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韩俗语比较俗语是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俗语蕴含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及精神面貌。俗语是通过人民世世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各个国家都拥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就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具有强烈而丰富的表现力的俗语。但是由于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共属于东亚文化圈,并且同属于儒教文化,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共通之处。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可以说既有相同点又各有千秋。以下是对中韩两国语言中俗语的比较。来源与定义:俗语是一种很有特色想语言形式,在各民族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俗语最早来源与《史记》中,当时里面的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与班固引述,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中的定型语句。汉语中俗语的定义,工具书中说的是群众创造的、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而韩语中,与中文的俗语相近的应该是“俗谈”从来源上来看,最早出现于柳梦寅的《於于野谈》中。之后在朝鲜时期在编撰清朝语言词汇集《同文类解》中,出现了“속담”一词。韩语俗语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口头创造,因口头相传一般找不到来源和作者。其他部分来源于历史、寓言、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等。韩国俗谈的定义主要是作为一种在群众中生产的惯用表现,是为了强调一种普遍的含义而使用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精炼的语言形式。即可以看出,韩国俗谈是从古代流传下来人们口头上喜用的形式简洁精辟、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从特点上:汉语中俗语从外在形式上一般是五字以上的短句,字数从五字到十字不等,也有更多。如:五字式的“八字没一撇,换汤不换药”等,六字式的“不食人间烟火,打肿脸充胖子”,七字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萝卜一个坑”等,十字式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而在形式上,韩语俗语形式多样,有单句也有复句,最少是四音节以上,大多数是十音节以内的。例如:四音节的뀡대신닭,산넘어산,五音节的모르는게약,옷이날개라;六音节的고양이쥐생각,꿀먹은벙어리;十音节以上的고슴도치도제새끼는함함하다고한다等等。在形式上汉语俗语:①构成成分是固定的,它不是自由组合的语句,不能轻易改变;比如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说成是一个地瓜一个坑;②可以调换部分词语,比如“费力不讨好”又可以说“吃力不讨好”。③可以增加或减少部分词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一眼闭一眼”;倒序,如“此一时彼一时”又说“彼一时此一时”韩语俗语①构成成分是固定的,不能随便改变其中的某一个成分,否则就不是俗语而是一般的表达了。如식은죽먹기-喝凉粥,意思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改变成“吃凉菜”那么就不能表达非常容易的事的意思,而只是简单的吃凉的菜的意思。②可以调换部分词语,因俗语是经过多年口头流传,一句俗语有时会有多种变化,但都没有改变其定型性,也没有改变俗语本身的涵义,反而使俗语更易于理解。如누워서떡먹기--누워서식은죽먹기③顺序可能颠倒,即倒序;미운정고운정--고운정미운정。以上是从二者的来源、定义、特点方面来分析异同点。以下通过内容来比较:一、同形同义的俗语,顾名思义,即形式和意思完全一致的俗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나무를보고숲을보지못한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눈에는눈이에는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하나만일고둘은모른다,把吃奶的气力也使尽了--젖먹던힘이다든다,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불면거질까쥐면터질까等等。二、异形同义的俗语,即在外形上没有相似点,但是意义是相同的。1意思相同,形式部分不同的俗语:有眼不识泰山--눈은있어도망울이없다(有眼睛但没有眼球)都是指见识太少,分不清重要与否,分不清是非对错;这山望着那山高--남의떡이더커보인다(别人的米糕看起来更大)都是指不满足现状的意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도끼로제발등찍는다(搬起斧子砸自己的脚)都是指最后自己受到伤害;鸡窝里飞出金凤凰--개천에서용난다(水沟里出飞龙)都是指条件虽差或偏僻的地方也能产生杰出的人物;事后诸葛亮--사후약방문(死后药方文)都是指事后才出主意的情况。2意思相同,形式完全不同的俗语:半斤八两--도토리키재기(橡子比橡子)都是指双方一样的意思;关公门前耍大刀--곰자앞에서문자쓰기(孔子面前写文字)都是指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班门弄斧,自我卖弄;雷声大雨点小--빈수레가더요란하다(拉空车的声音更刺耳)比喻有气势本领却不多的情况。