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文化建设纲
1目录一、现实基础……………………………………………………………………3(一)历史回溯…………………………………………………………3(二)成绩与优势………………………………………………………4(三)机遇与挑战………………………………………………………5二、理念设计……………………………………………………………………6(一)学校精神——用心………………………………………………6(二)品牌概念——立心教育…………………………………………6(三)文化元素——书简………………………………………………8(四)教育理念——处处问学,事事立心……………………………9(五)实践表征…………………………………………………………10三、建设目标…………………………………………………………………11(一)课程文化建设………………………………………………………11(二)学生文化建设………………………………………………………11(三)教师文化建设………………………………………………………11(四)组织文化建设………………………………………………………11(五)校园文化建设………………………………………………………12四、内容框架…………………………………………………………………12(一)课程文化…………………………………………………………12(二)教师文化…………………………………………………………12(三)学生文化…………………………………………………………13(四)组织文化…………………………………………………………14(五)校园文化…………………………………………………………15五、重点工程…………………………………………………………………15(一)“立心”主题系列课程开发工程…………………………………15(二)“用心”教师队伍建设工程………………………………………17(三)“学科育人”教学过程优化工程…………………………………17(四)“众兴娃”公益行动小队实践工程………………………………18(五)“图书历史”博物馆建设工程……………………………………19(六)“书简文化”校园改造工程………………………………………20六、实施建议…………………………………………………………………21(一)加强规划领导………………………………………………………21(二)完善经费管理………………………………………………………21(三)鼓励师生参与………………………………………………………21(四)依托专家引领………………………………………………………22(五)力争社会认同………………………………………………………222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创建于1961年,短短50年的办学历史,从一所农村小学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城市新型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小学发展成为受老百姓普遍欢迎的省级实验小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学校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新使命,提出了“文化立校”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试图通过学校文化的整体设计,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实现学校文化的持续发展。据此,本着服务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的总体目标,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引领,制定本纲要。一、现实基础(一)历史回溯近年来,学校深化落实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强化教学文化探索,努力营造学习型组织文化,使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校本课程开发突出“小公民教育”主题。以培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群体、爱国家”的现代公民为目标,紧紧围绕“小公民教育”,学校开发了“做父母的好帮手”、“做律己的小标兵”、“做同伴的小伙伴”、“做环境的小卫士”、“做自己的小主人”等系列校本课程,通过与学校养成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区服务相结合,丰富实施方式,突出教育价值,提升了校本课程的文化品味。2.教学文化探索着力建构实践模式。在学校长期实行“五备四统一”集体备课模式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构建了“五环三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重视教师引领、强化教学反思,使教学改革充盈着文化的意蕴。3.教师组织文化彰显自主合作精神。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多元平台,不仅组织了骨干教师培训班,鼓励教师经常外出学习考察,实施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而且还着力开发教师誓言、读书交流、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等文化项目。通过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3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自主、合作发展。在提高教师专业境界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文化。4.学校文化建设走向自觉发展新阶段。文化自觉是学校实现规范办学和质量提升基础上的更高追求。在创建省实验小学的过程中,学校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被确定为省实验小学以后,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带领全体教师将学校发展重点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来,在教育教学实践、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改造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使学校文化建设走向了自觉发展的新阶段。(二)成绩与优势1.文化氛围浓厚,有鲜明的校本特点。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运河畔,水的灵性为学校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灵动美。校园内的仿古园林绿意盎然、花木争奇斗艳,让人感受到一种惬意和快乐。“紫藤长廊”、“礼仪长廊”、“文化长廊”的独特布置与设计,雄伟壮观的喷水池雕塑等等,都能使人在享受如画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学校精神文化的魅力。充满着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学校专栏设计,体现了学校较高的文化品质追求。2.教师积极负责,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学校努力追求“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文化,激励教师用敬业、博爱、智慧、儒雅等品质成就每一个学生,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成长当作最高的追求。广大教师能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敬畏教师职业,履行育人职责,主动与他人合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负责。责任、能力与使命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良好习惯,学校的外在要求也已经转化为教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教师队伍表现出持续的发展能力。3.学生乐群好学,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广大学生能够争做自己的小主人,表现出意志坚强、自信乐观、勤奋好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他们处处以合格小公民的身份要求自己,懂得敬爱父母、关心亲人,善于与同伴合作,养成了尊重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良好品质。他们都争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乐于学习、宣传和运用环保知识,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区服务意识。4.教育实践创新,有满意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有特色,学校积极开展了“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成效4突出。