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制作人:戴莹汪密李楚鸿目录1历史背景2新政内容3新政结果45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失败原因及反思所谓“历史的真相”,永远都是相对的,永远受限于观察角度和现存历史材料。只有将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剥去他(它)被后人强加上去的神圣或卑鄙外衣,还原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才有讨论的前提和研究的意义。一.历史背景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政治改革一度陷入停滞。把持朝政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军事惨败、巨额赔款、丧权辱国——这一系列的震惊及震惊带来的连锁反应,给当政者一次前所未有的残酷教训。在经历了两年后(即1900年)的“庚子巨变”这种大流血之后,清政府才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开始改革。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一年夏天,中国与当时世界上8个主要强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清政府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对“义和团”进行剿杀。慈禧太后对列强一味忍让、退缩,听从他们的指挥,同意他们派兵进京,对“义和团”进行剿杀。因此,发生了这次大流血事件,即“庚子巨变”。晚清七十年,清政府无论情愿或不情愿,都必须去应对这样一个时代命题:应对变局。其实身处绝境的清王朝无时不在变化——在不同领域,步伐或大或小,它变革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王朝存亡的压力,这就是它能在七十年间艰难应对多重激烈矛盾的根本原因。但是它变革得并不及时,它被内外矛盾打击得千疮百孔,但它在四万万臣民中总能选拔出优秀的“裱糊匠”,技术上的小修小补让这座残破的帝国大厦足足维持了半个多世纪,危而不倒。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已经繁衍生息了至少三代。碰巧,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有一个女性一直充当着差强人意的掌舵者角色,此人便是慈禧太后。1894年以前,慈禧太后在中世纪的霉味和声色中享受并煎熬着。慈禧太后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角色。——李刚《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大臣于世枚考察日本归来,在奏折中警告清政府:(新政)行之而善,则为日本之维新;行之不善,则为法国之大革命。“新政”上谕: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1901年1月29日,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灰色的却又透露出一丝曙光的日子。当北京城还在抚摸自己身上滴血的伤口,当国人还在为政府的无能而愤慨时,尚在流亡途中的帝国政府却向全国发布了一份态度鲜明的诏书:变法!•处于权威危机中的统治者将会迅速地变成真诚的改革者,他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威的真诚,保住权力的真诚。——亨廷顿(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夜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思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人士少。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来往,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由朕上禀慈谟,斟酌尽善,切实施行。自西幸太原,下诏求言,封章屡见。而今之言者,率有两途:一则袭报馆之文章,一则拘书生之成见。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辙,空言塞责,省事偷安,宪典具存,朕不能宥。将此通谕知之。这份“变法上谕”内容气势恢宏,分析问题切中肯綮,以下文字为节选内容:这篇上谕即意味着晚清新政改革的正式开始此上谕指明了变法革新的三点基本精神:第一•变法革新的目标是“富强”——继承了此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经济政治目标。第二•变法革新的方针是“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既承认了当前中国政治体制需要改革的迫切性,又明确了社会改革的最终方向。第三•革新的内容包括“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事,财政”等方面,从文件本身来看,体现的是一种全面的改革思维。上谕宣示天下后,朝廷立即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等人组成的“督办政务处”以作改革的最高规划,指导机构。•对比日本,中国的变法诏书姗姗来迟,这一反省和决策来得太晚,但其间包含的去陈图新意向是明确的。这个方针的确立还有助于为中国的走上近代化之路赢得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盛宣怀看到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函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新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目的。•就这样,在戊戌政变后不到三年,承继百日维新事业并在某些方面走得更远的变革再次出现于京师,波及于全国。史家将这次变革称为“清末新政”。事实上,在晚清七十年当中,在体制之外,下有底层贫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外有革命人士高呼打破现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无论其理想是狭隘还是崇高,都希望运用自己的一套办法改变中国现状,把我民族从西方列强的炮舰锁链和经济掠夺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在体制内部,也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革,无论皇室内部,还是官僚阶层,以致民间精英,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无不在孜孜追索帝国复兴,崛起之术。特别是在帝国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其革新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过此前历次改革。二.新政内容•其变革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文教方面: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废除科举制度,设置中央学部,建立近代教育体系,建立新学堂,出台中国最早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1904年)。•经济方面:确立“工商立国”方针,设立商部,聘请日本专家编撰经济法规,奖励工商事业,自开商埠,鼓励民族商人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博览会•法制方面:废除酷刑,修改法律,添补民法,诉讼法,建立各级审判机构,着手推行行政与司法独立,裁撤旧部,改组官制,推行地方自治,鼓励民间报业发展,改变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根据西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政刑分离、司法独立,制定《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和《法院编制法》。