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说明地理题目示例
1题目示例及说明一、单项选择题2016年4月,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议,发射纳米行器到达离我们的星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如是获得成功,科学家将可以推断该星系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2题。1.资料中“我们的星系”指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和我们的星系同属()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读图1,完成第3题。3.地球在图1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地球是地月系中的一颗卫星C.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地球是总星系中的天体系统某同学在学习完地球的宇宙环境后,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概括:①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②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③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④太阳系十分年轻,从形成至今的数百万年基本稳定4.该同学概括中符合事实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图2“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6.甲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7~8题。7.文中记载的现象是()A.黑子B.日食C.日珥D.耀斑8.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地表温度明显上升B.气温和降水异于常年C.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D.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2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很快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记录该现象。据此完成9~10题。9.卡林顿观测到的现象是()A.黑子B.耀斑C.磁暴D.极光10.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11.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B.生物能C.太阳辐射能D.风能12.下列现象中,由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影响是()A.地球绕太阳公转B.不同地区的时刻不同C.水往低处流D.不同纬度热量差异读图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14.联系图中四大圈层,能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A.太阳辐射B.热力环流C.水循环D.海陆变迁读图4“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完成15~17题。15.图4中①表()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16.图4中横波不能通过的圈层是()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17.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A.①顶部B.②顶部C.①和②顶部D.③外部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图5)。据此完成18~19题。18.富士山属于()A.冰川地貌B.流水地貌C.风力地貌D.火山地貌19.与图示地貌景观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B.火山喷发C.寒潮D.泥石流3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图6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布区。读图6“中国房山世界景观图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20~21题。20.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1.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在极干早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读图7,完成22~24题。22.图7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23.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垄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A.东南一西北B.南北C.东北一西南D.东西24.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流水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大气主要由千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据此完成25~27题25.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A.二氧化碳B.臭氧C.氧气D.氮气26.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组成成分是()A.二氧化碳B.臭氧C.氧气D.氮气27.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大气中()A.氧气含量增加B.臭氧的含量减少C.水汽含量减少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图8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28~31题。28.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29.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30.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飞行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强烈,热量充足B.氧气含量高,便于呼吸C.大气稳定,云雨少见D.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31.我们生活中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发生在()A.对流层B.中间层C.平流层D.热层读图9“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2~34题。32.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3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34.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A.①B.②C.③D.④35.利用人造烟幕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A.逆辐射作用增强B.逆辐射作用减弱C.反射作用增强D.反射作用减弱读图10“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6~38题。36.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A.①B.②C.③D.④37.图中②表示大气的()A.反射作用B.吸收作用C.保温作用D.辐射作用38.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读图1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9~40题。39.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云层反射的大气辐射B.②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③一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D.④一大气反射的地面辐射40.与晴天相比,出现雾霾天气时会使()A.①减弱B.②增强C.④增强D.⑤增强读图12“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41~43题。54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②C.③D.④4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水循环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43.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过程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地壳运动D.地球引力读图1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44~45题。44.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A.34℃B.23℃C.8℃D.17℃45.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A.城市热岛效应B.海陆间水循环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暖流增温增湿读图14“我国某海滨地陆地海洋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46~47题。46.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A.甲为白天,吹海风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D.乙为夜晚,吹海风47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年中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该地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人类活动变化B.水循环类型不同C.气候类型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8.图15所示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6A.①B.②C.③D.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49~50题。49.图16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A.①B.②C.③D.④50.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读图17“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1~52题。51.图中序号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A.①B.②C.③D.④52.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海平面上升C.不断更新陆地水D.加速冰川|融化读图18“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3~54题。53.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一降水B.②一水汽输送C.③一径流D.④一蒸发54.环节④不畅通可能导致()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2016年2月20日,超强飓风“温斯顿”横扫南太平洋岛国斐济。据此完成55~56题。55.“温斯顿”给斐济造成巨大危害,主要是由于()A.狂风暴雨B.高温多雨C.晴朗干燥D.寒冷干燥56.下列关于台风来临时,采取的避灾方式中可以有效减少当地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是()7A.在大树下躲避B.开车到海边空旷地区集结C.在坚固建筑及庇护站躲避D.向低平地区疏散表1资料,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57~58题。表1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57.资料显示,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58.资料中的国家,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59.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甘肃省的永泰城曾是宜居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外迁。据此完成60~61题。60.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61.永泰城中居民外迁,说明当地()A.人口合理容量不变B.环境承载力降低C.人口合理容量变大D.环境承载力提高图瓦卢为南太平洋岛国。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只有少数植物可以生长,几乎没有天然资源。由于地势极低,近年来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严重成胁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国土沉入海底的危险。2001年11月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国居民将逐步掀离,举国迁移至新西兰。据此完成62~63题。62.图瓦卢人口合理容量()A.是该国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63.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文化因素变化B.政治因素变化C.生态环境因素变化D.经济因素变化2013年北京市在四环外轨道站点建成多个供市民停车换乘的P+R停车场。早上市民可以驾车停入停车场,换乘地铁上班;下班后坐地铁到达停车场,再驾车回家。据此完成64~66题。64.停放在P+R停车场的汽车主要来自()A.四环以外的住宅区B.城市中心的商业区8C.四环以外的工业区D.城市中心的行政区65.北京市建设P+R停车场可以()A.缩小居民出行范围B.缓解城区交通压力C.提高地铁运营能力D.消除郊区大气污染66.北京城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B.经济C.文化D.历史67.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亦庄经济开发区、方庄小区分别属于()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读图19“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68~69题。68.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行政区69.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①城市中心区
本文标题:2018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说明地理题目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