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洪湖市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1-洪湖市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洪湖市委组织部一、基本情况洪湖市拥有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下辖20个乡镇区办、481个村(含农场大队)。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6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人民奋力抗击冰雪灾害,全面开展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预计一季度GDP可达14.51亿元,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财政收入6468万元,同比增长45.8%。全市现有基层党组织2007个,其中党委81个,党总支82个,党支部1844个;共有党员39306人,其中农村党员13632人。全市公务员队伍人数2595人,其中市直机关929人,政法机关840人,乡镇机关826人。在职村干部1956人。二、推进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我市党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按照荆州市委“实抓党建”的要求,高点定位,强力作为,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工作,用富有成效的党建工作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收到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先进典型。2006年,我市洪林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我市劳保局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我市府场镇党委和洪林村党委同时跻身“全省乡村党组织十面红旗”行列,洪林村党委书记叶昌保获得“全省村党组织书记标兵”称号。(一)提升素质,深化改革,全力打造精干高效、勤政廉洁的农村基-2-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1、着力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扎实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去年3月,我市召开专题动员会、专门发文部署学习型社会建设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各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机关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企业、社区、家庭等层面积极响应,初步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活动正在持续、深入推进。二是坚持大规模培训干部。我们以市乡两级党校和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为主阵地,分层次(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明确重点,分类别(机关、社区、企业、农村、学校)明确主题,分级别(市、乡、村)明确责任,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仅去年,在市委党校就开办培训班13期,培训乡镇党员干部1000人次,培训青年后备干部200人次,培训农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450人次。三是选派干部进行实践培养。主要是通过参与中心工作、体验艰苦岗位、到异地挂职锻炼等形式进行。先后在乡镇选派50余名青年后备干部和班子成员,分批次赴江浙和武汉东湖开发区挂职锻炼,有效增强了干部的敬业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普遍高涨,讲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严格坚持凡进必考制、中层干部竞岗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常委会票决制、差额票决制、新提拔干部试用期制、任前公示制、谈话诫勉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制等各项制度,确保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二是继续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大力精减乡镇班子职数,通过全员竞争上岗,全市乡镇领导班子由改革前的313名精减到151名,精减51%,达到规定的6~9人,通过改革,乡镇班子精减了职数,提高了-3-效能。近年来,通过“全员竞岗,逐步精减”的办法,全市86个科局班子全部达到了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规定的职数要求。三是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今年来,我们在全市各乡镇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正在老湾乡试点。主要做法是将农业、水利、畜牧等十几个涉农部门,按照“服务办证、创业帮扶、矛盾调处、会计集中核算”四位一体的要求,建立统一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做到“三个集中”,即:服务场地集中,服务人员集中,服务活动集中。待老湾试点工作完成后,我市将于今年5月面向全市推广,并逐步向村级延伸。3、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农村基层干部从政行为规范》,对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提出了十个方面的禁止性规定,并切实加大落实力度。特别是围绕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群众受惠不打折扣。2006年,对群众反映较多的村干部集中取款、综合直补发放滞后、农机具质量较差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处理和督办。去年,以乡镇民政办、农机办、财经所和中心学校为重点对象,对民政优抚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教育危改资金、“两免一补”资金、“以钱养事”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一些隐患。建立提高机关效能的制度。在一些管理和服务部门普遍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挂牌上岗制等制度,提高机关服务水平。二是整治突出问题。每年抓住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两个突出问题,用创新的手段去解决,以此带动作风建设。去年,针对队伍中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挥霍公款、奢侈浪费,玩风盛行、意志消沉的问题,以涉农资金、公务费用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三项清理为突破口,较好地规范了干部的行为。三项清理工作共清出违纪违规问题120余个、资金近1000万元,查处相关案件20多起。如去年-4-就对土港村负责人私分10多万元,进行了严肃查处。三是兴办实事好事。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乡镇、企业和重点项目,乡镇和市直单位联系村制度。各地各单位、各级领导采取多种形式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燕窝镇发动机关干部为全镇各村铺设自来水主管网,耗时80多个工作日,节约经费30余万元。四是强化绩效考核。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五比五争”为内容的“争先创优”竞赛活动,即:比发展,争创先进乡镇;比效益,争创十佳企业;比贡献,争当纳税大户;比形象,争当十优部门;比进步,争当“争先进位优胜单位”。年末组织专班进行严格考核、评审后实行表彰奖励。今年又在整合各类考核、评比活动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启动了全程监控、重点督办工作。