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物权变动•第一节概说•第二节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第三节非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第一节概说•一、含义•(一)就物权本身观察:乃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二)就物权人观察:为物权的取得、设定、丧失与变更•二、物权变动之依据: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与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一)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1、何谓此处之法律行为?--物权行为。•2、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基于物权行为之物权变动•(二)非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两类•1、基于法律行为外之法律事实•2、基于法律之直接规定•(1)基于民法规定:法定抵押权、法定地上权、留置权•(2)基于公法规定:征收、没收、判决、强制执行•三、物权的产生•(一)分类、含义及法律效果物权取得原始取得继受取得分类一分类二移转继受取得创设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1、绝对发生--原始取得(固有取得):非基于他人既存权利取得,物上原有负担消灭相对发生--继受取得(传来取得):基于他人既存权利而取得,物上原有负担不消灭(1)移转继受取得:依原状取得他人既存物权创设继受取得:于他人既存物权上设定限制物权(2)特定继受取得:仅继受特定标的物(仅承受物上负担,不承受前手之其他义务)概括继受取得:继受总体财产(取得一切物权,也承受前手之其他义务)•2、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取得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取得•(二)具体情形分析•1、原始取得之情形•2、继受取得之情形:法律行为或继承•四、消灭•(一)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1、绝对消灭:权利本身消灭,且无人继受权利。•2、相对消灭:权利移转给他人•(二)因法律行为而消灭与非因法律行为而消灭•五、变更•(一)广义变更与狭义变更•广义变更:主体、客体及内容之变更•狭义变更:客体及内容之变更•(二)主体变更:属物权的取得、丧失问题•(三)客体变更(量的变更)•标的物量上的变化•(四)内容变更(质的变更)•内容或作用之变化第二节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一、含义:此处法律行为,系指物权行为•二、物权行为理论•三、物权公示与公信原则•二、物权行为理论•(一)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之区分•〔案例一:某甲向某乙购买二手电脑一台,某乙交付了价款,某甲交付了电脑。分析其中的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案例二:某甲与某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某乙当场支付全部价款。次日又与某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某丙未付款,但当日办理了房屋登记过户手续〕•1、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界定•(1)负担行为:使人负有债务(产生请求权)•(2)处分行为:直接导致物权(或债权归属)之变化,不产生人的义务(债务)与请求权•A、导致物权之变化:物权行为•B、导致债权归属之变化:债权行为负担行为使人负有债务(产生请求权)不产生物权之变化处分行为产生物权(或债权归属)之变化不使人负有债务(不产生请求权)产生物权之变化产生债权归属之变化物权行为准物权行为2、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体系法律行为负担行为处分行为债权行为物权行为单独行为:抛弃物权契约:所有权之移转、限制物权之设定单独行为:债务免除、承担契约:债权让与准物权行为•3、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实例判定••〔案例一:甲公司通过拍卖,取得某地块70年之土地使用权〕•试分析其负担行为、负担行为所产生之请求权,处分行为、处分行为所产生之物权变动••〔案例二:某甲向乙银行借款,签订抵押贷款合同,约定由某甲在其所有之不动产A大楼上为某乙设定抵押权,某乙才向某甲发放贷款1000万〕试分析其负担行为、负担行为所产生之请求权,处分行为、处分行为所产生之物权变动4、负担行为、处分行为、判决与强制执行5、处分行为、处分、处分权(1)处分事实处分(广义)处分债权行为法律处分处分行为+公示=(狭义)处分(2)处分权事实处分之权利广义处分权为债权行为之权利法律处分之权利为狭义处分之权利(常态)(3)处分权之来源(处分权人)(4)无处分权的情形(5)处分权之限制A、处分权限制之法定原则B、处分权限制之种类单纯的限制处分权属于他人(无处分权)处分权与他人共享(部分无处分权)(6)不构成处分权限制的情形(7)无权处分(二)要因行为与无因行为(抽象行为):无因性问题1、含义:原因行为之瑕疵,是否会影响到结果行为(处分行为或无因债权行为)之效力(1)影响――要因行为(2)不影响--无因行为A、处分行为:物权行为、准物权行为B、无因债权行为:票据行为、债务承认行为、代理权授予行为2、无因性之两层含义(1)外在无因性:从原因行为--结果行为之关系而言:原因行为之效力,不影响结果行为之效力(2)内在无因性:从结果行为本身而言,原因被从中抽离,其无需原因,不以原因为生效要件(三)物权行为之含义1、物权行为:直接以物权变动(设定、移转、变更、消灭物权)为目的之法律行为,系以“物权变动之意思表示+公示(+处分权等)”为其生效要件。(1)意思表示说:物权行为=物权合意公示形式=生效要件(2)意思形式结合说:物权行为=物权合意+(公示)形式公示形式=成立要件2、物权行为与物权契约:物权行为=物权契约+单方物权行为•(四)物权行为之立法例•1、债权意思主义(公示对抗主义):债权行为→物权变动→公示形式→对抗他人(法国、日本)•2、债权形式主义:债权行为+公示形式→物权变动(奥地利、韩国、我国)•3、(无因)物权形式主义:债权行为+‖物权行为+公示形式(德国)•4、(要因)物权形式主义:债权行为+物权行为+公示形式(瑞士)•(五)物权行为之独立性•1、物权行为独立性之必要:案例讲解•2、物权行为的成立:适用法律行为之一般规定•(1)法律行为成立三要素: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2)单独行为:有相对人•无相对人•(2)物权契约3、物权行为之生效:适用法律行为之一般规定+特殊规定(处分权与物权公示)(1)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虚伪意思表示、物权意思表示错误、受欺诈和胁迫(3)内容合法与适当:A、违反强行性规定B、违反公序良俗C、暴利行为(4)要式(5)处分人必须有处分权(补充: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之区别)(6)必须公示(见下)4.