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9.中国佛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佛学与人生智慧儒道佛思想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人生智慧“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全国人大常委冯之浚演讲儒道佛人生哲学概说三个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儒家的仁是仁人,道家的道是道天,佛家的空是空性。儒家具有与社会的谐世性,道家具有与自然的顺世性,佛家具有对自我心灵的超世性。佛家诸法性空本位论的人学人是什么?佛教认为,人就是由四大、五蕴组成的一个暂时集合体。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五蕴即色(物质、现象)、受(感受)、想(思维)、行(意愿、意志)、识(心识)。印度原始佛教的创立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代印度的四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迦毗罗卫国,净饭王。3、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妻子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4、菩提树下悟道:四谛、三法印。一、四谛四谛分别讲述人生主要有哪些痛苦的问题,人生的痛苦从何而来的问题,怎样才是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怎样才能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之苦谛1、四苦、二苦(外苦与内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一百多种苦。2、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四谛之集谛人生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呢?佛教以老病为痛苦的基元,层层追溯,最后得出“无明”是根源。这就叫“十二因缘”。老病——生——有(业)——取——爱——受——触——六处(六根)——名色——识——行(生的意志)——无明识与行“识”与“行”:行是一种奋进而持续的生命力,是一种自发活动,是一种欲望迫切的意志。唯识无境。识有境无。转识成智。智有四种: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意志,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潜伏在理智之下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意志,是一种亢进而持续的生命力,是不可竭止的。他进而认为,世界是“意志”的。贪、嗔、痴是人生三大毒药贪得无厌,意气用事,痴迷执著。贪得无厌是人生的大忌,张三李四的故事;马未都博文(见后页);三七二十三的故事。知识与智慧。“为道日损,损而又损。”《红楼梦》:“因赚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续黄粱》中贪官的故事。贪欲膨胀引起众生造业,犹如灌了黄豆的老鼠。方舟子案出远门二十天,回国正值中秋,听到的第一条新闻就是方舟子遇袭案告破。这让这起近十年历史的恩怨有一个阶段了结。肖传国——一个学者,姑且称之为学者,经不住社会上的诱惑,又经不住别人的指责,恼羞成怒,雇凶报复,整个过程真真象一个劣等电视剧。钱花了不少,十万元呢,雇的人却不行,抽头一半,一半给了干活的,真是今天社会的缩影。其实雇什么人也没用,有强大的人民警察呢!警察中高智力的多了,对付这等书呆子绰绰有余,再说雇的人连手脚都不利索,扔出个锤子完全是个喜剧。我们的学术界太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象肖传国这样的小鸟,遇见了方舟子这样的大鸟,算是一物降一物,十年恩怨,一朝了结。好在事情闹得看着挺大,实际上不算大,因没造成严重后果,估计判不了几年,过不了多久,肖传国们就又会出来逍遥。按说肖传国也算是学者,学术上做点手脚,这在学术界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有仇必报,成为学术界奇耻大辱。我的担心是,学术界本是一方圣地,百姓们天天高山仰止,谁知也净是这等既经不起问,又经不起指责的学者,一碰就暴跳,心虚得很。肖传国的理由是,方舟子挡了他的科学院院士之路,如没方舟子,他是否就畅通无阻了呢?马未都认为收藏家的最高境界是“待到孤家寡人时”。“八风不动”的功夫佛家提倡不生分别计较心,提倡“八风”不动的功夫。八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种能够动摇人心的力量。苏轼与佛印的故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教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苏东坡与佛印:菩萨与牛粪的故事。一念在天堂,即在天堂;一念在地狱,即在地狱。一念三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岳麓书院讲堂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旷敏本便是人间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无门关》)不求终生成佛,只求时时成佛。人生的本质在于体验与超越。“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慧能《坛经》)人的神经常常是过于敏感,有时候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感受都可能引起我们的不快,进而放大成烦恼。人的神经常常又显得太愚钝,既缺少追求快乐的智慧,又对身边快乐缺少观察与感悟。于是就常常生活在烦恼之中。快乐是一种体验快乐不可追求,只可体验。快乐就像是天空中任意飘浮的云彩,看上去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却始终让人摸不着,抓不住,更无从把握。有时往往越是追求快乐就越不快乐,因为快乐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感受,因此我们要用心去体验。快乐是由外而内,由现实生活作用于心灵的生命体验。修禅的三个层次“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亲遇善知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果得个休歇处,依旧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五灯会元·青原惟信禅师》)那些沉醉在名利场中的人,心中只有名利的好处,他们处在第一个层次;而庄子、陶渊明等人看透了名利,或者归隐或者辞官,是第二个层次;而唐代诗人王维说陶渊明是“一惭之不忍,屡乞而多惭”,而自己是“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他那种半官半隐的方式,又是对于陶渊明的否定,他到了“依旧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超越之超越。后一个阶段总是来超越前一个超越。禅宗认为,烦恼不能回避,只能超越。不把烦恼当回事,才能没有烦恼。所以说“但知世事不能了,便是人间了事人”。