4、高度重视乡镇“一把手”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报告会、培训班、读书班和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形式,抓好“一把手”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近3年来共选送57名党政“一把手”到省、市委党校培训。每年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开好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在思想观念、工作创新、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市领导或有关部门派员参加,督促认真整改,促进班子作风建设。建立市委常委联系“一把手”责任制度。每位常委分别联系3~5名“一把手”,认真做好“一把手”的培养、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加强年度考核结帐。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十强乡镇”、“十优部门”和“十佳公仆”评选、表彰及宣传活动,社会反响较好。坚持市委领导与市管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每年谈话人数不少于市管领导干部的三分之一。大力推行干部任期交流制度。规定乡镇党政正职在同地同职位上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超过任职年限原则上轮岗交流。近3年来共对32名“一把手”进行了交流。-5-(二)固本强基,坚持创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1、着力解决农村“三无”问题,增强农村党建工作聚合力。一是推行“两会四制”,解决“无章理事”问题。近些年来,我市在481个村级组织中普遍推行“两会四制”,即: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学习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推行“两会四制”,对村级组织建设起到了鞭策落后、转化中间、激励先进的作用,使我市“五好村”党组织不断增多,目前,我市“五好村”达297个,占村总数的61.8%,涌现出叶家门、周坊、中原等一大批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典型。如我市新堤办事处叶家门村,地处城区,经济条件较好,2004年以前,由于村两委一班人经常大手大脚,一年都要“锤”好几万,有时达到上十万元。2005年,我们下派国家干部叶立功同志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着力推行“两会四制”,村里重大事务一律经过“两会”讨论决定。2006年,村建筑公司对外承包,“两会”决定面向社会公开竞标,起价10万元,最后竞出了30万的高价,群众心服口服。目前,这个村的财务实行“双代管”,村务经过“公开墙”,决策通过“议事会”,化解了怨气,提升了人气,又壮大了财力,一跃进入我市“五好村”行列。二是实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解决“无址办事”问题。2006年以来,我市按照统一要求,以“筑牢基础、健全组织、强化功能”为目标,根据“项目化管理、多元化筹资、规范化建设、全方位利用”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共投入资金1560万元,解决了158个无办公场所和103个场所简陋村问题,实现了“村村有活动场所”的目标。场所建好后,我们引导各村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开展“两会”议事、党员学习、科技讲座、电化教育等活动,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6-场所成为党员活动的主阵地、服务群众的中心点和老百姓休闲娱乐的“精神家园”。仅去年,全市各村级组织在办公活动场所就组织科技讲座417次,受教育群众达11万人次。三是实施“头雁工程”,解决“无人领事”问题。近年来,我市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头雁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关爱机制,激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目前,我市已对481名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了备案管理,有439个村实行了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人才库,下派57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每年免费培训村党支部书记400多名,为34名有突出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办理了养老保险,为119名正常离职老村支书发放了定额补助。2、开展“三送一建”活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亲和力。一是联合社区单位,开展“为贫困党员送物资”活动。去年,全市城区12个社区与辖区107家单位党组织,以协议形式结成共驻共建对子,对辖区内119名贫困党员开展了一系列结对帮扶活动。市国税局14名机关干部与园林社区7名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逢年过节“拜穷亲”活动,每年送衣物、肉食折合人民币5000余元。二是推进充分就业,开展“为下岗党员送岗位”活动。各社区与市就业局联合,对社区371名下岗失业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成立社区失业扶助站,优先安排他们实现再就业。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为社区居民送服务”活动。市城西供电公司免费为社区22名贫困党员群众减免电费;市烟草公司免费为12名双下岗职工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市建设银行为4名特困党员办理了小额无息贷款。四是营造平安祥和氛围,共建和谐社区。去年,以社区党员为主体,举办棋赛、球赛12场次,老年健身表演6次,参加人数上千人。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十星级文明户”、“十佳贤内助”评选等活动,营造了社区平安、祥和的-7-大家庭氛围,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幸福感。2007年,我市新堤办事处园林社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3、开展“三推四为”活动,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感召力。一是“三推”聚党心,即推荐下岗职工党员就业、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推荐优秀员工入党。近三年来,我市通过市委组织部与非公企业党组织联系协商,共推荐下岗党员再就业797名,推荐146名优秀员工入党,推荐47名优秀党员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二是“四为”强作为,即为业主分忧、为员工代言、为企业增效、为党旗增辉。近年来,通过党员职工的努力,共化解非公企业各种矛盾纠纷520多起,转化落后员工80多人,解决员工困难382个,赢得业主支持,推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市87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均开展了“三推四为”活动。昌发容器公司董事长黄知礼深有体会地说:“通过‘三推四为’活动,我们公司里最吃得起亏的是党员,作出贡献最大的也是党员,党员就是不一样。”去年“七一”,这个企业一次性就有21名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4名优秀员工光荣入党。(三)搭建新平台,构筑新机制,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整体活力1、探索建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是按照荆州市委的统一要求,大力开展党员创业技能培训。我们坚持依托滨湖办事处20万亩绿色水产等“双建双带”(党员
本文标题:洪湖市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