物权行为与物权公示(1)物权行为+物权公示→物权变动(2)物权行为与物权公示,必须一致(3)物权行为作出后,公示完成前,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5.公示完成前,物权合意之效果(1)物权未直接变动(2)不使出卖方负有任何义务(3)通常不具备拘束力:可随时撤回(4)不构成对出卖人处分权之限制(5)例外情形,物权行为可具有拘束力A.拘束力之含义:不得撤回B.物权行为拘束力之条件C.物权行为具有拘束力之意义D.物权合意之拘束力,不构成对处分人处分权之限制•4、物权行为之附条件与附期限•(1)附条件:动产之所有权保留(附停止条件)•不动产:所附条件必须登记,方生物权效力;但解释上,应理解为预告登记。•(2)附期限:均可。但不动产物权行为附期限必须登记,否则不生物权效力•5、物权行为之代理•(1)物权意思表示:可代理•(2)交付:仅为事实行为,不得代理。•所谓代为交付者,仅为占有辅助人或间接占有人(六)物权行为之无因性1、无因性之缺点2、相对化(无因性之突破)(1)同一瑕疵(2)条件关联(3)法律行为一体化3、无因性之优点(七)我国立法与理论现状1、立法上(包括《物权法》)未明确承认物权行为2、立法者的通说:承认区分原则,但不承认物权行为3、学术界的通说:走向物权行为理论争执点:仅在于无因性问题•三、物权公示与公信原则•(一)含义与关系简析•1、公示原则:物权的内容,必须使大家公知,方能发生物权效力。•2、公信原则:对于公示内容,即使与真实权利状况不符,大家都可以信赖,并且信赖受到保护•3、公示与公信之关系:公示是公信之前提与依据(二)物权公示原则1、含义(1)广义(物权享有与变动中的公示原则)(2)狭义(物权变动中的公示原则)(通说)2、理由3、公示方法: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物权变动之公示)占有(物权享有之公示)4、公示的效力(1)立法例A、公示要件主义(形式主义)B、公示对抗主义(意思主义)C、折衷主义(我国)(2)公示要件主义下,公示之作用A.物权变动作用B.推定作用(权利正确性推定)C.善意保护作用D.对物权变动之外的其他约定内容之作用5、现行法(1)《民法通则》第72条第2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物权法第六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三)物权公信原则1、含义:不动产登记具有公信力在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物权的情形,对于取得人而言,登记的内容视为正确、完整;公示的物权内容与真实权利状态不一致的,以公示内容为准2.原因解释3、公信力之性质:拟制(Fiktion)(A)三大拟制:正确性与完整性a、已登记的错误内容,视为正确(正确性)b、可登记、但错误未登记之权利,视为未登记(完整性)C、可登记、但错误未登记之处分权限制,视为未登记(完整性)(B)正确性拟制,仅系为“取得人”之利益,而不能为任何人所主张4、公信力之适用(1)有效之登记(2)登记之错误或不完整性(3)不知情或善意并非取得之要件(4)不要求取得人对该登记有切实具体的信赖5、受公信力保护之登记内容6、不受公信力保护之登记内容7、受公信力保护之行为类型8、公信力保护之排除9、登记公信力与登记之权利正确性推定(1)拟制与推定(2)保护对象(3)性质10、公信力保护与不动产善意取得(1)是否以善意为要件(2)善意之含义不同(3)是否以信赖为要件(4)适用范围上(5)适用的交易行为之类型上2、效力:受保护之第三人,按公示内容取得权利,按公示内容承担义务(1)善意取得人:按公示内容取得权利(2)其他善意人:善意给付人善意受益人善意变动人3、公示与公信之关系:公示是公信之前提与依据6、现行法:未规定(1)物权法的规定:A、物权法第16条:“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B、物权法第106条、物权法第108条:善意取得(2)担保法解释第61条、第89条之检讨:“第六十一条抵押物登记记载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以登记记载的内容为准”“第八十九条质押合同中对质押的财产约定不明,或者约定的出质财产与实际移交的财产不一致的,以实际交付占有的财产为准”•(四)公示方式之一:不动产登记•1、不动产登记之含义•将不动产物权变动事项记载于国家专职部门掌管的不动产登记簿•2、不动产登记制度之立法例•(1)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参见比较表•(2)我国:以权利登记制为原则、上述三种登记制度之糅合•3、我国不动产登记之效力••(1)理论上,不动产登记具有三大效力:•A、权利变动根据效力(公示原则)•B、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公示原则)•C、善意保护效力(公信原则)。•(2)善意保护效力、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物权法第16、106、108条等作出了规定•(3)权利变动效力:物权法则区别多种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采取了典型的折衷主义的立法例。•A、原则:登记要件主义(强制登记):物权法第9条第1款:“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此条应作体系解释、限缩解释,仅适用于因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B)此原则之体现:•a、不动产所有权(自第9条原则推知,因无相反规定)•b、建设用地使用权(139)•c、不动产抵押权(187)•d、国有自然资源之使用权、集体自然资源所有权(可结合第9条第1款、第2款规定推知)•(e、以基金份额、股权、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质押的(第226、227条))•B、例外:•(A)登记对抗主义:•a、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让与(129);b、准不动产之物权变动(24);c、地役权之变动(158);d、动产抵押权的变动(188);e、动产浮动抵押权的变动(189)•(C)登记处分主义(非因法律行为之不动产物权变动。28-31)•(B)登记无所谓主义
本文标题:华政物权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9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