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浙江省中考科学物理部分复习讲义专题5运动和力2
运动和力年级:辅导科目:科学课时数:3课题运动和力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考试要求:(二)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①描述参照物的概念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aa2.速度和平均速度①描述匀速直线运动②理解速度的概念③知道速度的单位④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⑤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ababc3.力①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知道力的单位③解释力的作用效果④说明重力的概念⑤知道重力的方向⑥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⑦说明摩擦力的概念⑧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⑨知道弹力的概念⑩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babbacbbac4.力的测量及图示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②描述力的三要素③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bab5.二力平衡①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②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③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④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bbcc6.牛顿第一定律①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②概述惯性的概念③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abb一、知识解读: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tSvst=tsv=vts=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即: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四、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vvst=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五、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六、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七、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7、滑动摩擦力的测量: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常考点清单练习:1、物体不受力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平衡力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将做变速运动。4、所谓惯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5、作用于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与F2的合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已知F1=15N,那么F2的大小为5N.6、拉着一个重为30N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拉力为0N。7、一个重为5N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受到空气的阻力为1N,小球受到的合力为6N,方向为竖直向下;摩擦力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4N,方向为竖直向下。(设空气阻力不变)。8、用2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4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如果突然撤去拉力物体将作减速运动运动。9、用10N的拉力拉着物体刚好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改用30N的拉力拉着物体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10N,物体作加速运动。10、用15N的力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1m/S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11、用力拉着一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改变(改变、不改变)的,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12、用钢丝绳吊着质量为2吨的货物在空中静止不动,拉力为20000N;吊着它匀速上升时拉力为20000N、方向为竖直向上;吊着它匀速下降时拉力为20000N、方向为竖直向上。13、某工人用300N的力推一大木箱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300N;改用400N的力推也没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400N。14、跳远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蹬离跳板后不受到(还受到、不受到)地面的作用力,由于惯性能在空中飞行,最
本文标题:浙江省中考科学物理部分复习讲义专题5运动和力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