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2.1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返回目录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搜集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整理第三节统计数据的显示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搜集就是统计调查对于自然现象,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取得数据对于社会经济现象,主要通过调查取得数据本节内容:•一、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二、统计调查方式(二)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一)统计调查方式的分类(三)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三、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一、统计搜集数据的方法⒈统计调查的含义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返回本节首页搜集到的数据有两类:原始资料(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二手资料)反映个体、零碎的、不系统的反映整体的、系统的统计调查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是统计工作的初始阶段,是整理和分析的前提。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返回本节首页统计调查的地位:2、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原始资料常用的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通讯法)采访法(派员调查)登记法问卷法卫星遥感法⑴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深入现场对调查对象直接进行点数和计量以取得资料的方法。⑵报告法:由统计工作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电传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根据填报的要求将填好的调查表格寄回。如统计报表。⑶采访法(派员调查):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口头询问或开调查会等。⑷问卷调查:常用于民意测验和市场调查。调查者自愿自由的回答问卷中提出的问题。⑸卫星遥感法:农作物估产、矿产资源普查、防灾减灾、国土资源普查遥感估产历史上(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曾应用遥感手段估算了前苏联的冬小麦将会减产,就提高了冬小麦的价格,因此赢得了4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二、统计调查的方式(一)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二)统计调查方式的分类(三)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是指组织统计调查、搜集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一)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5种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1、统计报表(1)定义:见20页说明:我国大多数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单位全部填报,所以又称全面统计报表。实际中也有非全面统计报表(2)特点:见20页(3)统计表报的目的通过调查,得到总体的准确数据2、普查(1)普查的含义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主要搜集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统计报表搜集的资料。返回本节首页(2)普查的组织方式A、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登记。B、颁发调查表,由调查单位利用原始凭证自行填报。(3)普查的特点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数据更准确、更详细、信息量更大。(4)普查的目的得到总体的全面准确数据3、重点调查(1)定义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在总体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那些单位:单位数少,其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却占有绝大的比重其选择不带主观因素(2)重点调查的目的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可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而总体中又存在重点单位时,宜采用重点调查。4、典型调查(1)意义: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非全调查。三种:先进、中间、后进被选出的单位称为典型单位在对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达到对总体(面)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2)典型调查的目的5、抽样调查(1)定义:按照一定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样本,根据对样本的调查,用样本的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从总体中抽选调查单位时遵循随机的原则非概率抽样:有意识的或随便的从总体中抽选调查单位通常的抽样均指概率抽样(2)抽样调查目的和统计报表、普查相同,是为了推算总体的准确数值。商品检验中广泛应用抽样调查A、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B、用部分值推算总体值。C、有误差存在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3)抽样调查的特点:(4)抽样调查适合的场合第一、对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的认识。第二、对普查资料进行修正总体单位调查单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普查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对全部单位进行调查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报表制度属于全面调查,但通常是调查限定规模以上的总体单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总体单位调查单位重点调查只调查重点单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总体单位调查单位典型调查对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典型单位的选择并不一定按规模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选择调查单位,各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思考:普查和统计报表相比,有何区别?两者都是全面调查,都是为了得到总体的准确数据,但有区别:A、普查所掌握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B、普查主要用来搜集那些不适宜用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2009年12月25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简要通报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任务、过程和特点,发布普查成果……,他说“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是海量的”。举例: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主要对象涉及除农业以外的其他国民经济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和875个行业小类,普查对象大约有800万个单位和近3000万个有照的个体经营户。仅在普查表填报的阶段,全国就需要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近300万人,动员了包括各类单位的财务和统计人员在内的近千万人之多,普查全过程费时近3年时间。(二)统计调查方式的分类1、按组织形式:⑴统计报表:由统计报表制度规定⑵专门调查: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如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2、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⑴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全部单位一一进行调查。如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⑵非全面调查:……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3、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⑴经常性调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随时将变化的情况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如报表。⑵一次性调查:对被研究对象间隔较长的时间进行一次调查。如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调查所包括的范围调查的组织方式调查的时间是否连续5种调查方式可从以下4方面进行比较(三)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统计调查体系:是一个国家开展统计调查方法和制度的总称。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全面报表综合运用。附:中国官方搜集数据的方法三、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编制调查表和问卷4、确定调查时间5、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撰写调查报告是调查工作正式开始之前,事先设计的工作计划书,目的是使调查工作能顺利完成。1、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统计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2010年人口普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调查对象—所要调查事物的全部。确定调查对象是为了说明向谁调查的问题。如:2010年人口普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自然人。返回本节首页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调查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个体。确定调查单位是说明由谁来提供资料的问题。如:人口普查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调查单位。(3)填报单位(报告单位)负责向上级汇报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4)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关系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举例:A、工业企业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B、工业企业设备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编制调查表和问卷如:2010年人口普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等……(1)调查项目:即调查的内容,也就是被调查单位的特征(标志)。约有10%的住户填写长表(45个项目),其余住户填写短表(18个项目)。1953年7月1日零时第一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包括: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的关系等6项1964年7月1日零时第二次人口普查在上述等6项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本人成份、文化程度、职业3个调查项目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到19项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人口普查为21项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短表19项,长表49项。每一次人口普查的项目:(2)调查表:A、定义: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张表格上。表内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B、分类:单一表:一览表:表内可登记许多调查单位,调查的内容不宜过多。4、确定调查时间两种: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返回本节首页时期现象:时点现象:两种现象(指标):又称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特点:不可相加;其数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又称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活动总量。特点:可以相加;其数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1)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时点)如: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0时第二次经济普查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2008年GDP起止时间是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时期现象,要明确规定调查资料的起止时间时点现象,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2)调查期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如第6次人口普查规定调查期限为10天,即2010年11月1日至10日。例如:某人于2011年2月调查某厂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2010全年是调查时间2011年2月是调查期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包括:确定调查机构调查的社会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和培训调查人员:第6次人口普查600万普查员落实调查经费的来源和开支办法确定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公布调查结果的时间如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国务院成立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组长: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副组长:尤权国务院副秘书长谢伏瞻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东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具体负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由财政部负责协调;涉及物资保障方面的事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负责协调;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中央编办负责协调;其中:涉及社团和非企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民政部负责协调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事项,由质检总局负责协调;涉及各级政府及其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事项,由监察部负责协调处理如:人口普查宣传广告:美国:人口普查员绝不会要求进入你家中国:人口普查进万家!全面清点你我他!美国:如果我们不知道社区有多少人,那我们怎么知道要建个多大的医院呢?中国:人口普查!全民有责!科学发展!摸清国情!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第一次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1953年)第二次全国大陆人口为723070269人(1964年6月30日24时)第三次全国大陆地区人口为1008175288人,加上港澳台共计1031882511人(1982年)第四次全国总人口1160017381人,其中大陆总人口113051万人第五次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总人口126583万人第六次全国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美公布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3.087亿,仅次于中国和印度6、撰写调查报告Thankyouverymuch!上一页退出返回本章首页
本文标题:2.1统计数据的搜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7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