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xx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1xxx镇2017-2018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市、县安委办的部署,按照市安委办《关于印发xx市2017-2018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方案的通知》(xx发[2017]xx号)及《xx县2017-2018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发[2017]x号)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管控预防机制的有效契机,特制定《xxx镇2017-2018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依据县安监局加强源头管控、严格安全准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示范带动、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突出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二、领导组织xxx镇成立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领导2小组。组长:xxxxx党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xxxxx副镇长xxxxx派出所所长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卫生院、xxx派出所、xxx城管、xxx市场监督管理所及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安监站,办公室主任由xxxx兼任、安监站xxxx负责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专项推进工作,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三、实现目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企业确保如期实现目标。(一)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落实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二)力争到2018年,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三)完成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四)对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风险点全面排查确认,建立健全管理档案、落实管控措施;3(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六)安全生产“三违”行为大幅下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七)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更加完善;(八)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和挂牌督办制度,对已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制定治理实施方案,及时完成整改,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重大以上事故;(九)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慢性职业性化学中毒、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十)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全乡重大风险应急总体预案,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四、重点任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对接,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企业确保如期完成下列任务。(一)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着力构建“规划设计、重点行业领域、工艺设备材料、特殊场所、人员素质‘五位一体’的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制度体系”。1.加强规划设计安全评估。要把安全风险管控、职业4病防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规划,把安全风险管控纳入镇村发展总体规划,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要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风险论证,明确重大危险源清单。要加强规划设计的统筹衔接,确保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设计、同实施、同考核。工业园区选址及产业链选择要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因素,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做好重点区域安全规划和风险评估,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负荷。2.科学规划镇村安全保障布局。要制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综合保障措施,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科学设定安全防护距离、紧急避难场所和应急救援能力布局。要高度重视周边环境与安全生产的相互影响,加强临近人口密集区域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场所安全管控。镇村规划和建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隔离带管控,严禁在安全和卫生防护隔离地带内建设无关设施和居住建筑。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安全管控责任人。3.严把工程管线设施规划设计安全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规划布局、设计与敷设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已纳入镇村规划的管线建设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完善工程管线设施建设规范,健全油气管线安全监管措施和办法,从严控制人员密集区域管线输送压力等5级。鼓励按照安全、有序的原则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把加强安全管控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要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终身责任制和标牌制度,接受社会监督。4、合理确定企业准入门槛。要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产业政策和实际,明确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准入条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核准。要根据实际制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非煤矿山等“禁限控”目录并严格执行。5.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从严审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储存、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检查监督。严格督促落实新改扩建道路项目,粉尘、化工毒物危害严重项目,水运建设项目,水利建设项目等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6.严格审批重点行业领域建设项目。高危项目审批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条件。严格规范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审核)、项目核准和资源配置程序。推动建立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联合审批制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不予核准。7.加快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对《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6年本)(修正)》淘汰类工业技术与装备的产能,严格按照规定时限或计划淘汰。对限制类、淘汰类的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等建设项目不得核准。对产能过剩行业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完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生产企业退出转产扶持奖励政策。8.严格执行强制性工艺技术装备材料安全标准。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相关工艺技术装备强制性安全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制定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技术行业、企业标准。加快与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标准对标接轨步伐。9.加强关键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安全保障。落实重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制度,强化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改造。加快推进“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升级,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推动治金企业安装可燃气体管道泄漏监测报警系统,在涉及金属粉尘作业企业中推广使用湿式除尘工艺。10.落实交通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技术标准。落实大型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及安全配置标准,强力推动企业采取防碰撞、防油料泄漏新技术,强化动态监控系统应用管理。严格船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严禁在船舶改7造中降低标准。严格渔船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船用产品检验制度,推进渔船标准化改造工作。11.强制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加强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病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淘汰、限制名录管理制度,推动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转型升级和淘汰退出。12.科学合理控制高风险和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人员数量。严格控制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爆粉尘等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数量。严格执行危险工序隔离操作规定。推进机器人和智能成套装备在剧毒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加强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风险管控,依据风险等级和作业性质等,推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空间物理隔离等措施,严格控制单位空间人员数量。13.严格管控人员密集场所人流密度。加强交通枢纽设施状态和运营状况监测,合理控制客流承载量。严格审批、管控大型群众性活动,建立大型经营性活动备案制度和人员密集型作业场所安全预警制度,加强实时监测,严格控制人流密度。建立健全人员密集场所人流应急预案和管控疏导方案,严防人员拥挤、踩踏事故。14.严格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条件。严8格执行国家关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关键岗位人员职业安全准入要求,明确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质要求。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人员职业和行业禁入制度,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相应职业禁入,对事故负有重大责任的社会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实施相应行业禁入。督促企业严格审查外部协作单位从业人员安全资质。15.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关键岗位人员职业安全技能。督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粉尘涉爆、金属冶炼、道路运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建筑施工、消防、民用爆炸物品、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入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继续教育和考核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客货运车辆驾驶员职业要求,改革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职业培训考试机制,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员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培训。(二)着力构建生产经营单位双重预防机制1.切实履行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要逐级、逐岗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92.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生产经营单位要以事故预防为重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风险分析、辨识和评估制度。组织全体员工对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现场、其它区域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风险因素等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评估辨识,以生产车间、储存区域、工艺流程、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单元,组织专家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各类风险因素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点进行评估确认,并建立健全“四账、四制、一库、一系统”,做到全面、规范,并持续更新完善。(四账:风险点清单台账、风险点隐患排查清单台账、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台账、重大隐患挂牌治理台账;四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一库: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一系统: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3.实施风险分类和等级确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分类梳理,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标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10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报送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由市级直接监管的,报市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4.有效管控安全风险。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落实管理责任、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等,要强化重点管控,并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5.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风险点、风险和有害因素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将紧急状态下撤离方案告知可能危及的相邻单位。6.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行业标准,针对每一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
本文标题:xx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5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