乌鸦别笑猪黑--똥묻은개가겨묻은개나무란다(自己脸上有屎的狗嘲笑脸上有糠的狗)是指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三、同形异义的俗语,是虽然形式上相同,但是意义却不同。如:一锥子扎不出血--바늘로찔러도피한방울안난다.汉语是形容人不爱说话,对外界事物反应慢或无动于衷或者形容一个人脸皮厚,不知羞耻的意思。而韩语中是形容人很冷酷,没有人情味。喝口凉水都塞牙냉수먹고이쑤시기(喝口凉水都剔牙)汉语是指干什么事情都不顺,非常倒霉的意思;而韩语是指在喝了凉水之后还要装腔作势地剔牙,讽刺一种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却还要故意吹嘘炫耀、虚张声势的行为。四、异形异义的俗语:即中国和韩国所独有的俗语。中国这类的俗语有很多,例如: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是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也听说过。强调的是没有亲身经历,但也会知道一点。而韩语中虽然有서당개삼년이면풍월을읊는다的俗语,但强调的是亲身经历过才会更了解某种情况。皇帝不急太监急,指当事人不急,其他人却非常着急的意思。而在韩国没有“太监”这官名,只有“内侍”这一名。韩国独有的俗语:평양감상도저싫으면그만是指就算是再好的事情,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话也不要逼着自己做的意思。굿이나보고떡이나먹지是指人们只要在作巫地方一边观看跳绳一边享用糕点就可以了,指奉劝人们不要随便插手别人的事情,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事情即可的意思。中韩俗语在修辞方法上的比较:1明喻如: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拔毛的凤凰不如鸡等“人”“鬼”都是被比喻的事物,形容行为不端,不务正业的人。“凤凰”“鸡”也是指被比喻的事物,比喻失势的人物还不如普通百姓。而韩语俗语中,多用“같다”,“듯”如:닭쫓던개지붕쳐다보듯한다追鸡之犬,往屋顶望似的,是指努力的做某事的人遭遇失败后茫然失措,无可奈何的意思。비맞은장닭같다像被雨淋湿的鸡的样子。形容某人平时得意洋洋,突然低调的时候就像被雨淋湿的鸡的样子。2暗喻如汉语的“好心当作驴肝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在韩语中사람의마음은하루에도열두번人心一天是变十二遍的。3借喻如汉语的“刀子嘴,豆腐心”用喻体代替“说话厉害,心底却很善良”“眼中钉肉中刺”用喻体代替本体“心中讨厌的人”。而韩语中“가재는게편이다”用喻体“蝲蛄、螃蟹”来代替状态或境遇相似的人在一起臭味相投,相互包庇,“되로주고말로받는다”另外汉语韩语中也经常利用对偶、对比、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对偶:“吃香的喝辣的”,“바늘가는데실간다”;对比:“往日无冤近日无仇”“병주고약준다”;夸张:跳进黄河洗不清,둘이먹다하나가죽어도모른다.拟人:黄鼠狼给鸡拜年,개가웃을일이다.另外,在取材上也存在着异同点。1取材于动物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马牛不相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黄鼠狼给鸡拜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从大动物到小动物都有;韩语的호랑이도제말하면온다,똥묻은개가겨묻은개나무란다,소잃고외양간고친다,쥐도새도모르게,닭쫓던개지붕쳐다보듯한다等可以看出人们敬畏的虎以及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狗、牛、猪、鼠等动物常常作为俗语的题材。2取材于饮食的俗语:茶不思饭不想,天上掉馅饼等,韩语的누워서떡먹기,곶감뽑아먹듯等都是取材于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饮食的。3取材于地名的俗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登泰山而小天下等等。而韩语的금강산도식후경,친구따라강남간다.4取材人的身体部位的俗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胳膊肘往外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귀에결면귀걸이,코에걸면코걸이;눈에불을켜다,얼굴이두껍다等等。5取材于鬼神的俗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阎王爷发令箭———要命等等;韩语的선무당이사람을죽는다,굿이나보고떡이나먹지等等;6.和数字有关的俗语:一是一,二是二;三下五除二,不管三七二十一等等;韩语的두손을들다,척하면삼천리;7和自然有关:不知天高地厚,강건너불구경먼산을보다;8和休闲生活有关:耍把戏,亮底牌;도깨비놀음,쇼를부리다等等。可以看出中韩俗语中在取材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汉语俗语与韩语俗语是中韩两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二者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结晶的特点。俗语在中韩两国语言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上便是对中韩俗语的异同点的比较。主要通过来源、定义、特点、形式、内容、取材上进行的比较。
本文标题:中韩语言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9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