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村两委班子培训班培训讲稿(正式)
浅谈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乡村“两委班子”培训班培训讲稿**乡党委书记***(2012年9月15日)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广大党员的带头人,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主要看支书。如果说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那么党支部书记就是这面旗帜的旗杆。如果旗杆是直的、高的,则党支部这面旗帜就高高飘扬;反之,旗杆是歪的,矮的,这面旗帜就飘不起来,书记也当不好,村民就会是一盘散沙,政策难落实,实惠难兑现,公益事业无人管,这也是在个别村组有先例的。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带着一群狮子”。这都说明领头人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村党支部书记是领导班子的主心骨,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是农民群众的当家人,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所以,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十分光荣、责任很大的岗位,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岗位,大家要有光荣感、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在8月份组织的村党总支书记论坛(暨村党总支书记半年述职述廉会)上,各位村党总支书记都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计划,并对治村经验作了交流,可以看出,工作经验好、能力强、负责任的书记就总结得比较到位,想法少的书记就总结得简单一点,但总的要求是要客观实际的分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学习别人的长处,取得的经验,有的村书记面对复杂的局面也做出了很好的业绩,要少讲客观,多想对策。下面,我围绕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普遍要求(一)把握政策,使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是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阵地,而农民的思想却相对闭塞保守,文化素质较低,要深刻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村党组织书记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学好党的方针政策。群众经常说,上面的“经”都是好经,就是让下面的人给念歪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村党组织书记对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村党组织书记要认真研究党的各项政策,学会用政策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能讲大话、空话和套话。农民最讲实在,如果一味地去和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不但觉得枯燥无味,也不愿意听。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在落实各项政策时,要善于联系本地的实际,用农民熟悉的语言来与他们交流,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应该有强烈的公仆意识,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到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上,坚持农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尊重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想农民所想,办农民所需。(二)依法办事,用法律来规范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村党组织处于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朝夕相处的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村党组织书记对落实政策有一点权力。如何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带头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村党组织书记必须成为学法、懂法,遵纪守法的楷模。二是要自觉把个人行为置于法律的范围之内。现在农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村民们开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一言堂,个人说了算,不依法办事,群众就会不服气,甚至会出乱子。有的村之所以干群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是村党组织书记不依法办事、伤害了群众利益的结果。如:对低保对象不认真评选,不公示,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对各种强农惠农补贴未认真核实上报基础数据,导致群众有想法。特别强调的是当前为各级正确及时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上级不定期会开展很多检查,抽查面在扩大,我们代领取的一些补助资金要及时发放下去,发放到他手中时盖章签字,否则就成为好心办了坏事。三是要具有基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党组织书记面临许多矛盾和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就很难准确判断形势,分清是非,有效地解决问题。如:对邪教等非法宗教组织的活动不敏感,不制止,甚至跟风。任凭身边的亲戚参与非法传销活动。不执行护林防火的相关政策要求,参与盗伐毁坏森林等。(三)公道正派,作廉洁奉公的表率。公道正派,廉洁奉公,是衡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村党组织书记不但是一个十分荣耀的职位,更重要的是,他是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党员队伍的排头兵,发展经济的领头雁,农民群众的当家人,这就要求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作出表率。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事业为重、以农民群众为本,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对待群众一视同仁,不以权谋私,不优亲厚友,不嫌贫爱富,不搞宗族派性。只要公正无私,公道正派,干净做事,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就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要树立正气,不徇私情。“包公戏”从古唱到今,人们爱看它不是因为包公官大权重,而是因为包公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村党支部书记如果像包公那样铁面无私,农民群众就会信任你、赞同你。农村的每项工作都可能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有时还牵涉到家人、亲戚和朋友。处理好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明辨是非,公就是公,私就是私,绝不能含含糊糊,更不能搞颠倒。其次是要出以公心,敢于打破情面,做到一碗水端平,不搞亲亲疏疏。(四)脚踏实地,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一件实事就暖一片人心,多凝聚一份力量。群众是从一件一件实事中认识我们党的,党的事业是通过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办一件又一件实事,不断凝聚人心,发展壮大的。所以说,脚踏实地,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但是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树立威信、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途径。农民具有一种淳朴的感情,最讲实际。所以,也希望他们的当家人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和他们净说假话,玩虚的,不用常此以往,只要有一、二件事,他们就会不再信任你,就会疏远你,甚至反对你。因此,作为一名村党组织书记,群众看你的不是你说的如何,而是看你干的怎样。如果工作不踏实,净搞花架子,是得不到群众拥护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村党组织书记是我党在农村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建设一支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将有利于全面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对村党总支书记的建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如何适应新形势,干出好业绩,得到群众公认,我想有“四个基本”大家要了解,一要对农村的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要对胜任农村党总支书记岗位的素质能力有一个基本了解;三要对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四要有一个适合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基本环境。今天,我就围绕这“四个基本”讲“三个问题”。(一)正确把握农村的形势。这个问题重点讲三个方面:1、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阶段。总结回顾农村33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发展历程,我认为,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重点解决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阶段是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解决温饱问题。中国农村改革发源于农业改革,就是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释放了中国农民长久被束缚的能量,充分激活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自此,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更多人的吃饭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解决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低效的问题。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全面确立,农村改革重心放在了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使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最典型的就是江苏的乡镇企业和体制,还有浙江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但我们感受很不深,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楚雄矿冶的拉动作用在减弱。第三个阶段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解决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农村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手段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在土地承包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到30年保持不变;二是对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我们的农产品随着市场变化,价格也在增涨;三是乡镇企业通过加快产权改革、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改善内部管理等,获得了空前发展,我县几届县委政府都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定位在工业,推进“一园四片区”,目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财政自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只有财政增长了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有融资的空间加快发展;四是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大地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跨区流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劳务经济、打工经济)。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更加紧密。第四个阶段是农村的全面发展,解决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问题。着力于城乡统筹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是当今各国政府努力的主要目标和参考指标,不再以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定成败),是这个阶段农村改革的突出特征。在这个阶段,主要是2006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出台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全面清理农民负担项目。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中国延绵了2600多年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改革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三是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长效机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相继推出,学校、医院等公共职能的上划,乡镇不再整天为发不出工资而发愁;四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支农中,除了“两减免”和“三补贴”(“两减免”即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安排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之外,国家在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覆盖整个农村。回顾三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发生了改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我们的粮食出售价,野生菌价格都充分体现着市场在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改变,需要依靠现代科技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元谋农民感受会比较深,选择种植什么品种很关健,收益差距会比较大。如我们种植的核桃,三台品系在国际竞争中有优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和目标发生了改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如广大农民在建房时不但考虑美观漂亮,对厕所、绿化也比以前重视,同时对出行的道路、垃圾处理的
本文标题:村两委班子培训班培训讲稿(正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0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