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全国Ⅲ卷)2017年高考 文综历史 详解- 7页
教材:人教版第1页共7页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实战模拟·复习指导·课案附件)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必修3、1(考点所属教材范围,下同)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题:(做题过程模拟与思路引领,下同)A.文字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演进,由繁到简。与该选项的关联性强,但是,又觉得有点过于表象化,把握不是很大,那就保留下来,继续看后面的选项。B.书写材料跟文字的简化与否,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可考虑排除。C.据教材中提及的战国时期几次改革看,都没有文字改革方面的内容。错误的可能性极大,多半排除。D.“书同文”即统一文字,始自秦朝。有违事实,果断排除。最后,对比下来,还是A没有明显错误,可以确定了。备注:正确项的描述比较表象化,需要在细心、周密的思考后,能果断排除其它项。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必修2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题:A.“义利观”中,“义”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利”是物质利益。一般情况下,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努力的重要动力。可见,至少利益观是不会有根本改变的。错误,排除。B.首先题中无此意;再者,所列行业,还包括农牧业和采矿业。错误多,排除。C.该项描述与背景知识倒是吻合,没有知识上的错误;题意看,各行业都有努力致富者,这确实跟当时经济的整体形势是有关联的。不敢确定,但也不能轻易排除,还需要看清楚最后一项来确定。D.题中“倾郡”、“倾县”之类的,是指富裕程度,指财力,而非权力。错误,排除。备注:阅读材料,极需细心;需要借助背景知识。26.表1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基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必修2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教材:人教版第2页共7页解题:A.自耕农经济,是指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若联想到这些的话,该项不能排除,留着。(扩展一下:如果说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生产目的,小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经营规模的话,自耕农经济则侧重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B.根据后两行数据,可考虑排除。C.均田制破坏严重的后果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土地越来越集中。将此情况对照表中数据,自然不相符,多半排除。若能立即联想到B项,就可以果断排除B、C了。D.与“效率”毫无关系。排除。备注:考查对数据资料的研读能力,及对历史概念的了解和应用。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必修2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题:A.历史叙述只是获取历史事实的途径之一。错误,果断排除。B.题目直译就是,两个文献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内容大像径庭。据此,B项没问题,保留。C.若真如此,我们的历史课本不都应该扔了?错误很明显,排除。D.该项干扰性比较强。首先,“即可确认”的说法过于武断;其次,结合题目仔细斟酌,会发现还有不妥之处:题中只列出完全相反的两个事例,这种情况下,“即可确认历史事实”就太过武断了。还是前面的B项稳妥。备注:考查史料鉴别能力,需要一定的史学素养;因干扰项不太好鉴别,难度不算小。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行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必修2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题:A.变动中包括“行政”,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上述变化”即指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这正是维新变法运动所提倡的;从时间看,“至今两年来”,大概就是1895年以来,维新运动兴起,符合史实。该项没有错误,肯定得留下。B.在确定保留A的情况下,该项无论其自身描述正确与否,大体是可以考虑排除,因为不如A明朗。(假如A已排除,又难以决断其对错,就得留下。)C.不符合史实,果断排除。甲午战争后,日本取得在华开矿设厂的权利,列强纷纷加大对华资本输出,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D.该项描述符合史实:甲午战争后,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下一步,看跟题干有没有关联性,这是最有难度的地方。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史实,应该就能清楚状况:列强侵略、政府放宽办实业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觉醒,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维新变法→学习制度等综合起来看,A是没错,但出现A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是D,对比之下,自然是要选逻辑关系上处于更深层次的D。备注: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很紧密;考查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尤其是对知识间逻辑关系的理解;需要扎实的知识为依托,更需要严密细致的思考力。教材:人教版第3页共7页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必修2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解题:A.无法从材料中知晓民众的婚娶是否自愿,错误是相当明显的,排除。B.材料中钢琴、白纱、鲜花、蓝袍黑褂、旗袍,展示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情况。也符合时代背景,没毛病,保留。C.题干没有提及婚姻双方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地位。错,排除。D.习俗的演变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导”一词过于夸大政府在习俗演变中的作用。不太恰当,相对而言,B项更稳妥。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必修1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题:A.新中国还未建立,依然处于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还不属社会主义阵营。错误,排除。B.“领海”、“领空”等属国家主权,要求外国力量撤离,以维护国家主权,自然就是不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合乎题意,保留。C.渡江战役只是在长江流域,这一地带并不是西方国家实施援助的唯一通道,如东南沿海一带同样可以实施援助。错误,排除。D.明显不符史实:“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策。排除。31.图5(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必修3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题:A.文人画注重写意,题材多为山水,且集篆刻、书法等为一体。排除。B.同期的西方流行画风,通称为现代主义,诸如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主观性较强,画面往往抽象。该象不恰当,排除。C.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往往重视自然美和真实美,手法写实。正确。D.既然能认定C,该项自然就能理解应该排除。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解题:注意题干中几个重要信息:“官员…履行职责”,“陪审员…宣誓保证公平审判”,“成人拥有…义务”,始终围绕一个概念,即职责,选项中唯一能与之匹配的只有D。虽然不算难,也还是再看看其它项的漏洞。A.至少,普通公民跟“权利滥用”无关。以偏概全的说法,自然不对。B.同上。C.对照题意,重点在职责,而非权利。备注:地地道道的材料分析题,送分的,只要语文课上不老大瞌睡就该做对。教材:人教版第4页共7页33.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必修1解题:C作为正确选项是很明显的:“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而且,法国革命是以启蒙思想为旗帜,人民主权正是启蒙思想的核心之一。A、B不符合史实:法国没搞三权分立;1793年的法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D.不是题干所强调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关系。备注:难度很小,送分的。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必修2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题:A.报酬发放时间缩短,试行的工资制度又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的保障,这种改变符合农民的利益需求,应该是受农民欢迎的,自然有利于生产积极性提高。再结合背景和政府行为的一般目的看,该项基本没问题,留下。B.不符史实,排除。苏联的计划经济自1928至1936年确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逐步实施新思维,计划经济开始解体,到1991年苏联解体,计划经济才彻底完结。C.头脑简单一点,看不到该项与题目的关系而排除的话,是运气好;稍微深入发现了与题目的联系而选择的话,这运气就差了;仔细思考最终发现有联系但能确认不该选的话,那是本事了。根据题意,政府是有意提高农民积极性以发展农业,农业发展起来,对于消除城乡差别,理论上说,不是没有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背景知识,长期的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工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相对落后,当时状况下,农业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把农业发展起来,而不应该是漫长的“消除城乡差别”。明白此理,即使把“消除”改成迷惑性较大的“缩小”,也可以果断排除。D.不符史实,排除。“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仅凭题干中这一句就可以判断,当时已经处于集体化状态。事实上,1928年就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备注:结合背景,仔细推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必修2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题:A.首先抓住该项的关键词:“弊端”。一般两种做法,第一种:迅速回忆这些“弊端”,同题干中的情况对照,看是否有联系;第二种:题目中找属于“弊端”的描述,看是不是跟“国家干预经济”有关联。以第二种为例,题干中的“弊端”很容易看出来,是“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部门、机构、人员增加实属自然。既然选项和题目有此内在联系,得留下了。B、C.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财政支出庞大”、“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可见主旨不是放权,而是分担;也没有关乎福利政策。都可以很肯定的排除。D.不符史实,排除。70年代初,各国面对经济的“滞胀”状况,适当减少国家干预,后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备注:主要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材:人教版第5页共7页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必修1、2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本文标题:(新课标全国Ⅲ卷)2017年高考 文综历史 详解- 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8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