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54《春江花月夜》课件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么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作者介绍】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古今评说】《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虑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是一篇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大家就这首诗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有何见解和感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纤尘:细小的尘埃。穷已:穷尽。但见:只见。但,只,只是。•李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抒发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描述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什么人,可是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诗人认为整个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所以诗人的情感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基调是哀而不伤、郁而不堕。清明洁净,奥妙无穷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胜: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思妇怀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徘徊:指月影移动。离人:指思妇。玉户:指思妇居室。捣:反复捶击。思妇怀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逐:追随。月华:月光。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也就是书信不到之意。度,越过。潜:在水下活动。文。通“纹”,波纹。后八句描写的是游子想家,通过那些意象,抒发什么感情?春江花月(景)思妇游子(情)宇宙人生(理)完美融合悟诗旨此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把客观的实景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惝恍,气氛朦胧。月【课后思考】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本文标题:54《春江花月夜》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4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