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3服务业相关理论及其模型剖析
第三章服务业相关理论及其模型第一节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一.配第·克拉克定理与服务业的发展(一)配第·克拉克定理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二)对该定理的进一步补充和论证库兹涅茨、富拉斯蒂埃、E.索维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和论证:库兹涅茨运用丰富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克拉克提出的理论。发现,人均收入越高,农业从业人口比例越低,而商业和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就越高。富拉斯蒂埃进一步用数据论证了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E.索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依次转移是一种社会地位的升级。(三)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原因的分析和解释克拉克的解释人们对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要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必然由制造业流向服务业。富拉斯蒂埃的解释(与克拉克的明显不同)技术进步是引起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二.发展路径:“内在化”与“外在化”的演进及其影响(一)概述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的趋势。这是专业分工细化、市场经济深化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独立化,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容量,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反过来也推动了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此外,这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二)“订约承包”: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基本规律“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或“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生产者服务市场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因素/制约因素1)积极因素a.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导致监督成本加大;b.专业化分工的增强使得外购较内部生产更有利;c.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d.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工的非工资费用趋于增加。2)制约因素a.商业秘密的因素b.先进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监督成本和管理成本c.不断扩大的厂商规模结论如果企业内部提供所产生的净成本大于从市场购买的净成本,则倾向于市场化,反之则内部化。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特例分析家庭服务提供模型(P54)——家庭服务由“内在化”向“市场化”转变的进程第二节服务业的生产率一.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论”的质疑(一)“滞后论”观点的提出W.鲍莫尔和V.富克斯最早提出:服务业劳生产率相对农业或制造业增长滞后。(二)悖论的出现一方面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什么会出现生产率增长滞后现象。(三)悖论形成的原因1)现代服务业与该理论提出时的传统服务业大相径庭;2)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紧密,而传统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疏松;3)现代新兴服务业污染少,与制造业相比很少具有负的外部性,考虑此因素,则服务业生产率未必滞后;4)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扭曲。如:统计因素、对服务业的歧视、非市场的政府行为。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现状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劳动生产率低下。(二)解释1)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过快;2)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而是直接从农业转移到服务业,有悖于配第.克拉克定理;3)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不是与工业化密切相关,而是与城市化紧密相联;4)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盲目城市化的倾向,城市化进程往往快于工业化进程。(三)现实选择1)首先,城市化发展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2)其次,对于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应是夯实制造业基础,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3)再次,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应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努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第三节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及其模型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首先,要看当时服务供给是否适应国内外对其的服务需求;其次,从动态看,还要依据对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速度,以及服务需求变动的估计推断未来服务供给是否适应未来服务需求。评估方法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评估,全面分析影响服务需求的诸因素。用函数式表示为:SS=DS=F(GDP,C,P,X)影响服务需求的各主要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最重要因素)城市化水平(C)人口密度(P)服务的输出状况(X)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消费者服务来说,相当多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商品;就生产者服务来说,对信息生产者服务的需求要比对实物型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得快。更深入地说,促使服务需求增长的几个经济条件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相关;由于GDP综合反映了这些指标的总体状况,因而它就成为影响服务需求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李江帆)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非线性的相关关系。二.城市化水平1)城市是服务业的基地,它集中了大部分的服务业劳动力,提供大部分服务产品;2)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是市场和商业相对发达的地区;3)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最主要行业。他们的主要对象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得多;另外城市人口密集业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三.人口密度1)人口密度高,就容易达到支撑服务业行业形成和发展的起点规模;2)人口密度高,则服务设施和人员的使用率也高,闲置损失少,服务效率就高;3)在同一国家内,人口密度高与服务业发达有较强的相关性。四.服务的输出状况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如果服务输出大于输入,则有服务的净输出,这时一部分服务需求就不是来自本国,而是来自外国的支撑。因此,若其他条件相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输出比重高,服务需求量也大。第四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地位或份额(一)影响服务业份额的主要因素1)中间或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水平和形式;2)最终或消费者服务的需求水平和形式;3)服务进入交换经济(市场化)的程度;4)增值链在生产过程中的长度以及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5)在诸如专业服务公司和非服务公司之间的服务生产组织状况;6)国家的经济结构;7)提供服务的经济水平。(二)影响服务业份额增长的力量1)中间或生产者服务在增值过程中作用日益增加;2)人均产出的增加和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3)非服务行业企业有加强服务活动(非核心业务)外部化的趋势;4)与某种物质产品价值有关的营销、分销、售后维修和服务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5)国家在提供或鼓励生产中的中间性服务、最终服务,以及直接与管理相关的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6)现代社会高效运行所必需的支持性服务产业增长;7)新的服务业中间市场的出现。二.作用和意义1)充当经济与社会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软”基础设施)2)作为产业发展的中间环节和“黏合剂”3)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4)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5)对社会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注:服务业的高度发展是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
本文标题:3服务业相关理论及其模型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7251 .html