教学有创新,学校构建了“五环三步”教学模式,激发教师创新教学行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校的高质量有较高影响力,在区域内有很高的美誉度。5.管理科学高效,有先进的人文思想。重视人文关怀,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处处为教师着想,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教师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突出机制建设,学校建立了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包括青年教师成长机制,师德自律机制,教师合作机制等。强调自主管理,教师通过个人发展规划引领自身主动发展,学生通过班级名片设计行使自主管理权利。在师生自主管理中提高了管理效率。(三)机遇与挑战基础教育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社区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等,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教育转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教育转型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教育理念实现了从注重单一、整体、规范的传统理念向强调多元、个性、特色的现代理念转型;二是义务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教育转型对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行为、管理方式等都必须进行重新思考,学校文化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2.优质教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已经从“有学上”转向了“上好学”。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在于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品位、文化内涵和教育质量。3.生态优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校本发展理念下,学校各项工作的整合,师生关系的和谐,各项制度的结构优化构成了学校教育生态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和谐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在教育开放的理念下,学校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家长等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文化服务,实现与外部生态的和谐,应成为5当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特色发展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在教育需求多元的背景下,学校的特色发展成为当代学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特色发展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特色发展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整合性目标。二、理念设计(一)学校精神——用心简单来说,“用心”指的是不管是学习、处事与做人,都能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以诚相待,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奋发进取的生命精神。作为学校精神,它是指向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要求,也是学校为之不懈努力的高远追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专心。“专心”意指用心专一,一心不二。“专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对待工作与学习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的集中状态,而不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的三心二意。在教育文化的意义上,“专心”的核心价值在于保证对教育的远大理想与卓越品质的持续追求。2.诚心。“诚心”意指真心诚意,以诚相待。“诚心”是人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也是人面对自我的基本准绳。教育要培养的,既是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也是能够忠实于自我的独立人。这就要求师生皆以诚心为前提,与他人和谐相处,而这种诚心应该建立在对他人的尊重、信任与悦纳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还要求师生能够忠诚于自我的内心,不为外物之驱使而委曲求全,并葆有独立的人格与批判的精神。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义之所在。3.恒心。“恒心”意指持之以恒的毅力、达到目标的决心以及持久不变的意志。教育是一项关于未来的“慢”的事业,一切急功利近与轻浅浮躁都将把教育推往歧途。“恒心”是“用心”得以充分彰显的根本保障,它要求师生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唯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将“专心”与“诚心”转化为成功。(二)品牌概念——立心教育6“立心教育”是我校关于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哲学。“立心教育”是服务于人的心灵与性情的涵养,促进人全面生命价值实现的教育,是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立心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当下,又关乎学生未来的长远教育,是一种既重视学生学习,又统摄学生德性的整体教育,更是一种强调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生活教育。“立心教育”最终指向学生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具体而言,可阐释为以下三个方面:1.涵养德性。一个有德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涵养德性”作为“立心教育”中的第一要义,重在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其道德意志,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培养不是生硬灌输的结果,而是润物无声的影响;不是道德知识的累积,而是自我体悟的修习。“涵养德性”最终走向学生个体的自觉。2.体认学问。“立心教育”所关注的学生学习重在对学问的体验与建构,强调知识习得的过程是不断体悟、不断反思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求适切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体认学问”鼓励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主动地向自然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教育实践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与资源,拓宽其视野,增长其见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从而挖掘其学习的潜能。3.心事合一。“心”与“事”是统一的,即头脑中的思想与观念都能在具体的行动与实践中得以体现,“心”与“事”又是相互呼应的,即当现实与思想相悖或不相符时,主体将积极地调整既有的观念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或是不断地改变现状以践行有益的思想。心事合一就是强调观念与实践的统一,认知与行为的统一,适应与超越的统一。所以,“立心教育”是以“心事合一”为基本路径的教育,是旨在通过激活学生“心”与“事”
本文标题: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文化建设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6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