•军事方面:编练新军,创设警察,进行军制改革,使中国开始有了现代军队的崭新建制和兵种分类。•政改方面:仿效日本实施“预备立宪”,设立国家准议会机构资政院,地方准议会机构咨议局,进而筹建责任内阁,前期以改革官制为主,包括整饬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有机构。后期主要是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预备立宪”,特别是设立资政院和咨议局。在文化政策上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尊儒重道的固守强化和对西学的明确提倡。前者具体到尊孔——忠君,后者则扩展了西学引进的范围,“西政”的内容被合法大量地引入。其它方面:传统道德控制机制的加强与变通;“尚武”精神的着力提倡;宗教政策的变通:对基督教的管理,从禁教到容教。(具有外交色彩)新闻出版政策的颁行及其他:一方面借鉴西方和日本的新闻出版法,相继制定出一系列新闻出版领域的法令、法规;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开办官报,以期压息“邪说”,主导舆论。对于其他文化领域,清政府明确提出广办近代图书馆等新式文化事业;采取“寓禁于存”的方式,将不符合封建道统的文艺形式改头换面,加强并变通对戏曲文艺的管制。教育方面的改革1901年7月,下令自明年起科考取消八股文,在试题中引入了对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讨论等策论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恢复了三年前被扼杀的“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8月初,又下令革新整顿京师大学堂,将各地原有书院改成新式学堂要求各省城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负责新型教育体制构造方案。《兴学诏书》的颁布,拉开了晚清十年间教育立法活动的序幕。1902年,张百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在此章程下所创立的教育体制史称“癸卯学制”,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各省选派学生以官费送到国外留学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各省派遣公费留学生是百日维新没有提出过的。这些措施在此后十年中取得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改革的成功是清末新政中成绩最为明显的改革项目之一。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晚清时期对农业问题也比较重视。新政时期,专门的农业学堂也从无到有,获得一定的发展,其中江苏,湖北,山东,直隶等省成绩较为显著。到1909年全国共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学生530人,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生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59所,学生2272人。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国约有农业学堂250所左右。农业上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清王朝的存亡也直接由帝国的财政状况所决定。1.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政府也曾经花大力气改革财政甚至聘请外国专家就具体体制进行革新,包括统一货币,统一财权,从督抚手中把财政支配权收归中央政府,建立中央银行等。在今天看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不能说当时的政府毫无成绩,而且其成败得失对于后世的经济改革也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2.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由于政府权力向地方转移,中央政府丧失了控制全国通货发行的权力,而地方督抚为筹措资金,缓解地方通货短缺的压力,纷纷自铸硬币,发行纸币,导致了全国货币状况的极度混乱。3.当时的中国市场已经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世界货币市场的波动给中国造成很大的影响。1901年之后,世界银价市场急剧下降,进口贸易对于采用银本位的中国来说极为不利,而新政中为筹措资金大举措,贷款于西方,并且还有巨额的战争赔款,国际市场通行黄金偿付手段,这样一来,在偿还的过程中,中国又受到巨大的损失。要改变被动局面,货币改革不得不行。三.新政实施的结果新政的内容看起来很广泛,但除了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外,其他的措施成效并不大,没能使清朝的统治趋于稳定,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新政以失败而告终。。。。。。清末新政的结果(一)政治方面:清政府在举办“新政”的过程中广聘洋人充当顾问。于是使侵略者能够控制中国的财政,军事,政治等大权。例如,清政府的财政顾问是由美国人精琦担任,日本的坂本少佐充当直隶督练公所的军事顾问。他们控制和操纵清朝的政局,而且要横加干涉地方管理的任免。例如,光绪二十九年初,清政府俞廉三为山西巡抚,英美法三国公使都以俞廉三“顽固成性”为理由强迫清政府由他人任职。经济方面:清政府奖励实业,振兴商务,使国内资本主义近代企业有了明显的发展。而官吏大搜民财,中饱私囊。另外,列强以帮助清政府推行“新政”为名,到处钻营,干涉各个领域。随着新政的推行,清政府的开支越来越大,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流民满道,饥寒之命”的悲惨情景。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抗捐抗税斗争连绵不断。工人罢工不断涌现,一场大规模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清末新政的结果(二)•军事方面:清朝统治者通过练兵处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但事与愿违,练兵处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不仅把他的亲信安插在练兵处的各个重要岗位上,通过他们控制了练兵处的实权,而且利用练兵的名义,在编练新军过程中,培植党羽,安插爪牙,为他以后窃国创造了条件。文化教育方面:国内新式大学堂的大量开设,新式学堂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社会基础大大扩大了。到1911年武昌起义时,这些新式学堂的学生和新式军事学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虽然它的力量还是薄弱的),在革命斗争中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冲击作用。清政府鼓励出洋留学,游学西方,考查西方政治,这些人对未来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朝政企图通过推行新政,拯救摇摇欲坠的统治,然而,清王朝已并入膏肓。不废弃专制制度,只做一些枝枝节节的变革,是无济于事的。1902年,张之洞照例举行慈禧太后万寿庆典,“各
本文标题:清末新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3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