程颢,程颐。眼中无妓,心中有妓;眼中有妓,心中无妓。早就放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怀海禅师)“滔滔不坐禅,兀兀不持戒。酽茶三两碗,功在镢头边。”(沩山灵佑禅师)“担水砍柴,莫非妙道。”(马祖道一禅师)触类是道。即事而真。格物致知。《五灯会元》记载:一僧人正在劳动,闻听打钟,当即背起锄头就往寺院走,呵呵笑曰:吃饭去也。四谛之灭谛灭谛就是涅槃寂静。1、无余涅槃:灰身灭智。2、有余涅槃:往生再来,活佛转世。(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3、实相涅槃:仍然生活在世间,但能够以佛教的认识来看待世间一切事物。具体来讲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复如电,应作如是观。”)诸行无常,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是物质世界,不变的是精神世界。谁能战胜“空”?四谛之道谛道谛是讲通过怎样的修习才能解脱人生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八正道: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戒、定、慧为“三学”,对治世间贪、嗔、痴“三毒”。二、三法印“诸行无常”。“诸行无常”的“行”,本指迁流不息的意思。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时刻处于变动不居中,因此是“行”。由于“诸行”总处于无休无止的迁流变动中,所以是“无常”。“无常”的“常”即是永恒的意思。“无常”是“诸行”的表现,其实质乃是“空”。佛教说“空”,是不实在的意思。从“人生是苦”到“人间好时节”《红楼梦·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来将相有几多,荒草一堆人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钱忘不了,生前日日恨无多,聚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生前日日说恩情,死后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多罗蜜多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即指现象、物质。现象、物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处在“无常”之中,故其性质乃是“空”。而这个“空”也不能独立存在,它体现在一切事物现象中,所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一如,色空不二。“空”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具有超越性、绝对性、普遍性、无限性。在哲学上具有无限的意义。“空”“无”之本体论是一种特殊的睿智,具有(或强于)境界的品格而不具有(或弱于)现实的品格。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千江水映千江月。月映万川,理一分殊。“一期无常”与“念念无常”1、一期无常四相迁流成、住、坏、空。或者生、住、异、灭。2、念念无常念念无常的“念”,是“刹那”的意思。佛经上说,一弹指间便有六十五刹那。“念念无常”即是说任何事物在没有坏灭之前,刹那刹那,都处于迁流不息的代谢过程,没有一刻能够休止。诸法无我“诸法无我”的“诸法”是指一切事物与存在。“我”是实体与主宰的意思。按照佛教缘起说和万有因果律理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因缘和合而生,因此,任何事物也就失去主宰的作用,失去了具有独立性质的实体意义。这就是“诸法无我”。多米诺骨牌效应。巴西亚马逊河丛林里的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三个月后引起了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场龙卷风。因因无始,果果无终。有业必有果,有果必有报三业:身业,语业,意业。三报:身报、生报、后报。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前三者属于三善道;后三者属于三恶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四空:业果不空,诸法性空,当体即空,空亦应空。业果不空是未然,诸法性空是已然,当体即空是体验,空亦应空是超越。佛门基本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诳语。八戒:五戒加上不作任何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和不任意装扮自己、不坐不睡高广华丽的大床、过午不食。沙弥戒:即十戒。将八戒中的第六戒分别为不听视歌舞和不涂饰香鬘,再加上不积蓄金银财宝。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见《四分律》规定)(净人,沙弥,比丘。)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修习目的只是为了自我的解脱不同,大乘佛教在解脱自身的同时,也要普度众生,所谓自利利人,自觉觉他。这才是“觉有情”的菩萨行。因此,即使自己已经证悟佛法,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但为了救度众生,也决不进入。“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树是树又不树。只看到是树是世俗认识,只看到不是树是小乘认识,大乘佛法是既看到世间但又超越世间的,是既有微观也有宏观的。净土宗与阿弥陀佛净土宗是我国流传最广、最深入民间的宗派,信者极多。今天的佛教寺院,一般都是禅净双修,而实际上以净土为主。佛教认为宇宙间有三世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中间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净土宗认为不论修行人根机利钝如何,但能虔诚信奉佛、法、僧三宝,一心持名念佛,即使不识文字,不懂佛理,也没有彻底消除贪、嗔、痴恶业,只要对西方净土深信不疑,到临终时,自会有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密宗与“三密相应”密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最神秘的宗派。它主要是包括一些繁琐的礼仪和神秘的法术。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金刚智、善无畏与不空等僧人传入。密宗认为佛教可分显、密二门。所谓显教,即是释迦牟尼为开导众生而公开说法的教门;所谓密教,即是大日如来(即法身佛,为宇宙万有绝对真理的显现,是佛陀所具有的三身之一。)仅向个别弟子秘密传授的法门。与显宗所使用的规范通行的语言文字不同,密宗常采用一种秘密语言说法,密宗将这种语言叫做“真言”(即真实言说),因此密宗又被称为真言宗。密宗认为,要契证佛法,成就佛道,必须做到“三密相应”,“三密”即指身密(手结契印)、语密(口诵真言)、意密(心作观想),如果修行者三密同时相应,便能在当下与大日如来本体冥合,这便是即身成佛。禅产生在拈花微笑之间南北朝时梁
本文标题:29.中国佛学与人生智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9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