲并且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2.2.4启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就读与旅游高职、中职是迫于无奈,认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伺候人的职业,甚至连一些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思想认识影响了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次就业率比较高,但分析就业岗位类型和长期就业率,情况就令人担忧了。为一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培养出的学生,却不热爱这个行业,或者至少不安于这个行业的就业,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这其中有学生与家长的定位和期望值的原因,也有学校培养人才定位不清的原因,还有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不了解饭店业的职业情况等多方面的原因。饭店是一个风光在外,辛苦在内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从最基层做起的准备。学校应充分重视迅速启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饭店这个行业及职业特点,及早建立起职业意识,了解自己,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将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要渗透整个学校教育之中。2.2.5打造真正意义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有高学历,高职称,而且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否则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能力。教师应更好把握行业岗位特点及能力要求,能敏锐抓住行业发展的趋向与脉搏,使教育符合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当然加强这方面的要求还要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的导向和观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喜的是很多学校已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样可改变一些过去的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现象。我们可引进或聘请行业资深人士任教,让教师定期到企业上岗实习,掌握实际技能和管理实践。但必须注意的是“双师型”不仅仅是“双证型”,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和较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尽管目前饭店业存在的人力资源危机和旅游院校的教育观念滞后不是短期能解决的,但我们已看到了希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旅游院校沟通的平台已建立,江苏省旅游教育集团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只要大家形成合力不断改进,相信旅游院校与饭店业人才供需错位的现象会有改变,人力资源体系会建立健全起来。参考文献: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本文标题:解决旅游院校与饭店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